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试验目的是研究调质温度、时间和水分对降低肉鸡饲料中大肠杆菌数量级影响,优化出降低饲料中4个数量级沙门氏菌调质工艺参数。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3因子3水平Box—Behnken模型响应面设计。温度水平为60、80、100℃;时间水平为20、160、300s;水分水平为5%、10%、15%。试验结果表明:调质工艺降低饲料中大肠杆菌数量级最大效应值为6.62,最小效应值为0.40。

  • 标签: 加工工艺参数 肉鸡饲料 大肠杆菌 数量级 调质温度 实验室条件
  • 简介:猪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Suum)也称“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rnultocida)引起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若临床误诊,轻则延缓病情,重则发生严重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经济损失。2006年2月笔者治疗一起以肺炎为主要症状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巴氏杆菌病。经药敏实验,综合防治病情得到迅速控制,收到了很好疗效,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猪巴氏杆菌病 乳仔猪 诊治 多杀性巴氏杆菌 热性传染病 发病情况
  • 简介:本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果寡糖和枯草芽孢杆菌,考察其对内仔鸡小肠不同肠段组织形态影响。选用360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饲粮分别为: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3%果寡糖,基础日粮+0.1%枯草芽孢杆菌,基础日粮+0.3%果寡糖+0.1%枯草芽孢杆菌,基础日粮+150mg/kg金霉素(有效成分为15%)。结果表明:肉仔鸡饲粮中果寡糖或枯草芽孢杆菌添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肠绒毛高度及降低小肠隐窝深度,取得与添加金霉素相似的效果,而且这种作用随肠段后移而更加明显;果寡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添加,可使小肠绒毛高度提高幅度及小肠隐窝深度降低幅度达到更大,甚至优于全霉素添加组;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及金霉素添加,对小肠各段肠壁厚度不产生明显影响.

  • 标签: 肉仔鸡 果寡糖 芽孢杆菌 肠组织形态
  • 简介:从28日龄断奶健康仔猪以及健康蛋鸡粪便中分离出5株经初步鉴定为乳杆菌菌株,其中BF1作进一步生长特性及耐胆盐和耐酸性环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F1生长速度快,产酸能力强。能耐受高达0.6%(w/v)胆盐,以及pH值低于2.0酸性环境。因此BF1是一株适合作为微生态制剂生产用菌种。

  • 标签: 动物源性乳杆菌 分离 纯化 鉴定 生长特性 饲料添加剂
  • 简介:为了证明胃膜蛋白与血浆蛋白使用效果,我们用乳猪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两种产品在平均增重、耗料量、料肉比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由于前者价格较低,比后者有较大经济效益。

  • 标签: 胃膜蛋白 血浆蛋白 乳猪
  • 简介: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伊朗在有历史记载之前很长时间里就已种植,因此被认为是苜蓿起源中心。如今,苜蓿是世界土种植面积最大豆科牧草,种植面积达八千万英亩。苜蓿营养成分齐全而均衡,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产量高,是一种重要饲料作物,同时它还可以控制土壤侵蚀,改善水质量,保护生态平衡,而且为后续作物提供大量氮,因而事有“牧草之王”美誉。苜蓿蛋白含量高,品质好是优于其它牧草显著特征之一,本文就苜蓿蛋白特征和近年来关于影响苜蓿粗蛋白含量因素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 标签: 粗蛋白含量 紫花苜蓿 蛋白质 豆科牧草 种植面积 饲料作物
  • 简介:共进行两项试验,第一项按丹宁分析法F-D法(Folin-Dennismethod)丹宁提取程序提取高粱中丹宁后又用PEG(聚乙二醇,M=4000)对高粱进行处理,然后测定处理前后高粱蛋白蛋白酶消化率,第二项试验分别按含丹宁饲料;大豆粕不同处理比,用高粱,青杠叶,刺槐叶浸提液及化学纯丹宁酸溶液处理大豆粕,然后测定豆粕蛋白蛋白酶消化率,结果表明,未提取丹宁高粱蛋白质消化率仅为14.19%。提取丹宁后提高到18.24%,而PEG处理后提高了90%,达27.03%。大豆粕蛋白质胃蛋白酶消化率因浸提液处理,消化率由72.68%下降至20.88%,三者中又以刺槐叶浸提液对消化率影响最强,高粱浸提液最弱,而丹宁酸在处理比达6%,大豆蛋白质消化率达60%左右时,再增加丹宁酸处理比,消化率不再继续

  • 标签: 高梁 青杠叶 刺槐叶 丹宁 胃蛋白酶消化率 抗营养作用
  • 简介:试验选用1是日龄艾维菌健康肉鸡240羽,对项目提出肉鸡IAAP进行生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1.采用IAAP配合饲粮呆显著提高肉鸡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表明IAAP优于NRC。2.在IAAP基础上添加基酸不会带来肉鸡生产性能提高;在IAAP基础上降低氨基酸水平可导致肉鸡生产性能下降。

  • 标签: 肉鸡 饲料配方 理想蛋白模式 生产性能
  • 简介:用1羽份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活疫苗对7日龄商品鸡分别进行刺种免疫和肌注免疫,28d时刺种进行二次免疫,通过不同时间阶段脾脏淋巴细胞转化指标分析表明,ConA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净增值(OD570nm)于免疫后7d时明显升高0.092,28d时达到最高峰0.155,42d时下降至0.032,首次免疫后刺种组明显优于肌注组,二次免疫高于一次免疫组。

  • 标签: 重组鸡痘病毒 肉鸡 淋巴细胞转化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基因表达基本理论、营养素对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营养素对基因表达调控作用、营养素对基因表达调控在动物生产上应用前景等,对分子营养学研究和进展进行总结,为营养学发展开辟新思路和方法。通过研究营养素对基因表达调控,掌握营养素与基因关系机理,弄清规律,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畜牧生产。

  • 标签: 营养素 基因表达 调控 应用前号
  • 简介:选择体重、胎次、分娩天数、产奶量基本一致处于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56头随机分为H-201A组(饲喂H-201A奶牛生物蛋白饲料)和5540组(饲喂泌乳牛蛋白浓缩料钻石系列-5540)。经过56d饲喂试验,结果表明:H~201A组和5540组原料乳理化指标比国标都有明显提高,乳脂率分别提高了0.31个百分点和0.33个百分点,乳蛋白率分别提高了0.13个百分点和0.11个百分点,非脂乳固体率分别提高了0.49个百分点和0.41个百分点。但H-201A组比5540组效果显著,H-201A组比5540组日产奶量提高1.20kg,乳糖率提高0.06个百分点,全脂乳固体率提高0.0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增加2.64元/头·日(若把对照组产奶量下降效益计算在内的话将超过10元/头·日)。

  • 标签: 奶产量 乳成分 高蛋白饲料 泌乳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