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辣椒虫传病毒病的主要体昆虫种类及其传毒特性,简述了针对体昆虫传毒的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方法,展望了辣椒病毒病体昆虫传毒的研究趋势。

  • 标签: 辣椒 传毒 介体昆虫 综合防治
  • 简介:四环类抗生在畜禽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四环类抗生素性质相对稳定,长期大量施用高四环类抗生残留的畜禽粪便己成为蔬菜生产中一个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简要介绍四环类抗生的基本性质及在我国畜牧业中的应用情况,畜禽粪便、土壤和蔬菜中四环类抗生的污染现状和残留的四环类抗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总结了四环类抗生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作物对其吸收累积特征的研究进展;初步提出设施菜田中安全施用畜禽粪便有机肥的措施,并对土壤中四环类抗生污染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四环素类抗生素 畜禽粪便 土壤 有机肥安全施用
  • 简介:桂线6号是由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线椒品种。该品种中熟,生长旺盛,叶片较小,深绿,果粗1.0~1.5cm,果长18~22cm,青果深绿色,红果光滑亮丽,硬度好,耐贮运,椒条顺直无皱,肉厚腔小,辣味强而清香,耐疫病,抗病毒病和炭疽病,可鲜食或加工。近年来,桂线6号在广西各地引种推广,反映良好,其抗病、丰产、适应性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 标签: 栽培技术要点 线椒 抗病毒病 蔬菜研究所 农业科学院 引种推广
  • 简介:株椒6号是以18-7为母本、16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该品种中早熟,第一开花结位9~10节,果长17cm左右,果肩宽1.7cm左右,果肉厚0.2cm,平均单果质量15.5g,果实空腔小,肉质脆,味较辣;果面光亮微皱,商品成熟果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每667m。鲜椒产量2000kg左右,抗TMV、CMV、疫病,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春保护地、春露地栽培。

  • 标签: 辣椒 株椒六号 一代杂种 选育
  • 简介:本文介绍了辣椒类物质的种类及其特性,并就国内外在辣椒类物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如辣椒类物质的代谢,不同辣椒品种和不同生长期间辣椒物质含量的变化等进行了综述.亦简述了辣椒类产品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辣椒 辣椒素 辣度
  • 简介:自交系9804和9909杂交配制成杂交一代干椒,植株生长旺盛,座果力强,较抗病毒病和疫病,果实指形,纵长17~19cm,横径1.2cm,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单果重8.3g,味辣,品质佳,中熟品种,从定植到采收55d(天),一般每667m2产1500~1900kg.

  • 标签: 干椒 品种 蓉椒6号 辣椒 杂交一代 品质
  • 简介:近年来,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对我县蔬菜危害严重,尤其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了蔬菜的质量和产量.由于菜青虫世代重叠严重,抗药性产生快等原因,化学防治在生产上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出现菜农为了增加防效,随意选择农药品种,增加用药量和用药次数等情况,造成蔬菜质量、安全堪忧.2004年8月我办在安徽省马鞍山市蔬菜办的统一部署下,引进了6种生物农药进行防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菜青虫 试验简报 药剂防治 2004年8月 药效 十字花科蔬菜
  • 简介:从昆虫如何传递化学信息物质的角度,阐述了昆虫性信息的特性及原理,性诱剂的使用方法。重点研究了斜纹夜蛾性诱剂的应用效果,为该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绿色植保概念的提出和无公害辣椒生产的发展,性诱剂对于蔬菜害虫的生物及物理防治和生态调控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 标签: 昆虫 性信息素 斜纹夜蛾 害虫防治 利用
  • 简介:背景:辣椒类物质,包括辣椒及其类似物,是导致辣椒果实辛辣的原因。尽管辣椒为人熟知并且每天都会用到.但是对于辣椒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并不是完全了解。已有研究表明,pAMT和Punl编码的蛋白分别催化辣椒合成途径中的第二步和最后一步反应,并且Punl编码的蛋白具有辣椒合酶活性。然而,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Punl具有辣椒合酶活性。结果:为了证明Punl蛋白在辣椒合成中的作用,我们利用大肠杆菌合成了抗Punl蛋白抗体,利用该抗体拮抗内源的Punl活性。同时通过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靶定了Punl的mRNA,以确认抗Punl抗体的特异性。在Punl下调表达的胎座组织中,利用该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到Punl蛋白的积累减少,同时辣椒在胎座中的积累量也降低。从胎座组织中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在体外进行辣椒的从头合成,加入抗Punl抗体之后,辣椒的合成受到抑制。通过分析不同辣椒品种的pAMT和Punl的表达,我们发现辣椒的高水平积累总是伴随着pAMT和Punl的高水平表达,也就是说这两个基因对辣椒合成很重要。比较有辣味辣椒和无辣味辣椒的香草基胺(辣椒合成的前体物质)和辣椒的积累水平,结果表明:在辛辣味辣椒中香草基胺的含量很低,推测可能是香草基胺合成之后,Punl把香草基胺快速转化为辣椒;而在无辣味辣椒中由于缺乏Punl,香草基胺的含量积累到很高的水平。结论:对辣椒从头合成途径和抗Punl抗体进行原生质体试验,证明了Punl基因及其产物参与了辣椒的合成。与辣椒的积累相比较,分析香草基胺的积累过程,揭示了Punl是辣椒和香草基胺积累水平的决定因素。

  • 标签: CAPSICUM pAMT Pun1 原生质体试验 辛辣 香草基胺
  • 简介:花青是一种水溶性色素,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它是植物二级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作用。综述了植物花青生物合成途径及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花青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植物 花青素 基因
  • 简介:采用HPLC法对30份干椒品种中所含的辣椒、二氢辣椒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干椒中辣椒和二氢辣椒含量因品种而异,变异系数大,变异系数分别为77.44%和82.62%;辣椒和二氢辣椒含量的频次分布趋势基本相同;辣椒总含量和辣度的频次分布趋势也基本相同。

  • 标签: 干椒 辣椒素 二氢辣椒素 辣度
  • 简介:斜纹夜蛾是辣椒等蔬菜上的重要害虫,通过应用性信息可以有效降低田间蛾量从而减少为害。介绍了斜纹夜蛾性信息的组分及其活性,斜纹夜蛾性信息的主要应用方式有虫情监测、大量诱捕、干扰交配以及配合使用昆虫病毒等制剂。通过在岳阳蔬菜基地辣椒连续3年应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的试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性诱剂可以有效控制辣椒上斜纹夜蛾的暴发为害。

  • 标签: 斜纹夜蛾 性信息素 性诱剂 辣椒 诱捕效果
  • 简介:本试验以云南涮辣辣椒为试材,研究了辣椒的积累与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前期,辣椒中黄酮含量相对较高,之后开始迅速下降,在果实发育后期,其含量缓慢下降;在涮辣果实发育的前期,类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较低,而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后期(第4、5、6时期),类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先升高再降低,然后升高。

  • 标签: 辣椒素 积累 物质代谢 类黄酮 蛋白质
  • 简介:探讨了外源油菜内酯(BR)诱导辣椒幼苗抗盐性的作用效果及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外源BR诱导能显著提高辣椒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缓解辣椒体内丙二醛(MDA)的积累,降低对植物细胞的伤害作用,提高壮苗指数,增强辣椒对盐胁迫的抵抗能力。

  • 标签: 油菜素内酯 辣椒 抗盐性
  • 简介:作为遗传育种的有效工具,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三系配套在我国辣椒品种选育中的应用现状,提出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策,为进一步探索其机制提供参考。

  • 标签: 辣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不育机理 应用
  • 简介:辣椒酯类物质是辣椒果实中低辣味的辣椒类似物.其生物活性与辣椒类物质相似,有抑制脂肪积累和抗氧化等特性.由于辣椒酯类物质的辣味低,与辣椒相比更易于制作食品添加剂.但是辣椒酯类物质有水不稳定和热不稳定性,其含量随果实的成熟而逐渐降低.所以,含有辣椒酯的果实适合在成熟之前鲜食.以前的遗传研究表明p-AMT和Pun1两个基因控制辣椒酯的合成,这两个基因分别表示为A、B.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果实中含辣椒酯,辣味较低.本研究在杂交育种中利用p-AMT和Pun1基因的DNA标记选育了一个含有辣椒酯类物质的辣椒新品种.Murasaki(AAbb)和CH-19Sweet(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都用DNA标记进行了鉴定.p-AMT基因型利用dCAPS标记鉴定,Pun1基因型用SCAR标记鉴定.分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筛选出基因型aaBB或者aaBb的植株并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MaruSalad.MaruSalad果实的辣椒酯含量为700μg/gDW.同时MaruSalad的果实比CH-19Sweet大,而且适合鲜食。

  • 标签: CH-19 SWEET dCAPS SCAR 假定的氨基转移酶 假定的酰基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