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昆虫性信息即昆虫费洛蒙(Pheromone),又称为昆虫性诱剂,是昆虫同种个体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只有同种异性个体间才能感受到,只针对靶标生物而对其它生物基本无影响,是一种低毒、高效、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对环境友好的“绿色产品”。通过模拟昆虫间的性信号系统,用性信息制成诱剂产品,再结合不同的诱捕器来防控害虫,用量非常小、灵敏度高、活性高;只针对目标昆虫、高度专一性,环境友好,保护天敌;无抗药性问题,操作简单、省工、省时,防控效果好,可大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也可以与其他任何害虫防治技术兼容。

  • 标签: 昆虫性信息素 化学农药 科学研究院 害虫防治技术 山东 绿色产品
  • 简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检测灭蝇胺及其代谢物三聚氰胺在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子实体和覆土中的残留量,以及两者在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变化规律。样品经V(甲醇):V(水)=4:1混合溶液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HILIC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三聚氰胺-^13C同位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灭蝇胺和三聚氰胺的检出限均为0.001mg/kg。在0.02~1mg/kg添加水平下,灭蝇胺在双孢蘑菇子实体和覆土样品中的回收率为86%~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5.3%;三聚氰胺在子实体和覆土样品中的回收率为98%~103%,RSD为1.5%~2.4%。在有效成分为1、10、50和250mg/kg施药水平下,灭蝇胺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在覆土中的平均半衰期为31.3d。在覆土中灭蝇胺会转化为三聚氰胺,第2潮蘑菇采摘结束后,覆土中灭蝇胺的转化率为8.58%~13.87%。在施药水平较高(50、250mg/kg)时,灭蝇胺和三聚氰胺在第1潮菇中的残留量高于在第2潮菇中的,其最高检出量灭蝇胺为2.36mg/kg,三聚氰胺为1.75mg/kg。综合考虑环境和产品安全,建议灭蝇胺的使用量不宜超过50mg/kg。

  • 标签: 同位素内标 灭蝇胺 三聚氰胺 双孢蘑菇 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