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人们常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形容社交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积极良好的社交关系如同均衡饮食、充足睡眠一样有益健康,而消极敌对的社交关系可能以炎症形式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 标签: 抑郁 有益健康 个人行为 均衡饮食 充足睡眠 社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报道,患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卡马西平)可致骨密度降低及继发性骨折危险增加。Petty等的研究表明,服用具有酶诱导性质的抗癫痫药2年以上的妇女(〉40岁),其骨密度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由于此项研究范围较小不能区分不同抗癫痫药的作用。这一现象的高危人群为妇女和长期服药患者。

  • 标签: 骨密度降低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 长期服用 苯巴比妥 卡马西平
  • 简介: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关于有些人说坐飞机旅行可能会把致命疾病传播到自己国家的谣言,被研究者们揭穿了。科学家们称,国际旅行的便利性并非会使疾病大肆传播。恰恰相反,可能会保护人类免受流行性疾病的侵袭。研究人员认为,致命性病菌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增强了数百万人的免疫系统。这表明疾病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变异到无法治愈,因为人们早已学会了抗争疾病的手段。

  • 标签: 皮肤癌 疾病传播 风险 国际旅行 流行性疾病 研究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我中心2021年2月~2021年5月期间检验科收集的1100例血液检验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针对血液检验误差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措施,达到降低临床血液检验中产生误差几率的目的,从而保障临床血液检验精准度,提高临床治疗疾病的效果。结果:在1100名血液检验者中一共有76(6.90%)例检验者结果存在检验误差,其中因为自身因素导致血液检验存在误差的有43例(56.58%);因为血液采集过程中因素导致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有10例(13.16%);因为标本送检因素导致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有11例(14.47%);因为操作不当导致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有12例(15.79%)。结论:临床血液检验过程中,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血液采集因素、标本送检因素以及操作因素等,在血液检验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每一个环节,规范操作流程,按照规范制度进行操作,从而降低临床血液检验失误率。

  • 标签: 临床诊断 血液检验 误差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重庆今年的人均医疗费用将出现下降趋势,其中市级医院住院病人人均费用下降幅度将达到6%。记者近日从重庆市卫生局获悉,今年该市将强制性降低全市医院的人均医疗费用,医院降低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将被纳入年度考核,卫生局还将对医院实行记分管理。

  • 标签: 降低费用 医疗机构 重庆 处罚 市级医院 下降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日,一项对4098名成人进行饮酒和睡眠关系的研究发现,当人们重度饮酒时,也就是女性饮酒达两杯、男性3杯时就会使他们的睡眠质量降低39.2%。此外,研究还提出,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受到酒精的影响。这项研究发表在《JMIRMentalHealth》杂志上。

  • 标签: 睡眠质量 饮酒者 MENTAL 重度饮酒 老年人
  • 简介:瑞典研究人员发现,一周吃3次或更多坚果会降低18%的房颤几率。这也有助于降低心力衰竭的几率。该研究称:"即使稍微多吃一点坚果,也能导致这一人群中房颤和心力衰竭发病率的降低。"

  • 标签: 几率 房颤 坚果 心衰 心力衰竭 研究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法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临床应用中,成品输液分层率降低的管理方法。方法利用自制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分别调查我院2015年3~5月PDCA法实施前、2015年9~11月PDCA法实施后,由PIVAS(静配中心)调配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在临床应用中的分层情况;通过鱼骨图分析该药成品输液分层率高的原因,进行确立主题,拟订计划、设立目标;并针对要因分析探讨对策的拟定与实施;最后对效果进行评价及措施巩固等一系列PDCA循环活动。结果经过PDCA循环管理干预后,取得的有形成果我院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分层率明显降低,由实施前的19.1%降低到0.62%;形成了PIVAS内该药调配时及时将等待配置的治疗量药物冰箱保存,配置时严格掌握溶媒剂量和专用振荡器一定时间内振摇溶解;临床使用时医生和护士严格执行正确的药物浓度、5%GS输注前后冲管及选择普通输液器输注等规范调配和使用的标准化流程和制度。无形成果PDCA小组成员在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PDCA管理模式的应用,对降低我院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分层率是可行的,充分发挥了医、药、护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了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持续性改进。

  • 标签: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 静配中心 安全调配 PDCA循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从2018年1月到2021月3月我院进行就诊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50例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结果:两组病人发生液体滴空、静脉炎、感染、渗液以及血管损伤的概率差异明显(P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输液 风险事件
  • 简介:会阴测切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据我科统计,自1992年6月~1993年6月会阴侧切率占79%(初产妇占70%,经产妇占30%),会阴切口感染率占9.3%。会阴切口达不到Ⅰ期愈合不仅给产妇带来巨大痛苦、而且影响了产后婴儿的正常哺乳。为了降低会阴侧切口感染率,我院产房自1993年6月开始至今采用了切口缝合前局部喷洒庆大霉素的方法,人大降低了切口感染率,收到了满意效果。

  • 标签: 会阴侧切口 应用庆大霉素 切口感染率 冲洗会阴切口 会阴切口感染 会阴侧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临床医学中,积极开展输血治疗是抢救失血过多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也是疾病治疗的首要措施。用血安全的保障必须强调输血过程中的各流程质量保障,因此本文现探析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对降低检验差错事故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是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共计1560例,按照患者接受输血检验的不同流程方式分成两组(每组各780例),使用常规输血检验的为普通组,而采用优化输血检验的为优化组。经过输血后,将两组患者的输血反应、输血性疾病、医患纠纷发生率及对输血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数据对比分析,优化组和普通组的患者在临床输血后不良反应占比有:输血反应2.44%:8.85%;输血性疾病0.00%:5.26%;医患纠纷2.56%:7.31%(详见表2),优化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远远低于普通组;优化组患者对输血满意度(97.05%)却明显高于普通组(86.67%)(详见表3)。两组数据对比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优化检验流程可以降低输血传染性疾病、输血不良反应及医患纠纷,提高了输血检验工作的准确率和患者对输血的满意度,应在医学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优化输血检验流程 检验差错事故 输血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