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农业部市场及规划部副部长EdwardAvalos访问智利期间,于4月初声明美国农业部将在《联邦公报》上发布声明,要求修改通过系统方法机制从智利进口新鲜柠檬和南美番荔枝。目前,智利出口美国的番荔枝需经过清洗和上蜡处理,以减轻美国土壤受感染的风险。

  • 标签: 美国农业部 番荔枝 智利 柠檬 程序 副部长
  • 简介:因假日的调整,今年的“端午”节成了法定假日。而近日南方连绵大雨且又正逢天文大潮,已造成很多地区局部水涝,农业生产遭受很大影响。水果销售也不例外,虽然销量一般,但价格变化也不大,南方佳果荔枝也开始上市。以下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水果批发市场6月上旬水果行情(单位为元/kg,其中椰子为元/个):

  • 标签: 水果销售 行情 水果批发市场 农业生产 价格变化 江门市
  • 简介:通过2007、2008两年春秋两季对家蚕新品种“9·10×7·11”的杂交原种在原蚕基地进行中试,“9·10、7·11”原种茧平均死笼率分别为3.05%、4.78%,分别与同期两广二号(9·芙、7·湘)原种茧的平均死笼茧率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张原种制种量正交种、反交种分别为61.19张、41.16张,比同期两广二号分别提高11.52%、9.50%,正交品种间有显著提高,反交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公斤茧制种量正交种、反交种分别为3.22张、2.71张,与同期两广二号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该品种杂交原种表现为好养、蚕种产附好、不良卵少、繁育系数高等特点,是一对强健、高产、优质、易繁的新品种。

  • 标签: 家蚕品种 “9·10×7·11” 繁育
  • 简介:1906年外山博士提出一代杂交种的优越性后,一代杂交种在1913年就得到普及推广,到1923年左右,全国推广一代杂交种已达90%,到1925年后几乎全部是杂交种,这是蚕茧生产一大变革。但是在蚕种生产中出现原种难养,产卵少,杂交种计划完不成现象。因此,在1918年采用杂交原种,最初用于制造三元杂交种,接着1919年又进一步试验更有利的四元杂交种。当时多元杂交种的研究主要是将中系品种和日系品种中的化性不同的品种如二化×一化等组合配制成杂交原种。

  • 标签: 一代杂交种 原种 蚕品种 四元杂交种 蚕种生产 三元杂交
  • 简介:夏秋蚕品种“两广二号”自1992年省级鉴定至今,一直是两广夏秋用当家品种。具有强健、稳产、优质、易繁等优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重点抓经济效益。特别在产量方面,要求能否再增大全茧量,提高其产量。同时在繁育方面近几年“两广二号”的反交不受精卵较多,影响...

  • 标签: 夏季 秋季 品种 “9·10×7·11” 试养
  • 简介:选育和栽培适于直栽、无需嫁接的桑树高产一代杂交桑组合,是业界永恒的追求目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从广东、江苏和广西引进了大量的杂交桑种在生产上栽培。结果,由于杂交桑叶片较薄,养蚕叶片萎凋快,尚需大肥水管理,在四川大部分桑园盆地条件下,

  • 标签: 粤桑11号 杂交桑 试验初报 栽培 三倍体 肥水管理
  • 简介:夏秋蚕品种围绕健康性强丝质好的选育目标,育种工作者相继育成了不少品种,但由于丝枳品要求不断变化,丝质的提高和收成的稳定往往两者出现新的矛盾,阆中种场选育组配的夏秋蚕新品种(湘辉×7532)×锦5.6,经过农村试养优于现行其它品种。把健康性和丝质兼顾一体,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标签: 夏秋蚕 新品种
  • 简介:根据广东省农业厅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省蚕桑生产的形势和指点,在2004~2005年,认真安排和实施了品比的各项工作,使品种审定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现将两年的品审鉴定工作汇总报告如下。

  • 标签: 鉴定工作 蚕品种 品比 品种审定工作 新品种审定 相关规定
  • 简介:中国北方丝绸城在村兴建中国北方丝绸城目前正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兴建。村是著名的丝绸之乡,是全国十六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村丝绸工业已由过去的“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发展成为今天集缫丝、绢纺、染线、丝织、印染、服装、机械生产、内外贸易、科研、...

  • 标签: 中国 北方丝绸城 周村 丝绸工业 经济价值 社会价值
  • 简介:枯草芽孢杆菌CP6是从宜州市南蛇山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可分泌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拮抗细菌,经测定表明该菌对家蚕绿僵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获得其抗真菌活性物质,本研究利用甲醇抽提、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及RP-HPLC对该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最佳色谱条件为: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22∶78(v/v),分离得到一个抗真菌活性物质组分,经UPLC验证为单一峰,即为单一活性组分。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CP6 家蚕真菌病 活性物质 分离纯化
  • 简介:文章诠释了"6S"现场管理的概念,将"6S"现场管理的理念引入到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室的现场管理中,营造一个"清爽、整齐、干净、清洁、安全"的实训环境,以期提高计算机实训室的日常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为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 标签: “6S”现场管理 计算机实训室
  • 简介:本研究从组配的多对桑树杂交组合中,选育出C6×C5组合,该组合的一代杂交种苗木,经过连续多年的观察和比较试验,杂交优势稳定。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超过对照沙2×伦109,并克服了沙2×伦109一代杂交苗木在重庆地区易受冻害的弱点。该组合是适合四川和重庆蚕桑生产使用的一对强优势桑树杂交组合。

  • 标签: 桑树 杂交优势 C6×C5组合 选育
  • 简介:本刊讯12月16日,笔者从顺昌县仁寿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获悉,顺昌县仁寿镇大丰收果蔬专业合作社经初审公示后,再由县农业局、财政局组织专家评审,成为顺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县级示范社。示范社有效期为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 标签: 专业合作社 示范 县级 果蔬 评选 福建
  • 简介:前期从自然界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纤维素酶产生菌BacillusmethylotrophicusSWU6菌株,为提高该菌株发酵产酶能力,本研究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法(DNS)对该菌株产酶所需碳源、氮源、温度、pH值、装瓶量、接种量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比较优化前后等量发酵上清液中CMCase酶活大小。结果表明:SWU6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最适培养温度为50℃,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5.0,最适装瓶量为20%,最适接种量为2%;在最优发酵产酶条件下,SWU6菌株发酵上清液中的CMCase酶活达到454.69U/mL,明显高于优化前利用基础培养基发酵所产的CMCase酶活,且酶活提高约3倍。通过发酵条件优化后,SWU6菌株单位体积发酵液显示出了更强的纤维素酶活性。

  • 标签: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纤维素酶 发酵条件 优化
  • 简介:本试验以N.bomycis作对照,对SCM6感染蚕的生殖腺(?、?)采用临时装片和石蜡切片对生殖腺内容物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SCM6可侵染蚕的生殖细胞.但侵染生殖细胞的频度较低.

  • 标签: SCM6 蚕生殖腺 观察
  • 简介:1989年元月24日至27日,由四川省丝绸公司召开的全省推广“雅桑”扦插育苗技术和蚕桑丰产片经验交流会在雅安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至省内十多个地、市和50多个县负责蚕桑生产的局长、经理、蚕桑站长和专业技术干部共90多人,共聚一堂,交流1988年各地利用“雅桑”进行扦插育苗的成功和20个县参加了大面积丰产片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会上由雅安地区行署专员,雅安市委书记介绍了“雅桑”的生态条件和选繁过程及今后建立基地的打算;内江地区、射洪、大竹、中江等县介绍了“雅桑”种源繁殖技术经验;广安、西充、射洪、乐山、井

  • 标签: 经验交流会 蚕桑生产 蚕桑站 丝绸公司 扦插育苗技术 射洪
  • 简介:进入九十年代,我省蚕茧产量已达300万担,分别比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初期增长了30倍、16.6倍、6倍和1.6倍。目前,桑蚕种茧丝绸“一条龙”腾空瞩目,盛名全国。但是,四川蚕业的发展道路却是经历了往来徘徊、升降起伏的曲折过程。在这一途程中,有四川特色的为四川蚕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四边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我省老一代科学家、蚕业工作者和广大蚕农智慧勤劳的结晶。为进一步发挥“四边桑”的效益和潜力,笔者仅作如下回忆和展望。“四边桑”的提出与发展

  • 标签: 蚕业发展 蚕茧产量 初期增长 茧丝绸 蚕桑生产 栽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