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孢子是一类专营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生物,它是一种关系到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有关应用多菌灵、夫马洁林、阿苯哒唑等药剂对微孢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为微粒子的化学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微孢子虫 微孢子虫病 家蚕微粒子病 化学治疗
  • 简介:虽然许多原生生物而不只是微孢子与昆虫间有致病性联系,但本综述仅限于微孢子是基于2个原因.首先,微孢子显然是寄生于昆虫的最重要的原生动物类群.其次,从Brook(1988)的综述以来,关于非微孢子的原生生物的信息增加得较少.

  • 标签: 微孢子虫 抗性 环境 原生生物 动物类群 致病性
  • 简介:家蚕微粒子是由家蚕微孢子通过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引起的.对蚕业生产影响很大,甚至带来毁灭性破坏.所以1986年国家农牧渔业部动物植物检疫所把家蚕微粒子列入目录.为防治该病.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迅猛发展,家蚕微孢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关于微孢子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孢子虫生物学 家蚕微 微孢子虫
  • 简介:本文报道的是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直接标记于单克隆抗体上进行直接ELISA法检测家蚕微孢子,实验结果表明:直接ELISA法比间接ELISA法检测家蚕微孢子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二者差异不大,但直接ELISA法操作简单,是实用性较强的一种检测家蚕微孢子的方法。

  • 标签: 家蚕微孢子虫 单克隆抗体 检测 直接ELISA法
  • 简介:一代杂交种生产单位有在原种补正检查中偶有检出大量“微孢子”的现象发生。是微粒子孢子与否,用种单位与生产单位常常发生较大的分歧。为了对此有一个公正的说法,笔者通过三年的调查发现,在现行的检疫体系下,原种补正检查中检查出大量微孢子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在2龄迟眠蚕中检出微孢子,也不一定全是胚种传染。

  • 标签: 原种 补正检查 微孢子虫 跟踪调查
  • 简介:本试验以N.bomycis作对照,对SCM6感染蚕的生殖腺(?、?)采用临时装片和石蜡切片对生殖腺内容物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SCM6可侵染蚕的生殖细胞.但侵染生殖细胞的频度较低.

  • 标签: SCM6 蚕生殖腺 观察
  • 简介:文章对日本学者三谷贤三郎曾提出的家蚕微粒子导入卵内并感染蚕卵的过程进行了质疑,对深入开展微粒子孢子感染蚕卵并进入胚胎的机理研究表达了强烈的期待.

  • 标签: 家蚕 微粒子病 微粒子孢子 胚胎感染 感染机理
  • 简介:为了有效控制蚕儿食下传染,根据漂白粉液有效氯对微孢子有杀灭作用的原理,对桑叶实行全程消毒。试验表明:有效氯0.3%以上对家蚕微孢子有抑制作用;有效氯0.3%~0.5%对家蚕发育经过、强健性、全茧量、茧层量、产卵等均无影响;漂白粉液对桑叶消毒,浓度在0.4%,最高不超过0.5%,否则对桑叶叶质有影响。

  • 标签: 漂白粉液 桑叶叶质 蚕儿生理 家蚕微孢子 影响 抑制
  • 简介:从桑树夏伐到落叶这段时期内,是桑树病虫害繁殖最快、为害最严重的时期。近几年来,由于夏秋气候恶劣等原因,桑树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桑螟、桑尺蠖、野蚕、桑毛虫、桑天牛、红蜘蛛、桑蓟马等虫害频繁发生危害,给夏秋管理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浒关蚕种场原种分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夏秋季原种桑园管理,强化治力度,

  • 标签: 桑园治虫 夏秋季 原种 桑树病虫害 虫害发生 发生危害
  • 简介:用桑树害虫的口叶饲养家蚕,从3龄起每天4次给桑叶,其中两次喂口叶。其饲养结果表明:正常叶区对4龄结茧率。4龄健蛹率和茧层量1991年分别在93%、81.7%、0.42克以上;1992年分别在89%、82%、0.43克以上。而口叶区1991年分别在80%、69%、0.39克以下;1992年分别在76%、68%、0.4克以下。可见用口叶养蚕,不仅降低茧丝质,而且增加了蚕的发病率,降低了蚕体质。

  • 标签: 虫口叶养蚕 生长发育 茧丝质影响
  • 简介:2014年春季田间施药慢性中毒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乳油农药1500倍液,防治桑园害虫效果较好,施药后20d采叶养蚕比较安全。

  • 标签: 桑园 毒死蜱 家蚕 残毒性试验
  • 简介:采用浸叶法测定了烟碱类杀虫剂呋胺对家蚕3龄起蚕的毒性与安全性,其结果表明:烟碱类杀虫剂呋胺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1.2625mg/L,具有高毒性。用20%呋胺可溶粒剂稀释药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叶或根灌处理,采摘经不同处理的桑叶喂饲3龄起蚕,表明呋胺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向上传导至未喷药桑叶。经20%呋胺可溶粒剂2000倍和1000倍稀释药液喷雾处理过的桑叶,对3龄起蚕的残毒期分别大于40d和70d,500倍大于80d。呋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膨大,吐液;蚕体向背弯曲,呈"S"形、"O"形等,与多种烟碱类杀虫剂的典型症状相似。因此,在蚕桑地区水稻使用呋胺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污染桑叶或与蚕期保持相应的安全间隔时间,并防止呋胺污染的水体进入桑园土壤。

  • 标签: 农药 新烟碱类 呋虫胺 家蚕 毒性评价
  • 简介:蝇蛆是当前生产上主要蚕之一,是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的体表,孵化成蛆钻进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蚕,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夏秋蚕,一旦疏于防范,危害会非常严重,造成的损失也将会很大。据调查,危害严重时,蝇蛆造成的损失约占整个蚕损失的20%~40%,茧质下降,售茧量低。

  • 标签: 蝇蛆病 家蚕 防治 体内寄生 夏秋蚕 蚕病
  • 简介:为了超前掌握各季蚕期、不同龄别蚕发生危害规律,及早实施预防措施,有效控制蚕的蔓延,降低蚕损失,提高养蚕效益,经西南农业大学胡永瑶教授的指导,我局1990年初次开展了蚕的预测预报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测报初试情况作如下小结。一、组建班子,明确职责开展蚕测报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综

  • 标签: 蚕病 胡永瑶 预测预报 养蚕效益 蚕期 测报工作
  • 简介:去年晚秋,我市部分蚕区由于蚕血液性脓病在5龄期大暴发,大部分蚕农颗粒未收,损失惨重。通过调查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广大蚕农对消毒认识不足,消毒走过场,消毒防病方法陈旧、单一,消毒效果差。为此,我们指导蚕农提高消毒防病意识,强化消毒,严格做好蚕防控工作。

  • 标签: 强化消毒 蚕病 控制 消毒防病意识 防病方法 消毒效果
  • 简介:时下,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农村养蚕发生家蚕白僵的现象较多,并有蔓延趋势,对农民养蚕增收影响很大,白僵如何被传染和怎样防治?是蚕农常咨询的问题.

  • 标签: 防治 白僵病 家蚕 消毒工作 环境条件
  • 简介:用于来消毒防治家蚕病毒的药物有很多,比如漂白粉、强氯精、福尔马林、毒消散、蚕季安等。而石灰用于蚕室、蚕具、蚕体、蚕座的消毒相对其他药物而言,对防治家蚕病毒既经济又十分有效。

  • 标签: 病毒病 家蚕 石灰 福尔马林 漂白粉 强氯精
  • 简介:综合防治首先是防,然后才是治。该文对蚕发生原因、存在的问题、防与治相结合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

  • 标签: 蚕病 综合防治 饲养管理 病原污染
  • 简介:截至2012年10月底,厄瓜多尔已有7万hm2香蕉种植园感染香蕉叶斑,这直接导致香蕉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500万箱。厄瓜多尔区域香蕉公司(Agroban)负责人Marun称,农民们担心这种病菌明年还会影响香蕉产量,而且由于资源缺乏,农民们没有办法防止病菌的侵染。在瓜亚基尔召开的第一届叶斑论坛上,大家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 标签: 香蕉叶斑病 厄瓜多尔 感染 种植园 负责人 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