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面对鸡淋巴白血在我国养鸡生产中的不断“再现”和局部流行,其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为了寻求有效的相关防控措施,在2006--2013年间,笔者从生产防治的角度对贵州部分地区发生的20余例确诊和疑似禽白血病毒(Avianleukosisviruses,ALV)感染鸡群病例进行了临床防治实践探索,初步建立了较为有效的中西兽医结合防治方案。防治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案能在5~8d时间将该痛进行有效控制和治愈,临床治愈率均在95%以上,且患病鸡只的肝脏、脾脏、肾脏肿瘤性病灶几乎完全消失。笔者认为这对解决禽白血(AL)的生产防治、降低患病鸡群的死淘率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鸡淋巴性白血病 生产防治 中西兽医结合
  • 简介:白血是由反转录病毒引起的慢性肿瘤性疾病,以造血组织器官恶性增生,全身很多器官产生肿瘤性病灶为特征。鸡在4月龄后开始发病,5-6月龄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一般为3%~5%,鸡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本文笔者将在生产中遇到的一例禽白血的诊断情况叙述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 标签: 禽白血病 肿瘤性疾病 诊治 组织器官 反转录病毒 临床症状
  • 简介:白血是有白血病毒引起的致使规模化养鸡生产中常发并危害特别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以在成年鸡中产生淋巴样肿瘤和生产性能下降为主要特征。本文从该病的流行学特点、临床症状、防控等方面探讨的提出了规模化鸡场禽白血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科学防控禽白血提供参考。

  • 标签: 禽白血病 防控
  • 简介:为了解天津地区种鸡场禽白血(AvianLeukosis,AL)流行情况,在全市8个父母代种鸡场采集了血清样本2024份,泄殖腔棉拭子2030份,通过ELISA试剂盒进行了ALV-J、ALV-AB抗体检测及P27抗原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天津地区种鸡场禽白血AB亚群抗体阳性率4.25%;禽白血J亚群抗体阳性率11.12%。明显高于ALV-AB抗体阳性水平,P27抗原的阳性率10.74%,表明天津市种鸡场禽白血感染普遍。

  • 标签: 禽白血病 流行病学调查 ELISA
  • 简介: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陈福勇教授主持的禽白血抗原检测试剂盒的“948”课题——禽白血抗原检测试剂盒,于2004年1月9日顺利通过了“948”项目组的验收,同时通过了农业部有关专家的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此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技术的一项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标签: 检测试剂盒 禽白血病 研制成功 抗原 2004年1月 中国农业大学
  • 简介:为了解鸡群中禽白血(Avianleukosis,AL)发生的原因以及感染的禽白血病毒(Avianleukosisvirus,ALV)的亚群,研究对发病鸡进行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采集肿瘤样病变组织处理后接种DF-1细胞,培养后分别进行禽白血病毒p27群特异性抗原ELISA检测、亚群特异性PCR检测以及亚群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鉴定,确定了40周龄三黄种鸡群感染了J亚群禽白血病毒(ALV-J,分离株命名为GX16YL02);进一步对分离株env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GX16YL02的env基因与ALV-J英国原型株HPRS-103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的相似分别为93.9%和91.9%,与其他8株国内外参考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的相似分别为90.7%~95.5%和89.4%~95.2%,其中gp85基因与其他参考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相对较低,分别为86.9%~94.9%和85.1%~95.4%,整个env基因有义突变和沉默突变的比例分析显示,与gp37基因相比,gp85基因变异较大,尤其是免疫选择压在高变区hr1区域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40周龄三黄鸡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ENV基因 序列分析 变异
  • 简介:猪链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其病原体为多种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慢性的表现为下颌淋巴结脓肿和关节炎,急性的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为特征。笔者从事基层疫情测报多年。近几年来,猪链球菌好发于各日龄猪群,尤其是仔猪急性发作,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同步上升的趋势。2004年6月中旬笔者遇见两例以急性败血症状为特征的病例,结合流行学调查,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仔猪急性链球菌。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仔猪 猪链球菌病 诊治报告 猪链球菌 败血症状 出血性败血症
  • 简介:2004年2月2日,山西省汾阳市某家庭猪场发生一起以突发性后躯无力、共济失调、食欲减退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一日内死亡3头,全群感染,经临床观察、尸体剖解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由于确诊快,措施得力,很快控制了疫情。发病情况该猪场仅有1个圈舍,存栏80日龄育成猪15头。饲喂主要以饭店的下脚料及剩饭为主,体重约25公斤,群间发育匀称,体况中等。中午喂料时还未发现异常,但晚上喂料时却发现有2头猪躺卧不起,驱赶时摇摆行走,食欲不佳,其余猪正常。畜主即自行对全群猪肌肉注射青霉素G钾16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100万单位,配以安痛定5毫升+地塞米松磷酸钠5毫克,第二天早晨发现已有2头死于圈内,同圈猪只均精神不佳,起卧困难,步态不稳,共济失调。临床表现体温为40.6~42.5℃,不愿活动,眼结膜潮红,部分猪鼻流清涕,触摸两后肢关节处感觉灵敏,起立困难,步履蹒跚,有空嚼磨牙表现,大部分猪肩上肌、臀部肌间断震颤,皮肤及末梢未见出血及发紫,急性死亡猪尸僵不全,口鼻内有少量白色泡沫残存。剖检变化外观整体状况良好,皮肤未见出血及发紫,浅表淋巴结...

  • 标签: 急性败血 链球菌病 淡黄色积液 起立困难 败血性 肠淋巴结
  • 简介:2009年初新疆农三师某团饲养的成年马鹿群突然发生以呼吸困难、肺炎、心外膜点状、刷状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等为主要症状的急性疾病.经流行学调查、剖解变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马鹿巴氏杆菌。报告如下:

  • 标签: 巴氏杆菌病 急性 马鹿 成年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查
  • 简介:猪细菌肠炎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常见消化道疾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是导致本的主要病原,对仔猪危害最大;本可造成感染猪腹泻,严重的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导致病猪的死亡;临床需要通过加强猪场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和平衡肠道微生态3种途径来预防,抗生素是治疗本有效的方式之一。

  • 标签: 细菌 肠炎 防治
  • 简介:皮肤真菌是由皮肤真菌寄生于犬、猫等多种动物皮毛与表皮,侵害皮肤、被毛和趾爪角质蛋白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皮肤。又称"钱癣"、"脱毛癣"、"秃毛癣"或"匍行疹",是由犬小孢子菌属等引起的一种真菌皮肤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皮肤上出现界限明显的脱毛圆斑(癣斑),其上带有残毛,并被覆有癣屑或痂皮等潜在皮肤损伤,并有渗出液、发痒等症状。该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医统称为"癣"。

  • 标签: 真菌性皮肤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 皮肤真菌病 诊治 动物皮毛
  • 简介:亚硝酸盐中毒是畜禽由于采食富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饲料或饮水.使血红蛋白变性.失去携氧功能,导致组织缺氧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中毒,临床上以粘膜发绀,血液褐变,呼吸困难,胃肠道炎症为特征。本常为急性经过,多发于猪禽,其次是牛、羊、马.其它动物很少发生。

  • 标签: 亚硝酸盐 黎草 苜蓿 中毒
  • 简介:2006年夏季以来,首先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的猪场,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为主要症状的灾难的猪,继而蔓延到全国许多地区,其流行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病死猪数量之多、经济损失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导致了猪肉价格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 标签: 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 流行范围 传播速度 持续时间 经济损失
  • 简介:鸡传染法氏囊(IBD),又称传染腔上囊炎,是一种急性接触传染病。现已遍及世界各养鸡国家和地区。我国1980年从进口的鸡群中分离到法氏囊病毒(IBDV)。1988年开始,鸡传染法氏囊在我国造成流行趋势,1989~1990年我省少数鸡场发生该病,1991年造成大流行,几乎所有的

  • 标签: 混合感染 法氏囊病 马立克氏病 高免卵黄抗体 腔上囊 大肠杆菌病
  • 简介:猪传染水疱又称猪水疱,是由肠道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传染病。由于本传染速度快,发病率高。对养猪业的发展是一严重威胁,必须十分重视本的预防工作。本仅猪易感,牛、羊不易感。剖检猪水疱无“虎斑心”。

  • 标签: 猪水疱病 传染性 接触性传染病 肠道病毒 发病率 养猪业
  • 简介:1病原本病原为传染法氏囊病毒(IBDV),属于双股双节RNA病毒科,双股双节RNA病毒属。病毒是单层衣壳,无囊膜,无红细胞凝集特性。本病毒能在鸡胚上生长繁殖,分离病毒最佳接种

  • 标签: 法氏囊病 病诊断 诊断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