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评估了沙棘叶水提物在大白鼠体内的适应原活性和毒性。提取物的剂量依赖适应原活性的研究采取将小鼠置于低温(5℃),低压(428mmHg),抑制(C-H-R)的环境下的30min前口服不同剂量的沙棘叶水提物。在亚急性毒性中,连续14d每天口服10倍和20倍最大有效剂量(每天口服1g/kg体重和2g/kg体重)和连续30d每天口服最大有效剂量(每天口服100mg/kg体重)后,研究血清和血液的生化参数和血液参数的变化。发现相对于对照组,重要器官的器官重量/体重比无显著变化(除肝脏和肾脏在1g/kg体重剂量和2g/kg体重剂量)。实验组小鼠的生化参数和血液参数也无显著变化。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口服沙棘叶水提物时,提取物的LD50大于10g/kg体重。这些结果表明,沙棘叶水提物在亚急性(30d)下给予最大有效剂量也具有潜在的无毒的适应原活性。

  • 标签: 沙棘 适应原 低温 低压 直肠温度 毒性
  • 简介:俄罗斯的第三代沙棘良种,代表了国际上沙棘良种资源的先进水平。以2013年引进的22份俄罗斯沙棘优质资源为试材,在东北黑土区通过对其成活率、保存率、生长及物候差异分析研究,构建隶属函数,以综合指数为指标,对各引种资源给予适应初步评价,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各引种资源成活率、保存率、生长及物候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201307、201320和201304等材料,在东北黑土区初步表现较为优异,应成为下一步区域试验的重点品种。

  • 标签: 沙棘 优质资源 引种 适应性 黑土区
  • 简介:以黑龙江省自主创新沙棘种质资源和国外新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沙棘生态及经济性状、建立决策指数评价法,对经济型和生态经济型沙棘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利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的指标性状存在明显差异。经济性状综合评价排序是:绥棘2号、楚伊、绥棘3号、首都、芬兰、绥棘4号、MEZ14、绥棘1号、新俄3号、EZZ-4、小辣椒。绥棘2号以长果柄和无棘刺而排序第一,是典型的经济型沙棘品种。生态经济性状综合评价排序为:芬兰、EZZ-4、首都、绥棘2号、绥棘3号、MEZ-14、新俄3号、小辣椒、绥棘4号、楚伊、绥棘1号,其中芬兰、EZZ-4和首都排列前三,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型沙棘品种。本研究为实际生产筛选出了适宜的栽培品种,绥棘2号、楚伊、绥棘3号等适宜作为经济型沙棘建园材料,芬兰、EZZ-4、首都等则作为生态经济型沙棘建园材料,同时又为新品种选育提供资源保障。

  • 标签: 沙棘 经济型 生态经济型 综合评价 筛选利用
  • 简介:目前,世界各国都已经逐渐展开了有关沙棘的研究。沙棘的果肉中含有高含量的维他命、矿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和脂肪酸。这些元素可以被加工成干果和果汁,也可分馏成果泥、种子和果肉。而沙棘汁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C、铁和抗氧化剂,可以酿制纯沙棘汁,或者和其他果汁、甜料等混合制成营养品和运动饮品。除此之外,沙棘还可以通过干燥法制成沙棘果汁粉,发酵法制成沙棘酒和其他酒精饮品,如沙棘酱油和沙棘食醋。另外,沙棘的一个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的果肉里含有大量的棕榈油酸(ω-7)。因此将沙棘干果加入营养品和面包产品中,可以提高其营养、香气和颜色上的品质。现在,沙棘已凭借它浑身都是宝的特点,广泛涉及食品、营养、药品和化妆品等工业:沙棘果肉和种子中的籽油含有脂溶性维生素,甾醇及不饱和脂肪酸,商品价值相当高,可用于食品业,制药业和化妆品业;沙棘籽油也可制成功能食品,例如胶囊,或作为胶囊油的一个功能成分;沙棘叶提取物可用于制混合茶和身体护理产品。也可被粉碎以提取精油和黄酮类化合物;而树皮和种子可提取原花青素。下面,本文将就沙棘的各种加工技术和产品做一系列介绍,以体现其营养价值和潜在健康益处。

  • 标签: 沙棘果实 加工技术 产品 种子 果肉 果汁
  • 简介:生态效益的评价和核算对评价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效果至关重要。文章以截止2008年底吴起县沙棘造林取得的成绩为基础,估算了增加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固碳制氧、净化环境、改善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等方面在退耕期间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吴起县沙棘林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核算后的总生态价值为803020.31万元,其中保护水资源价值为193239.39万元,保育土壤价值为322519.73万元,固碳制氧价值为222247.90万元,净化环境价值为2759.07万元,改善小气候价值为23343.81万元,保护生物多样价值为38910.40万元。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吴起县 沙棘林 生态效益 经济价值
  • 简介:在缺少灌溉的中国北方地区杂交沙棘种植园,发生年际干旱会导致果实产量减产一半或更多。干旱是导致沙棘叶光合、蒸腾能力下降的主因。当土壤干旱导致沙棘植株受到水分胁迫严重时,根系从土壤吸收水分供叶面蒸腾和光合生产的水分已经很少,光合生产力很低,落果加重,果实增重减缓。适时灌溉使沙棘根系分布层的土壤含水量达到适宜含水量以防止干旱的影响,是保证杂交沙棘园植株健康生长和果实丰产的必要措施。

  • 标签: 杂交沙棘 干旱 生长 中国北方
  • 简介:本文对黄土高原中部油松、侧柏、刺槐、沙棘、胡颓子和火炬树等乡土树种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树高生长曲线分两种类型,以油松、侧柏等人工实生林为一种类型,即满足“慢一快一缓慢一稳降”生长规律,沙棘、火炬树等萌蘖林开始生长较快,之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6树种树高平均生长量为0.4518±0.2763m,刺槐的最高,侧柏的最低;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3190±0.1358m,刺槐的最高,胡颓子的最低。6树种胸径平均生长量相对稳定,平均生长量为0.4170±0.1714cm,刺槐的最高,是侧柏的3倍多,阔叶树大于针叶树,实生林的较高;胸径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3723±0.1205cm,油松的最大,侧柏的最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6树种材积平均生长量平均值为3.1254×10^4±4.8827×10^-4m^3,刺槐的最大,侧柏的最小,二者相差20倍左右;材积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6.8956×10^4±10.1233×10^-4m^3,刺槐分别是油松和侧柏的2.38和15.34倍。生长量大小除遗传因素外,主要是降水量的影响。

  • 标签: 黄土高原中部 主要乡土树种 生长过程
  • 简介:本文对黄土高原中部引进的奥地利黑松、美国黄松、美人松、欧洲赤松、欧洲黑松等16个树种,林分个体树高平均生长量曲线分两种类型,以欧洲黑松为代表的第一种类型,苗期生长较快,随着年龄的增加,树高平均生长量趋于减慢且逐渐稳定,另外一种类型满足正常的"慢—快—缓慢—稳中有降"的生长规律。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0.369±0.097m,以美国黄松和欧洲黑松的最高(0.535±0.052m),以铁杉的最低(0.251±0.044m);树高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387±0.104m,欧洲黑松的最高,华山松的最低,前者是后者的2.63倍;16树种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在林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小,以美国黄松的最高(1.595±0.192cm),青扦的最低(0.363±0.088cm),二者相差近4倍,就乡土树种白皮松、华山松、金钱松、青扦、铁杉、樟子松(0.6048cm)与外来引进树种(0.8488cm)相比,国外引进树种的生长量远远高于国内引进树种。16树种胸径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7056±0.2570cm,美国黄松的最大(1.249±0.350cm),青扦的最小(0.376±0.241cm),外国引进树种高出乡土树种50.0%以上。

  • 标签: 黄土高原中部 主要引进树种 生长过程
  • 简介:通过工艺和产品的有效整合,用喜马拉雅地区新鲜的沙棘果生产保健型食品。新鲜沙棘果实经过连续旋转的螺旋压榨机进行高压压榨。分离液中含有80%~90%的沙棘果汁,最后产生的果渣将会做进一步的处理。在80℃的温度下对分离液进行澄清,随即经过高速离心分离果油、纯果汁和果渣。新鲜果中可萃取2.6%~3%的果油,在果渣和果泥中可以提取65%~70%的果油,沙棘油20%~30%剩余在残渣中。果油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2810mg/kg)、维生素E(1409mg/kg)和以16碳酸脂肪酸(45.6%~49.1%)为主的类固醇(4403mg/kg)成分。在榨取的果汁中,含有高含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c(1683mg/kg)、多酚(2821mg/kg)和黄酮(400mg/kg)。其中异鼠李素、槲皮素和山奈芬含量分别为303mg/kg、81mg/kg、16mg/kg。而异鼠李素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一类黄酮。果汁因为含有很多的有机酸(3.69%),所以味道较酸(pH=3)。色谱分析显示出奎宁酸(1.85%)是果汁中最主要的酸物质。压榨后的果饼中含有的种子的分离和油的提纯需要超临界的coz萃取。籽油中含有胡萝卜素(403mg/kg)、维生素E(1012mg/kg)和类固醇(16888mg/kg)。现在生产效率和产品产量都比以前的要高,这是第1次全面系统的、详细的介绍印度沙棘化学特性。

  • 标签: 胡萝卜素 维生素E 固醇类 茶多酚 黄酮 有机酸
  • 简介:实施10年(1999-2008年)的中国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在中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砒砂岩区新增沙棘保存面积1642.83km2。本文选用了7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评价了这一浩大的沙棘单项生态工程的环境资源价值。估算的工程结束年(2008年)沙棘环境资源价值为100.17亿元,为工程总投资2.7亿元的37.1倍。文中建议,保育土壤、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具有外部经济的指标,其价值可以通过国家制定有关政策、征收有关税收来实现;而固碳制氧目前已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可通过开展国际碳贸易来得到经济效益。

  • 标签: 沙棘 生态工程 环境资源价值 评价 砒砂岩区 中国
  • 简介:用外源生根素处理插穗和在不同基质中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沙棘插穗不定根形成与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看到了沙棘插穗五种内源激素的基底含量是:生长素和乙烯含量偏低;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含量偏高。外源生根素处理提高了插穗内源生长素的含量。当外植体插穗生根后,这五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又回到原来基底水平。外源生根素GGR6和ABT1能适当提高内源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诱导了不定根的早期发生。IAA/ABA和IAA/CTK的高比值,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内源激素间的动态平衡是不定根发生的基础。

  • 标签: 沙棘 生根素 内源激素 插穗 不定根
  • 简介:为了观察苎麻叶凝胶经皮用药的安全,采用苎麻叶凝胶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正常和破损皮肤急性毒性实验及皮肤刺激实验;对豚鼠进行皮肤过敏实验。结果:苎麻叶凝胶均未引起家兔毒性反应;对家兔完整和破损皮肤无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过敏作用。结果显示,苎麻叶凝胶皮肤给药使用安全。

  • 标签: 苎麻叶凝胶 急性毒性 刺激性 过敏反应
  • 简介:通过对窟野河沙棘生态减沙工程准格尔旗项目区5个实施年度监测过程和监测成果的分析评价,一方面反映了所采取的监测手段可以规范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全面掌握项目区各个流域的实施情况,为项目的年度计划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根据监测成果分析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保水减沙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探索建立沙棘减沙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沙棘 减沙工程 监测成果 综合效益
  • 简介:观察了8个杂交优良沙棘无性系反映丰产的单枝果实密度、百果重,反映抗旱的落果率、果生长恢复率,反映丰产和抗旱综合表现的单株果产量,比较和评价了8个杂优沙棘丰产和抗旱的差异,给出了防落果,育大果,促高产措施的建议。

  • 标签: 沙棘 果密度 百果重 果枝数 单株果产量 落果率
  • 简介:功能食品具有营养、感官享受和调节生理活动的三大功能。沙棘作为卫生部批准的77种药食两用型植物之一,富含蛋白质、脂类、糖、水、矿物质、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素,具有进行深度开发的基础条件,可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功能食品研发。沙棘功能食品研发中,要选择重要的功能因子进行有序开发,产品种类应紧跟顾客关注热点,产品外在形态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产品销售应与国际社会接轨。通过沙棘功能食品的研发,可以有效促进人体营养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为创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奠定稳固基础。

  • 标签: 沙棘 成分 功能性食品 开发 思路
  • 简介:本文对阜新进行的“丘依斯克”和“中国丰宁”沙棘亚种间的杂交子代林的研究,选育出了7个表型良好的杂交类型。果实颜色以黄色、橘红和橘黄为主。果实百果重40~70g,成熟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明显优于其母本俄罗斯引进类型。在生长势和抵御沙棘木蠹蛾危害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沙棘亚种间的杂交子代,无论在果实方面,还是在生长势和抗性方面,都初步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杂交优势,在阜新地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标签: 沙棘 杂交类型 适应性
  • 简介:2007年11月16~17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教授为组长,北京林业大学孙保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哈斯教授、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副主任卢顺光教授为成员的专家组,对“神东煤炭分公司采煤沉陷区沙棘生态修复试验示范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价。专家对矿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和该项目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 标签: 试验示范项目 采煤沉陷区 生态修复 专家组 评价 现场验收
  • 简介:在九成宫基地,定位观察了三株杂交沙棘的新梢生长、叶数、叶重、结果数、落果率、果重等多个参数,研究了在严重水分亏缺胁迫下,沙棘随季节变化这些参数的相关胁变性。结果看到,干旱加重,出现了茎、叶、果的部分脱落,又以新梢脱落最重。新梢脱落的规律是由枝条下部开始,逐渐向上部发展,具有生理脱落的位移应答反应。杂交沙棘对干旱胁迫较敏感,在种植管理中注重在于早年份和干旱季节适时灌溉,减轻干旱胁迫引起的枯梢落叶和落果,是增产的必要和重要措施。

  • 标签: 沙棘 新梢 干旱胁迫 相关性
  • 简介:在Askola、Hergo和Leikora三个德国沙棘品种的浆果中,根据不同采集时间来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糖,有机酸,黄酮醇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用以提供一个更为完善的浆果成熟期内沙棘品质变化的情况。沙棘浆果成熟期内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1940-4660mg/100g),奎宁酸(810~2820mg/100g),维生素C(180~370mg/100g)和柠檬酸(90~160mg/100g)。在这3个沙棘品种中所有有机酸的浓度在成熟过程中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其糖类如葡萄糖(0.26~2.10g/100g)和果糖(0.14~0.54g/100g)在3个品种中成分变化略有不同。所有3个沙棘品种维生素C浓度在成熟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含有的主要黄酮醇是异鼠李素(350-660mg/kg),槲皮素(30~100mg/kg)和山奈酚(2-5mg/kg)。在3个沙棘品种中黄酮醇浓度在成熟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主要类胡萝卜素是玉米黄素(30~150mg/kg),β-胡萝卜素(3~50mg/kg)和β-隐黄质(5~19mg/kg)。基因型对类胡萝卜素的收集和类胡萝卜素的形态都有影响,但在3个沙棘品种成熟期间类胡萝卜素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在成熟期间抗氧化剂的分类表现出不同的组成变化,最大浓度也出现在不同的收获期。

  • 标签: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品种 成熟期 有机酸
  • 简介:西干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地带,水土流失始终是困扰运行管理的难题,而沙棘枝叶茂密,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抗干旱风沙,耐盐碱贫瘠,御严寒酷暑,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等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沙棘为西干渠生态林建设的首选树种.

  • 标签: 水土流失 沙棘 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