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我的导师祖同教授1952年从东北农学院农业生物俄文研究生班毕业后,留东北农学院翻译室,从事介绍原苏联农科教材、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的翻译工作,先后翻译原苏联草原科学著作7本,其中包括著名草原学家德米特里耶夫的经典著作《草地经营——草地学基础》,全面介绍了原苏联草原科学的发展和成就,为我国创建草原科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体系、成立第一个草原专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草地经营 资源学 科学研究 经典著作 草原学 原苏联
  • 简介:祖同,男,1925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同年去哈尔滨入东北农学院农业生物俄文研究生班,学习当时先进的原苏联农业生物科学,于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后调入内蒙古农牧学院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 标签: 资源学 中国共产党 草地 农业生物 农学院 南京大学
  • 简介:通过对菊芋(HelianthustuberosusL.)进行不同的去花处理,探讨现蕾期去花对菊芋块茎生物产量及物质分配规律的影响,为菊芋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去花处理显著提高了块茎生物量,且在去1/2花处理达到最高值,为959g/株;去花处理提高了叶数和块茎数,降低了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提高了叶比重块茎比重,降低了茎比重花比重和茎叶比;块茎比重和根冠比极显著正相关,与茎杆比重极显著负相关;块茎干量除与一级分枝数成正相关关系,与二级分枝数、花数、叶数、块茎数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块茎生物量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 标签: 菊芋 去花处理 物质分配规律 生物量 相关性
  • 简介:火华,是我国当代诗人,词作家,书法家。1968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兵团战友报》编辑,内蒙古军区文工团创作组长,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正厅级领导干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书画院名誉院长、内蒙古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内蒙古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

  • 标签: 生态文明 内蒙古自治区 传播者 生产建设兵团 中国书画 草原
  • 简介:为了研究留茬高度对苜蓿粗蛋白及返青率的影响,本试验以3年生"金皇后"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留茬高度下苜蓿根内营养物质含量与粗蛋白、相对饲用价值返青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苜蓿根内营养物质含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当最后一次留茬高度高于8cm时,返青率将大于70%,其中留茬高度8-11cm处理返青率高达79.2%,返青效果较好。考虑到根内营养物质含量对苜蓿粗蛋白含量返青率的影响,建议银川地区第一、二、三茬留茬高度为5-8cm,最后一次留茬高度以不低于8cm为宜。

  • 标签: 苜蓿 留茬高度 根内营养物质 干草品质 返青率
  • 简介:通过对我国草地进行施肥改良的综合研究分析,综述了牧草施肥的研究概况,主要内容包括牧草施肥的种类与作用。研究表明,氮、磷、钾中微量元素肥料合理施用对牧草的产量和品质会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我国当前牧草施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牧草施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草地 施肥 效果 采取措施
  • 简介:黄伞是目前最具有开发潜力的食药用真菌,本文综述了黄伞的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开发现状应用前景,以期对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黄伞 生物学特性 经济价值 应用前景
  • 简介:通过对紫花地丁(ViolaphilippicaCav.)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做方差、相关和回归分析,找出呼和浩特地区紫花地丁种子产量构成因子中的限制性因子是每株结荚数和每荚种子数;预测栽培紫花地丁单株实际种子产量的模型为:Y=-0.746+0.047X3+0.025X5。利用种子产量构成因子计算潜在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

  • 标签: 紫花地丁 种子产量构成因子 种子产量
  • 简介:研究选择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重度退化草地上的短穗兔耳草(Lagotisbrachystachya)为研究对象,对短穗兔耳草克隆生长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PH值对短穗免耳草匍匐茎数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对短穗兔耳草匍匐茎数量的影响不明显;土壤中全氮、全磷含量的高低对短穗兔耳草基株重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土壤的全钾含量和PH值对短穗兔耳草基株重量的影响不明显;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PH值的高低对短穗兔耳草分株重的影响均不明显。

  • 标签: 短穗兔耳草 匍匐茎 相关性
  • 简介:湖东种羊场农地土壤养分施肥的初步研究严振英,张伟(青海省草原总站)水、肥、气、热等诸因素都影响着农业生产。据资料记载,近二十年世界粮食的提高,肥料的作用约为30—60%。但近年来,部分地区随着化肥用量逐年提高,肥效逐年降低,增肥不增收的现象很严重。...

  • 标签: 土壤养分 湖东 化肥用量 严振 农业生产 油菜地
  • 简介:狼毒是青海省主要毒草之一,严重危害青海省畜牧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对其生物学特性分布,青海省各科研单位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利用措施防治对策,以期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 标签: 青海 狼毒 研究现状 综合利用 防治对策
  • 简介:地木耳是一种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的固氮原核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食用和入药,且资源丰富.本文对地木耳的形态与资源分布、营养成分,食用价值、医疗保健价值应用前景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地木耳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前景.

  • 标签: 地木耳 营养成分 经济价值 开发利用
  • 简介:通过对以小冠花为代表的四种豆科植物种子进行发芽破除休眠试验,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作为发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在标准萌发条件下,四种豆科种子的发芽率随着千粒重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苦豆子>刺果甘草>小冠花>沙打旺;(2)四种豆科种子在标准萌发条件下发芽情况均不佳且硬实作用明显,其中小冠花、刺果甘草尤为突出;(3)经过擦皮和98%浓硫酸处理过后的四种豆科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均显著提高。

  • 标签: 豆科种子 休眠 萌发 萌发指标
  • 简介:植物内生固氮菌是一类重要的固氮微生物资源,其潜在的可开发利用价值越来越受重视。本文综述了禾草内生固氮菌的研究动态、种质资源多样性、侵染途径、定殖方式、作用机理发展前景,以期为内生固氮菌的进一步开发探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禾本科牧草 内生固氮菌 生物学作用
  • 简介:多年生香豌豆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试验站引进的国外优良牧草品种.试验针对多年生香豌豆的形态特征、经济性状及其生长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多年生香豌豆无论是作为牧草还是水土保持物种都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适于黄土高原及其与青藏高原结合部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对于解决上述地区牧草品种单一,植被退化农村饲料短缺等实际问题,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多年生香豌豆 形态特征 经济性状 牧草品种
  • 简介:“八·五”期间蝗虫微孢子虫(N、L)中试灭蝗83万亩,总感染率为82.68%,校正虫口减退率67.63%,施用后2~3年感染率39%,4~6年为12.63%,且虫口密度每百网仅1.7~7.2头,远在防治标准以下;六种蝗虫病原菌生物制剂灭杀蝗虫试验表明,IGR、Bt、Qyb、Jd四种效果较好,其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1.24%、81.25%、82.68%、79.45%;经与N、L混合喷洒或隔带喷洒灭蝗,其效果在72.49%~84.54%之间。尤以N、L与IGR隔带喷洒灭蝗不仅效果好,且残虫中有62.5%的3—4龄若虫,对蝗蝻的滞育性很强。

  • 标签: N.L IGR蝗虫病原菌 生物复合剂 蝗虫 虫口减退率 感染率
  • 简介: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对红豆草、苜蓿、百脉根和鹰嘴紫云英进行花药培养茎尖、茎段的组织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苗且移栽成功。同时对无根苗直接移栽土壤中刺激生根,得到了满意的结果。通过多个品种和30多种培养基的试验,筛选出最适的各类培养基。为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牧草育种和快速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花药培养 组织培养 培养基 豆科牧草
  • 简介:草原鼠害频发,造成草原资源严重损失,并加剧了草原植被退化与荒漠化,成为草原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生物灾害之一,本文对鄂尔多斯草原鼠害防治现状、开展的生物防治措施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为当地维护草原生态安全、降低鼠害危害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生物防治 害鼠 生物毒素 不育剂
  • 简介:本文采集9个臭柏种源221个优良无性系,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扦插繁殖,对不同种源臭柏成活率一、二年生长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臭柏扦插苗成活率表现不同的差异,成活率较高的为内蒙古陶利、内蒙古纳林高勒、内蒙古图克,大于70%;成活率较低的为陕西横山、甘肃天祝祁连山,约50%。造成成活率差异的原因是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原产地环境与试验地环境差异小,植物与环境的矛盾达到了统一,繁殖成活率高;反之,繁殖成活率低。不同种源的臭柏扦插苗一、二年生长量表现不同的差异,因只是初选结果,仅能证明所选优良种源属于苗期优良种源,需要进一步进行试验才能确定最优种源。

  • 标签: 臭柏 种源 扦插
  • 简介:对湟水河源头荒山荒坡上的人工栽培沙棘灌丛带牧草的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沙棘,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23.7%,地下牧草根量平均提高18.2%,每公顷减少水土流失1300吨

  • 标签: 沙棘灌丛带 荒坡带 山脊带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