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稻水象甲是水稻上一种重要害虫。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检疫对象。我国自1988年发现该虫至今已有数省市出现分布,但江西尚未发生。本文从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探讨了稻水象申对我省水稻生产安全所构成威胁并提出了检疫对策。

  • 标签: 稻水象甲 检疫
  • 简介:稻蓟马Chloetbripsoryzae(willia-ms)是水稻常见害虫,对秧苗及本田分蘖期水稻生长威胁最大,每年必须认真防治。我们曾于1981~84年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简报如后。一、学名稻蓟马系Williams,于1916年发现,定名为Thripsoryzaewillams。1957年p-riesner氏创立Chloethrips新属,该属

  • 标签: 稻蓟马 生物学特性 willia 后缘角 发育起点温度 历期
  • 简介:利用连南1962—2013年气象观测资料及柠檬种植生长发育资料,分析柠檬生长生态气候环境条件和气象灾害种类。结果表明,连南年平均温度19.5℃,≥10℃年活动积温6750.0℃,极端低温-4.8℃,年降雨量1600.5mm,年日照时数1549.9h,无霜期312d;气象因子变化等对柠檬各个生长阶段有着明显影响,特别提出是开花期降温、降水对柠檬挂果率影响尤为显著;通过小波分析,连南气温1980年后呈现明显4年周期性,多年降水则显示出多重时间周期尺度嵌套结构现象。本地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例如低温阴雨(倒春寒)、雨雪冰冻、冰雹、雷雨大风、干旱等。因此,研究连南柠檬生长生态气象环境条件及气象灾害,对于加强农业气象方面指导并提高柠檬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柠檬 生长环境 气象灾害
  • 简介:本文记述了曲纹茎叶甲年生活史,各代虫态历期、生活习性、成虫、幼虫取食量及成虫产卵量,为抑制空心莲子草滋长,提供依据。

  • 标签: 曲纹茎叶甲 生物学特性
  • 简介:由茎枯病菌(PhomaasponaqiSacc)侵染芦笋幼茎、嫩梢而造成危害,在全国各芦笋产地都有了报道。在防治技术上,以清除病残株,集中一段时间留母茎结合化学药剂保护法,在生产上进行应用,起到有效防病作用,并得到暂时控制病害之目的。原则上,病害防治提倡预防为主,即在

  • 标签: 茎枯病 病害防治 子器 菌丝体生长 PHOMA 幼茎
  • 简介:研究采用人工饲料带毒法将苏云金杆菌作用于棉铃虫幼虫,观察蛹期生物学指标及产卵量变化。结果表明,取食该药剂试虫化蛹率降低、产卵量减少,最终导致种群数量降低。

  • 标签: 棉铃虫 苏云金杆菌 生物学指标
  • 简介:为了探讨干旱胁迫对芸豆种子萌发影响,采用浓度水平分别为5%、10%、15%、20%和25%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进行干旱胁迫,研究胁迫对芸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种子发芽进程、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轻度胁迫时(5%)均无明显变化;但随着胁迫程度加剧,萌发指标开始下降,且胁迫程度越大,降幅越大。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胁迫增大而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和CAT酶活性在15%浓度PEG处理时达最高值,而POD酶活性在10%浓度时最高;丙二醛含量变化则呈逐渐递增趋势。

  • 标签: 芸豆 水分胁迫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 保护酶 丙二醛
  • 简介:云斑天牛是近年来发生和影响比较严重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核桃、杨树等经济树种。它以幼虫在树皮木质部蛀食,导致树木衰弱死亡。为了深入了解该害虫,课题组采用定期到林间调查研究方法,明确了贵州省云斑天牛在核桃树上生物学特性同时,还发现了两种对云斑天牛幼虫或蛹具有较高寄生或捕食能力天敌昆虫。研究结果将为今后贵州省云斑天牛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云斑天牛 生物学特性 天敌昆虫
  • 简介:芒麦草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在我国分布范围随时间推移呈现不断扩大趋势。通过对文献、网络资料整理并结合实地调查案例,汇总了芒麦草目前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芒麦草已经在我国10个省(包括直辖市和自治区)22个市有自然分布。芒麦草具有很强繁殖能力、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容易在入侵生境中建植、扩繁、归化,进而发展成为入侵植物。通过对芒麦草入侵地和原产地生境类型比较发现,芒麦草容易在受到人为干扰或者人为活动频繁生境中建植,结合芒麦草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特征,对进行风险评估。欧洲风险评估体系(WG-WRA)中,芒麦草入侵风险评估分值为28分,入侵等级为高度入侵风险Ⅲ;澳大利亚风险评估体系(WRA)中,入侵风险评估分值为21分,对农业和环境分值分别为13分和10分,是一种具有高度入侵风险植物,需要加强预警工作和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 标签: 芒麦草 外来入侵植物 风险评估 入侵防控
  • 简介:折带黄毒蛾在佳木斯地区11代,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叶及土缝中越冬。通过对折叠黄毒蛾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提出综合防治方法,为全面掌握折带黄毒夜蛾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为园林植保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 标签: 折带黄毒蛾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 简介:为了探讨棉花主要成分——棉酚、槲皮素、单宁和Bt毒素(Bt棉)对鳞翅目害虫棉铃虫种群发展影响,采用人工饲料法将各成分饲喂棉铃虫,观察其生物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浓度下,棉酚和槲皮素对棉铃虫龄期、虫重、蛹重和繁殖力等生物学指标影响较小;单宁和Bt毒素能够显著增加各虫态死亡率、延长发育历期、降低单雌产卵量,从而抑制棉铃虫种群发展。

  • 标签: 棉铃虫 棉酚 槲皮素 单宁 BT毒素 生物学指标
  • 简介:准确地预测害虫未来种群发生趋势,对于开展害虫防治工作,有效地控制害虫危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探讨进行棉红铃虫预测预报可能性。灰色系统理论认为:内部特性确知系统为白色系统,内部特性未知或非确知

  • 标签: GM 害虫防治 灰色系统理论 害虫种群 预测预报 白色系统
  • 简介:通过对佳木斯大学校园园林植物害虫枸杞负泥虫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进行研究,首次记录了枸杞负泥虫在佳木斯地区发生情况,对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发生规律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枸杞负泥虫多种防治方法,同时建议采用升麻等植物源杀虫剂进行枸杞负泥虫生物防治。

  • 标签: 枸杞负泥虫 发生规律 生物学特性 防治措施
  • 简介:对危害樟树害虫黑脉厚须螟PropachysnigrivenaWalker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观察。此虫在湖南浏阳一年发生2代。以老热幼虫在地表枯枝落叶层内或是表土层越冬,到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幼虫共有四龄,除取食樟叶外,目前还未发现危害其它植物。

  • 标签: 黑脉厚须螟 生物学特性 枯枝落叶层 湖南浏阳 樟树叶 下唇须
  • 简介:本文从看麦娘在红花草田发生规律、繁殖能力、草籽在土层中分布、出苗深度及种籽发芽习悱等几个方面,对稻(?)稻(?)绿肥田中看麦娘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 标签: 看麦娘 生物学特性 防治
  • 简介:2014-2017年,对龙海市浮宫镇蜡彩袋蛾(ChalinlarminatiHevlaerts)发生为害情况、形态特征、生活史和天敌情况等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蜡彩袋蛾在福建省龙海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中越冬。野外调查结果发现,该虫主要危害香樟、洋蒲桃、树葡萄和脆桃等树木,而对荔枝、龙眼和金煌芒果等危害较轻。试验中偶然发现了蜡彩袋蛾寄生天敌——绒茧蜂,该蜂成虫羽化期和蜡彩袋蛾羽化期基本吻合,且对蜡彩袋蛾幼虫寄生率较高,对抑制害虫大发生,具良好控制作用。

  • 标签: 蜡彩袋蛾 生物学 生态学 绒茧蜂
  • 简介:通过2011—2013年应用黏胶型性诱捕器和灯测2种方法对水稻二化螟越冬代成虫同地对比诱测试验,结果表明:性诱测第2蛾峰高峰日,与灯诱测雌蛾始盛期相吻合,可以作为不同地理生态区和非灯诱监测区简化精准预测第1代二化螟发生期重要依据,具有较强实际指导价值。可以将该地此蛾峰日、峰日后3-4d、10-11d分别作为预测雌蛾发蛾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确定和选取相应期距值。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相应产卵前期和卵历期,就可对第1代二化螟卵孵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作出预测。2011—2013年性诱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合。该法预测准确,简便易行,建议该技术在基层测报点推广应用

  • 标签: 二化螟 发生期 性诱捕器 预测
  • 简介:本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DZ1作为研究试材,通过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适宜摇瓶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培养时间、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BacillussubtilisDZ1活菌数影响差异显著。DZ1最佳种龄为12h,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可溶性淀粉和酵母膏。影响枯草芽孢杆菌DZ1活菌数主要因素为酵母膏,其次为可溶性淀粉,K2HP04和MgSO4-7H2O影响较小。DZ1最优培养基组合为可溶性淀粉l%,酵母膏1%,K2HPO40.15%,MgS04-7H200.02%,CaCl20.01%,在此条件下,活菌数可达44.1×10。CFU/mL。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DZl适宜摇瓶培养条件分别为培养基温度34℃,初始pH值7.0,摇床转速180r/min和接种量7%。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 培养基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