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是世界人参生产大国,人参的应用历史悠久,大约有五千年左右。韩国的人参产业近些年搞得有声有色,名声在外。我是研究人参文化的工作者,在人参之乡抚松县工作,几年前县委领导派我和姚振德同志前往韩国考察他们的人参产业和人参文化,以取长补短。于是,我们俩飞往韩国,对其人参产地、人参市场、人参文化、电视宣传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虽然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也有很大的感触,写出来,或许对我国的人参产业文化有些许启迪。

  • 标签: 人参产业 博览会
  • 简介:人参种植业,是我省东部山区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人参在中国传统医药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参的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经过市场疲软,价格骤跌,产品滞销,经济效益严重滑坡后,1995年走出低谷,价格开始回升。参区的人参收入增加,人参产业重新出现了好的势头。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今后发展人参种植业的重点,必须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走人参产业化之路,不应单纯停留在开发新面积上,而应着眼于搞好区域规划,实行科学种植,采用新技术,增加单位产量和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搞好人参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其科技含量,开拓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搞活市场,推动参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参业产业化的内涵

  • 标签: 产业化 参业 人参产业 龙头企业 经济效益 人参种植
  • 简介:人参为五加科人参植物PanaxginsengC.A.Mey.的根,在滋补强身与延年益寿方面的功效已被世人所承认,并被誉为"群药之首"、"百草之王".人参主产于我国东北,以吉林省为最多,产量占全国的85%.我国栽培人参的商品类型主要有以集安为代表的边条参和以抚松为代表的普通参两大类.集安边条参的产量占我国边条参产量的90%以上,是我国人参主产区之一.2005年产鲜参3500多吨,约占全省的30%,全国的25%,鲜参总收入约占全省的45%以上,鲜参总收入突破2亿元,占农村总收入的21%.仅集安益盛药业和集安市新开河有限责任公司两户企业缴纳的税金就占集安市财政总收入的31%,参业已成为集安市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财政收入的支柱,集安人参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优势.

  • 标签: 人参植物 产业优势 特点 五加科
  • 简介:人参(PanaxginsengC.A.Mey),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传统中药,被誉为百草之王,东北三宝之首.它的功能和药效作用闻名遐尔,早已被古今中外医药所证实.我国人参的发现和利用早于世界各国,在西汉一书中就对人参有明确的记载,人参的药用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现阶段人参在我国中药中用途非常广泛,在中国药典、中国国家部颁标准中出现的次数均排在第一位,中国药典2000年版80次,中国国家部颁标准中400余次.

  • 标签: 人参产业 区域经济 中国 功用 分布 产量
  • 简介:我国西洋参产业从无到有,由小而大,发展迄今,已走过20年的光辉历程。大家知道,西洋参(PanaxquiquefoliumL.)原产美国和加拿大,与我国主产的人参(PanaxginsengC·A·Mey·)同科(Araliaceae)同属(Panax)不同种,均誉为名贵补药,闻名于世,但两者在药效活性

  • 标签: 西洋参产业 国产西洋参 栽培技术 西洋活性参 PANAX 加拿大
  • 简介:1引言中药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世界所接受的天然植物药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直受到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人们的广泛关注。2000年6月,吉林省政府审时度势,依托长白山药用资源优势、区域中医药人才密集的优势,抓住民营中药企业快速崛起的机遇,启动了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吉林)科技产业基地”项目。据报道,截止到2005年末,全省医药产业实现现价产值207亿元,同比增长38.3%,实现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19.5%,与基地建设前相比,总量翻了两番。可见吉林省的中药基地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标签: 中药企业 产业基地 吉林省 优势产业 同比增长 中药现代化
  • 简介:通化市是中国人参主产区之一,本文根据通化市人参产业发展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了通化市人参产业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提出了做强做大人参产业的建议。

  • 标签: 人参产业 发展现状 突出问题 建议
  • 简介:人参是长白山区的一大特产,人参经济是长白山人的支柱产业,但在长白山人参王国的公民们对人参文化却不甚了了,不必问卷调查你随便问一个人,他会说:"吃人参上火,鼻子出血",他就不想一想,如果吃人参上火,那不是毒药吗?如果问他人参的用法,他只会说:"泡酒喝,治腿疼,炖鸡吃,不感冒",余者一无所知.有人说:"上海人喜欢吃人参",这是事实.如果人参只会上火,上海人是不会花钱买人参吃的.

  • 标签: 人参文化 人参药用史 人参栽培史
  • 简介:集安历史悠久,历史上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高句丽曾发祥于此。集安作为“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人参做为集安自古以来的重要物产,它的起源、应用及栽培、加工历史几乎与古代辉煌灿烂的高句丽文化历史一样久远,集安人参在它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滋养着这块从上古一路走来的神奇沃土上的一代代勤劳智慧的人民。

  • 标签: 世界文化 人参 历史文化传统 考证 少数民族 文化体系
  • 简介:本书是在《柱参史话》和一些柱参论文及文艺作品复印件的基础上编成的。原先准备编2本,按照今天通行的16开版本,各本都不足100页,尤其是论文更少,人文篇章缺失,笔者只好加入部分与柱参相关的拙稿。这样做文理不分,确实有些不伦不类,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也不顾及了。好事者,不论怎么做都会挑剔的,让他们说去吧。"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语)。

  • 标签: 人参故事 长寿老人 绝命诗 人参产业 中国梦 辽东参
  • 简介:中药产业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必将走向辉煌的明天,本文通过对我市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阐述,意在使我们认清中药产业发展的方向,逐渐向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让传统的中药材向着中药现代化的目标发展。

  • 标签: 中药产业 发展现状 前景展望
  • 简介:人参实在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因药效显著,状类人形,一经发现即被敬而神之,成为社会上谶纬、玄兆的凭借,成为民间口头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

  • 标签: 人参 文化 中国 文学创作
  • 简介:人参传说故事是中国故事中最繁荣的一族。人参,作为中草药之首,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从古至今,一直闪烁着神话般迷人的光彩。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参之乡抚松县文联开创了搜集整理人参故事之先河,1962年出过第一本《抚松人参故事》,打响第一炮,于1963年又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长白山人参故事》,1980年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人参的故事》,

  • 标签: 人参故事 民间故事 人参传说
  • 简介:俗话说:“久病半医”,苏东坡因为自身多病,所以他对中医中药造诣颇深,《苏沈良方》便是证明。《四库全书提要》曰:“《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二人所集方书也。……后人以苏武所编方书附入其间,而别题此名者耳。……宋世士大夫类通医理,而轼与括尤博洽多闻,其所征引,于病症治验,皆详著其状,确凿可据。其中如苏合香丸、至宝丹、礞石丸、椒朴丸等类,已为世人所常用,至今神效。”《苏沈良方》凡8卷,集138个良方,其中用人参与其它药草配伍的良方就有13个。诸如:木香散、烧肝散、小柴胡汤、木香丸、加减理中丸、压气散、诃子丸、茱萸丸、硃砂膏、还眼神明酒、云母膏、泽生散、桔梗散。有几种良方无人参配伍,但在服食说明里却加了人参。诸如:苏合香丸共15味药无人参,但在药方后边的说明里指出:“右为末,炼蜜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温酒嚼下,人参汤亦得……仓猝求人参不得,只白汤亦佳。”

  • 标签: 人参文化 《苏沈良方》 人参汤 东坡 五石散 小柴胡汤
  • 简介:吉林省集安市新开河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81年,是国际上规模较大的集人参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开发为一体的专业企业.公司坐落在素有"塞北江南"之称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集安市.这里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杰地灵.二十余年来经过几代新开河人的不懈努力,使公司成为拥有上亿元总资产的大型综合人参生产企业,创出了自己的"新开河"品牌.

  • 标签: 企业文化 新开河 品牌 历史文化名城 科研开发 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