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为明确木霉菌素的光稳定性及其主要降解产物,分别采用可见光、紫外光、纳米氧化钛(TiO2)、纳米氧化钛加紫外光(TiO2-UV)催化降解等技术,测试了木霉菌素的光稳定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析方法,通过与所合成的木霉菌素衍生物进行对照分析,确定了其主要降解产物,同时分析了其降解后活性降低甚至失活的原因。结果表明:可见光、紫外光和纳米TiO2单独作用时对木霉菌素的降解效果均较差,而Ti02-UV的催化降解效果较好;Ti02-UV催化降解24h后的主要降解产物为木霉菌素衍生物木霉菌醇、12,13-二羟基木霉菌素(M-1)、(12-H,13-OH)。木霉菌素(M-2)及(12-H,13-OH).木霉菌醇(M-3)。研究表明,木霉菌素具有很强的光稳定性,而采用Ti02-UV的方式可催化降解木霉菌素,其降解产物活性降低甚至失活可能是由于木霉菌素抑制蛋白质舍成的关键基团被降解破坏所致。

  • 标签: 木霉菌素 钠米氧化钛 紫外光 光催化降解 农药残留
  • 简介:2月16日,球股份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2135.03万元收购江苏普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锂公司)100%股权。本次收购事项构成关联交易,另此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 标签: 托普 收购 江苏 股份 关联交易
  • 简介: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佳海课题组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结构酶学研究,其在前期工作中揭示了真核非核糖体肽大环环化的结构机制(NatChemBiol,2016,12:1001-1003),阐明了聚酮合酶负责延伸单元识别的酰基转移酶底物识别机制(AngewChemIntEd,2018,57:5823-5827).

  • 标签: 天然 产物 新型 除草剂 新进展
  • 简介:综述了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楝酰胺(rocaglamide,1)的全合成方法,并对每一方法反应过程中的立体化学问题作了全面分析。

  • 标签: 楝酰胺 全合成 杀虫剂
  • 简介:以苯乙酮为原料,用三氧化硫.二氧六环进行磺化,经碱中和后制备得到苯甲酰甲磺酸盐;与草酰氯在DMF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磺酰氯,再与胺反应,制备得到14个苯甲酰基甲磺酰胺,其中13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在50μg/mL浓度时,该系列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Gibberllazeae、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梨黑星病菌Venturianashicola菌丝生长均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B-8、B-9、B-10、B-12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1.0、0.2、1.2、0.4μg/mL,接近或优于对照药剂嘧霉胺,B-8、B-10、B-11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07、0.2、0.05μg/mL,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

  • 标签: 苯乙酮 苯甲酰基甲磺酰胺 合成 杀菌活性
  • 简介:以环十二酮为原料,经过α-取代反应生成中间体α-苄基环十二酮,再与羟胺作用成肟,再经酯化反应合成了2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α-苄基环十二酮肟酯衍生物,其化学结构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如BWZ15在浓度为100和1mg/L时对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的抑制率分别为72.70%和54.98%,对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的抑制率分别为85.04%和81.91%。毒力测定结果显示,BWZ15对马唐的IC50值和苘麻的IC90值分别为0.49和1.90mg/L。

  • 标签: α-苄基环十二酮 α-苄基环十二酮肟酯 合成 除草活性
  • 简介:在生物体系中,二效价配体比单效价配体对受体有更强的亲和力。根据乙酰乳酸合成酶与咪唑啉酮类复合物的3D结构信息特点,设计并合成了8个对称的双甲基咪草烟类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核磁及元素分析等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咪唑啉酮二效价簇合物对乙酰乳酸合成酶的亲和力没有增加,在100μg/mL浓度下,对油菜BrassicacampestrisL.根长抑制率与单效价化合物相当。

  • 标签: 多位点结合 簇合效应 合成 双甲基咪草烟
  • 简介:以苦皮藤CelastrusangulatusMax.提取物水解产物中的多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为原料,合成了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具有毒杀活性的苦皮藤素(Celangulin)类似物,并在活性追踪的指导下分离得到了两个具有杀虫活性的苦皮藤素类似物A和B,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快原子轰击质谱、高分辨质谱等波谱学方法鉴定为2β,6α,8β,13-四异丁酰氧基-1β,4α,9α-三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及1β,2β,6α,8β,13-五异丁酰氧基-4α,9α-二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A和B均为新化合物,在20mg/mL的浓度下对三龄粘虫Mythimnaseparata的胃毒活性(死亡率)分别为89.5%和93.2%.

  • 标签: β-二氢沉香呋喃 结构修饰 杀虫活性
  • 简介:利用3-(N-甲基-N-甲氧基氨基)-1-芳基-1-丙酮腙与酰氯反应,合成了14个新型N-酰基-3-(N-甲基-N-甲氧基氨基)-1-芳基-1-丙酮腙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1H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在50mg/L时对淡色库蚊Culexpipienspallens的致死率为95%-100%;化合物c7在1000mg/L时对粘虫LeucaniaseparataWalke的致死率达100%。

  • 标签: 酰化反应 芳基丙酮腙 合成 生物活性
  • 简介:2015年农药市场,既有惨淡经营的尴尬,又有逆市飘红的惊艳,更有不明觉厉但精彩纷呈的触"网"传奇。展望2016,未来之路是什么?未来之路如何走?是整个行业必须直面同时要做出抉择的问题!市场低迷还会持续2016年的农药市场,依然是一个不稳定、不确定、复杂与模糊相互交织的市场,在企业运营层面集中表现为"四失",即战略失位—不知道到底该往哪儿去;

  • 标签: 农药行业 互联网 合成 升温 农药市场 市场低迷
  • 简介:为寻找新型结构的农药先导化合物,采用1-对氯苯基-3-氯-1-丙酮为原料,合成了14个结构新颖的对氯苯丙酮肟衍生物,其化学结构经1H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和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Ⅴi、Ⅴe和Ⅴh在50mg/L浓度下对淡色库蚊Culexpipienspallens的致死率达到100%.

  • 标签: 对氯苯丙酮肟 合成 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