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参试260份烟草品种对枯病抗性先做自然病圃初筛鉴定,从中选取表现R-LR和部份优质感病品种共n3份分菌系接种测定.结果表明,对枯病Ⅰ、Ⅱ、Ⅲ型菌系反应R-LR的抗病品种有G3、反帝3号和G6等3份,这是迄今所发现抗病谱广且能抗强菌系的种质资源;抗Ⅰ、Ⅱ型菌反应R-MR,感Ⅲ型菌的品种有SPG117、OX2028和岩烟97等12份;抗Ⅰ型菌反应R-MR,感Ⅱ、Ⅲ型菌的品种有K326、K346、G80、RGll和Coker176等50份;对Ⅰ型菌反应为MS-HS的感病品种有中烟15、云烟87、春雷3号、大叶密目、大黄金和革新3号等195份,包括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NC89、云烟85、翠碧一号和红花大金元等.

  • 标签: 烟草 种质资源 青枯病 菌系 抗性鉴定
  • 简介:本研究尝试采用国际上新兴的枯菌演化型分类框架并结合传统的生化变种鉴定方法,旨在探究福建省烟草枯病菌系的构成,从而揭示枯病的流行规律,为指导烟草枯病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2008~2009,分别于福建省南平、三明以及龙岩地区田间烟草病株上分离获得了45个烟草枯病菌株。经枯菌演化型复合PCR检测,45个菌株均能够扩增得到片段大小分别为144bp和280bp的两条特异性扩增条带,从而表明全部分离菌株均系枯菌演化型I型即亚洲分支菌株。继而基于45个分离菌株对3种双糖和3种己醇氧化利用能力的检测结果,鉴定出其中43个菌株属于枯菌生化变种III,1个菌株属于生化变种IV,1个菌株属于非标准型生化变种(能利用山梨醇和甜醇,不能利用3种双糖和甘露醇)。该研究结果部分揭示了造成国外引进的烟草品种枯病抗性水平下降或丧失的可能原因。

  • 标签: 烟草 青枯菌 演化型 生化变种 福建
  • 简介:对烟草内生细菌的来源、数量动态变化、与枯病抗性的关系,以及内生细菌防病和促进种子萌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草内生细菌可来源于种子内部,在烟草不同生育期,抗病品种中内生细菌的总数量以及对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数量均高于感病品种,部分内生细菌具有促进烟草种子萌发和防治烟草枯病的作用。

  • 标签: 烟草 内生细菌 青枯病 生物防治
  • 简介:为选择合适的抑菌剂和适宜的浓度来防治不同地区的烟草枯病,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新型抑菌剂K系(K1、K2、K3)对我国46个不同地区烟草枯菌的抑制率,同时比较了K系抑菌剂与农用链霉素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100mg/LK1对印江等27个县市,100mg/LK2对遵义县等30个县市,50mg/LK3对莒县等25个县市,254.5mg/L农用链霉素对保山等28个县市枯菌的抑制率达100%。2)50mg/LK1对金沙等15个县市,50mg/LK2对仁怀等21个县市,50mg/LK3对江口等23个县市的枯菌抑制率显著高于同浓度农用链霉素;100mg/LK1对洋溪乡等,100mg/LK2对江口等枯菌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同浓度农用链霉素。

  • 标签: 抑菌剂 K系 青枯菌
  • 简介:为更好地进行清江流域烟区烟草枯病的预测预报和合理防控,本研究通过定点系统调查和统计分析,确定了清江流域烟区烟草枯病发生危害、流行动态规律及主要流行气象因子,并提出了药剂防治时期。结果表明:(1)一元三次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烟草枯病的流行动态规律,可根据该模型进行病害发生的预测。(2)该区域烟草枯病整体呈现前期平缓、流行迅速、后期急剧的特点,病程阶段可划分为病害首发期(移栽后45~67d)、迅速蔓延期(移栽后67~97d)和全面爆发期(移栽后97d~采收结束)。(3)烟草枯病药剂预防期和防治关键期:预防期为烟叶移栽45d(6月10日)之前且均温未达18.82℃之前;防治关键期为烟叶移栽67d(7月1日)之前且均温未达22.00℃之前。结合病程阶段和气温两方面提出的药剂防治时期更有利于烟草枯病的有效防控。

  • 标签: 清江流域 青枯病 流行时间动态 气象条件
  • 简介:为查明杂草根在青枯菌病害循环中的作用;用烟草枯菌液浸注接种烟苗叶片后产生枯斑的迟早及扩展程度取决于接种体浓度,菌液浓度愈高,烟株枯死就愈快.用42种杂草根处理液接种烟苗后显症速率有很大差异,胜红蓟、牛繁缕等7种根处理液接种后2~3d叶片出现枯斑,10d内烟株枯死;千金子、看麦娘等27种根处理液接种后5~7d叶片出现枯斑,11~20d烟株枯死;座地菊、小蓬草等8种根处理液接种10d后只在叶片上出现黄斑-枯斑;病斑不扩展,镜检可见溢菌.用8种杂草根处理液涂抹在改良的SM-1平板上培养分离,胜红蓟和牛繁缕检出菌量104cfu/g根,千金子、看麦娘等4种检出103cfu/g根~102cfu/g根,座地菊和小蓬草未分离出枯菌.结果表明杂草根处理液接种烟苗后显症迟早、枯死快慢与在改良的SM-1平板上分离菌量之间呈负相关.此法可用于烟草枯病的侵染源带菌检测.

  • 标签: 烟草青枯病 杂草根 浸注接种 显症反应
  • 简介:10月25日至29日,中国烟叶公司和中国烟草学会相关人员在印度海德拉巴参加国际烟农协会(InternationalTobaccoGrowersAssociation,简称ITGA)2009会,并了解印度烟叶生产情况。本次年会共有13个国家出席,会上有关专家做了讲座,各国交流了本国烟叶生产信息。由于2008烟叶价格上涨,预计2009世界烟叶产量继续增长。

  • 标签: 印度 年会 协会 国际 TOBACCO 烟叶产量
  • 简介:为研究不同采收时期和调制方式对源晒烟烟叶调制前后氨基酸含量和比例变化的影响,以主栽晒烟品种毛3号为材料,设计采收时期和调制方式试验,对调制前后的烟叶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晒烟鲜烟叶氨基酸总量平均为147.9mg/g,以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最高,分别占总量的12.5%和10.7%;受采收期影响,天冬氨酸及氨基酸总量随采收期推迟先减少后增加,谷氨酸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调制后烟叶中氨基酸总量降至104.0mg/g,降幅29.7%。但天冬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增幅28.9%,占氨基酸总量比例增至23.6%,谷氨酸及其他多数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采收时期和调制方式对调制后烟叶各氨基酸含量均有影响,随采收期推迟,晾制条件下氨基酸总量持续上升,晒制条件下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调制方式对天冬氨酸的含量影响较大,烟叶成熟度低时晒制烟叶天冬氨酸含量高于晾制烟叶,成熟度高时则是晾制烟叶高于晒制烟叶。

  • 标签: 晒烟 氨基酸 采收时期 调制方式
  • 简介:中国烟草学会、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一行4人应国际烟农协会(InternationalTobaccoGrowers'Association,简称ITGA)的邀请,于200311月3~5日参加在克罗地亚罗维尼召开的国际烟农协会2003会.来自13个会员国,包括中国、美国、巴西、加拿大、津巴布韦、阿根廷等世界主要烟叶生产国的7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 农协 协会 烟叶生产 交易 国际
  • 简介:蚜虫是烟草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通过吸食汁液、传播病毒为害烟草。蚜茧蜂是蚜虫的体内单寄生蜂,雌性蚜茧蜂通过将产卵器刺向蚜虫腹部,把卵产入蚜虫体内。一个蚜茧蜂可产卵几百粒,每一粒卵都是射向蚜虫的“子弹”,而且几乎“弹无虚发”,可以说蚜茧蜂已成为一支消灭蚜虫的强大生力军。

  • 标签: 烟草 科普 湖南 蚜茧蜂 产卵器 蚜虫
  • 简介:9月19日,湖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烟草学会联合举办科普日活动。活动结合全国科普日“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主题,围绕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大力传播新发展理念、大力倡导创新创造创业、大力促进公众理解高新科技,重点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科普讲座、编印一本科普手册、在杂志上开设一个科普专栏、举行一场科技成果展览。

  • 标签: 湖南省 科普 烟草 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 高新科技
  • 简介:201010月18日至22日,中国烟草总公司代表团与14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在美国莱克星敦举行的国际烟农协会(ITGA)2010会,与会各国通报了本国烟叶生产情况。

  • 标签: 中国烟草 代表团 年会 协会 国际 生产情况
  • 简介:赵洪顺在会议上提出:坚持正确办刊方向为中国烟草持续健康发展服务11月24日,《中国烟草学报》(以下简称《学报》)2017编委会会议在海口召开。《学报》主编谢剑平院士主持会议,海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金忠理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烟草学会理事长赵洪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 标签: 中国烟草 编委会 学报 国家烟草专卖局 持续健康发展 办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