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梨以苹果梨为母本,南果梨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80g,果实较整齐。果实成熟初期果皮黄绿色,贮后变黄色,光滑,果皮薄。果点中、稀、圆形,浅褐色,果皮摩擦后不易变黑。果肉白色,

  • 标签: 香梨 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品种 果实成熟 平均单果重 杂交选育
  • 简介:据《园艺学报》2016年第10期《新疆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及其特征成分的确定》(作者卢娟芳等)报道,以5个新疆主栽杏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果皮和果肉为试验材料。使用GC-MS法检测分析其香气物质,共检测到154种香气物质,其中58种含量较为丰富。成熟期对果实香气物质的组成与含量有显著影响。

  • 标签: 香气物质 杏品种 新疆 果实发育过程 GC-MS法 检测分析
  • 简介:农业部将2017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在此背景下,湖南“江永柚”品牌建设的经验和措施对全国其他地方农业品牌建设,特别是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标签: 品牌建设 江永香柚 湖南 综述 地方农业 农业区域
  • 简介:山西省隰县玉露梨精品版已于2017年7月正式开通上线.由隰县电商扶贫开发孵化基地与隰县39个企业、88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和158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精心打造的隰县精品玉露梨种植基地、隰县精品玉露梨保鲜库、隰县精品玉露梨体验馆和隰县精品玉露梨微商城等四大精品系统全面植入移动互联网,实现互通互联互为一体,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观看四大系统的现场实景,见证隰县玉露梨的生长、管理、销售全过程.

  • 标签: 玉露香梨 山西省 隰县 精品 专业合作社 移动互联网
  • 简介:蚕天然抗菌物质是一种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通常分为热激法和超声波诱导法。经研究证实,经此方法制备的熟蚕粉可开发成治疗人类乙型肝炎、阴道毛滴虫等疾病,也可用于蚕桑生产上防治微粒子孢子以及用于饲料添加剂,用于养猪、养鸡等养殖业,有望解决饲料业无抗问题。

  • 标签: 家蚕 天然抗菌物质 乙型肝炎 阴道毛滴虫 饲料添加剂
  • 简介:山西省隰县盛产梨果,品质独特,生产历史已有2500年以上.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金梨之乡”.所产“玉露”梨被誉为“中国大美梨”。2016年全县果品年总产量2.25亿kg,产值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6000元。

  • 标签: 玉露香梨 山西省 隰县 销售 生产历史 农业部
  • 简介:西班牙研究人员对3个克里迈丁桔品种(Fino,Loretina和MarisoI),1个温州蜜柑品种(尾张温州蜜柑),2个脐橙品种(晚脐橙和纳维林娜脐橙)和1个普通甜橙品种(伏令夏橙)果皮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不同品种所含生物活性成分的差异水平。结果表明,所有品种果皮中所含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相似,不具有明显差异,

  • 标签: 生物活性物质 柑桔品种 果皮 尾张温州蜜柑 生物活性成分 研究人员
  • 简介:本刊讯近期.临汾市水果市场增添了往年没有的南方水果品种——百果(鸡蛋果),在超市里、水果批发市场、路边的水果摊点均可寻觅到百果的香味。百果进入临汾水果市场的购销特点.一是价格比较平稳.一般零售价20元/kg,也有小包装按个卖的,中等大小2个装5元。二是这表皮暗红、外貌毫不出众的果实,其气味却出奇地芳香,百果中含有菠萝、香蕉、草莓、苹果、酸梅、柁果等多种水果香味,

  • 标签: 水果市场 百香果 临汾市 山西 水果批发市场 水果香味
  • 简介:12月24日,从国家农业部获悉,麻阳县万盛公司的橙园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称号,这也是湖南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果园景观。国家农业部于今年3月启动中国美丽田园推介活动,这一活动围绕“培育知名品牌、丰富发展类型、增加农业综合效益”展开。通过向公众推介一批环境优美、场面宏大、景色迷人、特色明显、公众喜爱的农事景观,进一步丰富休闲农业类型,培育休闲农业知名品牌,

  • 标签: 湖南省 中国 知名品牌 农业类型 休闲农业
  • 简介:"京红""京脆红"均以"青密沙"×"骆驼黄"为亲本选育成的早熟优质杏新品种。2010年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京红"良种编号:京S-SV-PA-016-2010;"京脆红"良种编号:京S-SV-PA-017-2010。"京红"平均单果重76.0g,最大果重98.0g。果实扁圆形,纵径4.81cm,横径5.14cm,侧径5.28cm。果顶平,梗洼中深;缝合线浅,较对称。果皮底色黄,着红色,着色面积较大。

  • 标签: 杏新品种 果皮底色 平均单果重
  • 简介:枯草芽孢杆菌CP6是从宜州市南蛇山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可分泌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拮抗细菌,经测定表明该菌对家蚕绿僵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获得其抗真菌活性物质,本研究利用甲醇抽提、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及RP-HPLC对该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最佳色谱条件为: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22∶78(v/v),分离得到一个抗真菌活性物质组分,经UPLC验证为单一峰,即为单一活性组分。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CP6 家蚕真菌病 活性物质 分离纯化
  • 简介:在上一报已经叙述过将抗保幼激素物质中的一种咪唑化合物散布于桑叶或混入人工饲料,能使蚕3眠化而结小形茧。特别是在3龄和4龄期投与咪唑化合物时,几乎能诱导出100%的3眠蚕,因此,指出了在细纤度茧丝的生产上,能够利用的可能性是高的。而且这种眯唑化合物若在5龄期投与时,几乎没有看到象1~4龄投与时会给眠性和化性带来的那种影响,显示了与投给保幼激素时大致相同的增茧效果,但对于其机理还未查明。今次叙述关于投与咪唑化合物对茧的数量性状和茧丝质以及对投与蚕的产卵性和下一世代蚕的成长的影响等问题。

  • 标签: 抗保幼激素 丝质 眠蚕 咪唑化合物 人工饲料 次叙述
  • 简介:来自博茨瓦纳的研究人员以田间试验评价了苄基腺嘌呤(BA)对马鲁拉树(Sclerocaryabirreasubspeciescaffra)着果和矿物质营养的影响。在幼果直径达8~10mm时,用浓度为O、50、100、150mg/L的BA水溶液分别处理。结果表明,BA处理显著(p〈O.001)降低了着果率,减少幅度为48%-67%。同时,处理树中叶片和果实矿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空白)。

  • 标签: 矿物质营养 苄基腺嘌呤 着果率 矿物质含量 试验评价 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