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紫杉脂质体与普通紫杉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8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脂质体组和普通组,每组各40例。普通组普通紫杉、阿霉素治疗,脂质体紫杉脂质体、阿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三项指标降低率、恶心呕吐发生率、皮疹过敏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Karnofsky评分的差异。结果:脂质体组临床缓解率跟普通组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质体组Karnofsky评分跟普通组接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三项指标降低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皮疹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脂质体与普通紫杉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相似,在毒副作用方面也相似,但跟普通紫杉相比,紫杉脂质体可以明显减少皮疹过敏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紫杉醇脂质体 普通紫杉醇 晚期乳腺癌 效果 对比
  • 简介:目的比较紫杉脂质体联合顺铂与紫杉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化疗毒副反应。方法45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紫杉脂质体175mg/m^2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紫杉注射液175mg/m^2静脉滴注。两组均联合顺铂80mg/m^2,21d为1周期。评价疗效及化疗毒副反应。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过敏反应及3~4级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化疗毒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与紫杉相比,疗效相似,而过敏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低。

  • 标签: 紫杉醇脂质体 紫杉醇 非小细胞肺癌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紫杉长循环脂质体并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长循环脂质体HPLC法测定血浆中紫杉的药物浓度,用药动学计算软件3p97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脂质体平均粒径为(95.9±0.3)nm,平均包封率(97.21±0.22)%脂质体注射液的AUC/CL分别为752.878/0.0133和387.665/0.0258。结论紫杉长循环脂质体显著延长了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和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驻留时间,实现了药物的长循环作用。

  • 标签: 紫杉醇 长循环 脂质体 药动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比紫杉脂质体紫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患者,以治疗药物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紫杉脂质体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均联合顺铂,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为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6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两组在治疗有效率之间相较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脂质体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紫杉醇脂质体 紫杉醇 非小细胞肺癌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紫杉注射液、紫杉脂质体以及多西他赛在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实施治疗的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成三组,分别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其中18例实施紫杉注射液治疗为一组。18例实施紫杉脂质体治疗为二组,18例实施多西他赛治疗为三组,对比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连续随访3年后,三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和二组相比,一组和三组患者的骨髓抑制、皮疹以及皮肤潮红发生率明显偏高,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对患者实施紫杉脂质体辅助化疗,和紫杉注射液以及多西他赛临床效果差异不大,但是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紫杉醇注射液 紫杉醇脂质体 多西他赛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紫杉白蛋白结合型主要被用作血液肿瘤疾病的治疗中,是化疗药物的重要用药。对于紫杉白蛋白在应用前需要进行一定的配比,通过配制才能达到临床治疗的要求。在紫杉白蛋白结合型的配比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操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配比过程的规范等都直接影响了药品最后的作用。为了保证紫杉白蛋白结合型我院对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从人员到配制过程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注射紫杉白蛋白结合型的最佳配制方法,文章从紫杉白蛋白结合型的药品特点出发,论述了人员和配制过程,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说明。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为更多科室在配制紫杉白蛋白结合型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标签: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最佳配制方法
  • 简介:摘要1例66岁男性患者因尿路上皮癌伴肝脏、淋巴结转移,给予注射紫杉(白蛋白结合型)400 mg静脉滴注、第1天;替吉奥50 mg口服、2次/d,第1~14天;间歇1周,21 d为1个周期。共行9个周期化疗。患者诉第1~5、7~9个周期静脉滴注注射紫杉(白蛋白结合型)后约15 h(次日凌晨1:00左右)出现阴茎异常勃起,约2 h后该症状自行消失。均未予特殊处理。此后因疾病进展改用免疫治疗后患者未再出现上述症状。考虑患者阴茎异常勃起可能与注射紫杉(白蛋白结合型)有关。

  • 标签: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阴茎异常勃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紫杉聚合物胶束稳定性。方法建立以T1及K为参数的稳定性评价指标,考察制备温度与贮存温度对注射紫杉聚合物胶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贮存温度为4℃时,T1为72h,K为-0.0051h-1,此时注射紫杉聚合物胶束稳定性最好。结论注射紫杉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与制备温度、贮存温度有关。

  • 标签: 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 稳定性 制备温度 贮存温度
  • 简介:目的:从聚合物胶束动力学稳定性机制出发,研究制备温度及贮存温度对以PLA—mPEG为载体的紫杉聚合物胶束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DSC法考察PLA—mPEG疏水嵌段的玻璃化温度,通过荧光偏振法、荧光光谱法及^1H—NMR谱图分别考察PLA—mPEG疏水嵌段粘度、极性及其链段移动性随温度的变化;采用熔融蒸发法制备紫杉聚合物胶束,建立了以T1和K为参数的紫杉胶束稳定性考察方法,并考察其在不同制备及贮存温度下物理稳定性的变化.结果:在玻璃化温度附近,PLA—mPEG聚合物胶束疏水嵌段的粘度较小,核嵌段迁移较剧烈,极性较大;而通过熔融蒸发法制备的紫杉栽药聚合物胶柬在玻璃化温度附近,即50℃下水化后物理稳定性较好,贮存温度在4℃物理稳定性较好,符合基于紫杉载药聚合物胶束微观性质的结果对其物理稳定性的预测。结论:聚合物胶束动力学稳定性的机理,对制备稳定的紫杉载药胶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物理稳定性 玻璃化温度 聚合物胶束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 疏水嵌段 紫杉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长循环紫杉脂质体,提高紫杉药物在体循环时间。方法磷脂PEG2000-DSPE使脂质体表面PEG化,避免内皮网状吞噬细胞识别而增加药物在体循环时间,使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长循环紫杉脂质体。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射PEG化的紫杉脂质体,对照组注射普通紫杉脂质体。给药剂量为10mg/kg。结果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PEG化的紫杉脂质体,CL和AUC0-t分别提高了116.7%和102.6%,具有明显的长效功能。

  • 标签: 紫杉醇 脂质体 长循环 药动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紫杉脂质体单药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4例≥70岁晚期老年NSCLC患者,采用紫杉脂质体135/m2化疗,21天为一周期。结果入组24例患者中,4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有效率16.7%,疾病控制率为54.2%。中位生存时间11.7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异常,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紫杉脂质体单药治疗老年NSCLC毒性低,疗效较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应用紫杉脂质体紫杉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40例三阴乳腺癌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紫杉药物治疗 ,实验组应用紫杉脂质体新辅助化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化疗副作用、完全缓解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完全缓解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脱发、神经毒性及皮疹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应用紫杉脂质体紫杉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应用紫杉脂质体治疗安全性较高,发生副作用概率低,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紫杉醇脂质体 紫杉醇 三阴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应用紫杉脂质体紫杉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40例三阴乳腺癌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紫杉药物治疗 ,实验组应用紫杉脂质体新辅助化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化疗副作用、完全缓解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完全缓解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脱发、神经毒性及皮疹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应用紫杉脂质体紫杉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应用紫杉脂质体治疗安全性较高,发生副作用概率低,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紫杉醇脂质体 紫杉醇 三阴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 简介:目的介绍制备紫杉脂质体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沉析技术制备紫杉脂质体。结果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即超临界压强为20MPa,温度45℃,时间30min,膜材配比(卵磷脂∶胆固醇)为3∶1,原药与膜材的质量比为1∶20,乙醇的质量分数为20%。在此条件下所制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6.18%。结论此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高,因此这是一种较好的脂质体制备方法。

  • 标签: 紫杉醇 脂质体 超临界 包封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紫杉脂质体联合顺铂对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DDP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紫杉脂质体治疗,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1年生存率为32%;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3%,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1年生存率为46%,两组比较总有效率以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食管狭窄、恶心、呕吐、放射性肺炎,研究组患者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食管狭窄、恶心、呕吐。结论紫杉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紫杉醇脂质体 顺铂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周疗法紫杉脂质体联合方案和普通紫杉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比较分析。方法: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9年01月—2020年01月时期)收治晚期胃癌患者总计60例,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患者。选取其中30例实施普通紫杉联合方案治疗设置为对照组,另选取30例实施周疗法紫杉脂质体联合方案设置为试验组。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毒副作用。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60.00%)高于对照组(33.33%),且受益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试验组毒副作用均在Ⅱ级以内,且总发生率30.00%,而对照组患者5级毒副作用均有发生,总发生率93.33%,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周疗法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方案 普通紫杉醇联合方案 晚期胃癌 疗效和毒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紫杉脂质体治疗复发性卵巢癌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 2015年 8月至 2016年 8月收治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 87例,分为 E组( n=44)和 F组( n=43)。 F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联合奈达铂治疗, E组进行紫杉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对比 E、 F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 F组的治疗效果( 18.6%), E组的( 38.6%)较高, 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相对于 F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30.2%), E组的( 6.8%)较低, 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紫杉脂质体与奈达铂联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取得的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值得借鉴和支持。

  • 标签: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紫杉醇脂质体 复发性卵巢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紫杉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65例患者使用紫杉脂质体135mg/m2,dl,静脉滴注3h内完成,顺铂25mg/m2静脉滴注,d1~3,每周期21d,至少连用2周期,按RECIST1.0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65例患者共进行212周期化疗,平均完成3.26周期,其中完全缓解6例(9.23%),部分缓解24例(36.92%),病变稳定15例(23.08%),疾病进展20例(30.77%),总有效率为46.15%,临床受益率为(69.23%);1年生存率为83.07%,2年生存率为52.31%,疾病中位进展时间6月(95%CI5.01~6.57);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方面,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紫杉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好,毒性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脂质体紫杉醇 药物治疗 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