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世界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环境污染直接或间接对生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 标签: 环境污染 生物 保护对策
  • 简介:通过对番茄感染南方根结线虫后其叶片中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番茄叶片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即开始低于对照,随后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15d之后,酶活性又开始显著低于对照水平,一直持续到第30d,酶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受线虫侵染的影响较小,在试验期间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在接种后第1d即显著低于对照水平,至第7d的时候恢复至对照水平并持续至第30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1~20d均显著高于对照水平。因此,POD活性可以作为早期判断番茄是否感染根结线虫的一项指标。

  • 标签: 番茄 根结线虫 叶片 保护酶活性
  • 简介:尼氏钝绥螨Ambyseiusnicholsi是防治桔全爪螨Panomychuscitri的有效天敌。其综合措施是:从改善桔园生态环境着手,行间种早、晚大豆,株间种藿香蓟Ageratumconyzoicles、白苏Perillafrutescens等,作为尼氏钝螨的转换宿主,覆盖地面、调节温湿度,以利柑桔生长和尼氏钝螨繁殖、生

  • 标签: 尼氏钝绥螨 间种 藿香蓟 桔园 PERILLA 生态环境
  • 简介: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非常丰富,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采用直接市场法、成本法、替代工程法、碳税法等方法,对江西省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75.59-760.05)亿元,其中,林产品价值为0.02亿元,森林休闲游憩价值为2.08亿元,森林涵养水源价值为(1.40-675.00)亿元,森林土壤保持价值为49.56亿元,森林C02固定价值为(7.23-26.19)亿元,森林02释放价值为(7.20-15.30)亿元等。可以看出,林产品价值和森林休闲游憩价值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中所占比例较小,表明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可开发利用的功能价值潜力巨大。赣江源自然保护区作为赣江流域的源头区,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因此,应该建立源头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完整性,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功能价值
  • 简介: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承载,为区域环境管理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地面高光谱与地上生物量的对应测定,建立草原与湿地地面光谱的生物量模型,从而进行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界定。结果表明:2002—2010年的9年间,巴音布鲁克草原湿地保护区的年产草量变化在2.496×10^8~3.123×10^8kg,平均值为2.885×10^8kg,最高年份出现在2006年,最低年份出现在2004年。生态承载力最高为475367羊单位,最低为378924羊单位。饲草利用率对草原湿地区生态承载力有直接的影响。对生态承载力的驱动分析表明,降水量的变化对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的产草量影响要大于温度。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受到草地覆盖度、饲草利用率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要从根本上提高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必须针对草地覆盖度、饲草利用率两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以促进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巴音布鲁克国家级高寒草原湿地保护区 生物量模型
  • 简介: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共发现植绥螨3属24种,在海拔320m~1850m上都有分布,其种类和数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 标签: 江西武夷山 植绥螨 垂直分布
  • 简介:稻纵卷叶螟是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以二、四代分别为害早、晚稻穗期,损失较重。研究其空间分布型,掌握抽样技术,对于提高测报的准确度,减少田间工作量,都有实践意义。为此,作者在今年晚稻期间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 标签: 抽样技术 空间分布型 穗期 聚集分布 药剂防治 聚集度指标
  • 简介:近年来,桔褐天牛在我国局部地区爆发成灾,主要为害柑橘和花椒等经济作物。为尽快实现对桔褐天牛的有效防治,总结了已报道的一些常用防治技术,并探讨了生物防治桔褐天牛的前景,提出了在桔褐天牛不同发育时期,采用不同防治方法综合防治桔褐天牛的关键技术。为桔褐天牛的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桔褐天牛 生物防治 综合防治
  • 简介:系统总结国内外有关桃红颈天牛的防治技术,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3个方面进行阐述,重点阐述最具生产应用价值的防治技术。最后提出以物理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即在成虫羽化前用薄膜包扎法阻止天牛成虫产卵,同时设置诱饵树,集中消灭前来产卵的雌虫及其所产的卵,刺杀已孵化的低龄幼虫,8-9月释放管氏肿腿蜂来防治天牛低龄幼虫,在第2年春季注射斯氏线虫或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天牛幼虫和蛹。上述方法连续进行2年,每年1次,即可将桃红颈天牛的种群数量控制到较低水平。

  • 标签: 桃红颈天牛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综合治理
  • 简介:针对红壤土酸性易板结、品种更新换代慢、连作重茬普遍等特点,笔者根据多年花生栽培经验,介绍了江西省高安市红壤土春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整地施肥、适时播种、肥水管理、适时化控、排涝防旱、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旨在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加快花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为红壤土春播花生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 标签: 红壤土 春播花生 高产栽培技术
  • 简介:针对花生裸茬风蚀危害严重的问题,开展了玉米花生间作(玉米+花生),利用玉米残体覆盖防风蚀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花生复合种植模式,不仅可以促进玉米、花生双高产,而且玉米残体覆盖模式还可削弱风速、减少土壤风蚀,达到蓄水保墒的显著效果。第2年玉米花生可以倒茬种植实现土地用养结合。

  • 标签: 玉米+花生间作 双高产 残体覆盖 防风蚀
  • 简介:分宜县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桔区,近几年来,柑桔矢尖蚧在全县桔园普遍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导致局部成灾。据1989年4月间对37个柑桔园4,367亩168,062株柑桔树的调查统计,有虫柑桔园25个,占67,58%;有虫面积716.5亩,占16.41%;有虫树10,970株,占6.53%;严重受害的桔树达1,570株,占有虫株的14.31%,占调查

  • 标签: 矢尖蚧 柑桔树 后期发展 锈壁虱 分宜县 施药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