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美国青蛙烂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往往在美国青蛙越冬后患病,尤其是把美国青蛙放在环境恶劣的越冬棚内越冬,越冬棚通风换气条件差,阴暗潮湿,水质没有及时消毒,也没有及时换水,再加上越冬放养密度大,最容易患此病。症状:美国青蛙患此病后,口上下颌的外表面色素消退、发白、腐烂,有时也发红,这是出血的缘故。随着病灶的发展,发白区可蔓延至头顶,随之病蛙口腔腐烂,粘

  • 标签: 美国青蛙 烂嘴病 嗜水气单胞菌 症状 病因 防治
  • 简介:鲌(CulteralburnusBasilewsky)地方名翘、鲌鱼、大白鱼等,属鲤科、鲌亚科、鲌属。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在长江中下游、黑龙江流域等地属名贵经济鱼类,在太湖、兴凯湖、丹江口水库等水域中,是主要渔获物。20世纪70年代开始,

  • 标签: 翘嘴鲌 年龄 生长发育 饲养管理
  • 简介:红鲌(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俗称和顺、拗颈、翘,隶属鲤科、鲌亚科鲌属,是鲌属鱼类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种类。一般个体重1~3kg,最大个体可达15kg。翘红鲌为江河优质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洁白、细腻、肉味鲜美,商品鱼市场价格高。

  • 标签: 翘嘴红鲌 运输试验 亲鱼 经济鱼类 个体重 生长速度
  • 简介:荷兰的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雨且冬寒夏凉,3月底到5月下旬雨量相对较少且正逢花季,因此成为荷兰的旅游旺季。再加上4、5月份也是荷兰节日比较集中的月份,包括女王诞辰节在内的许多大型节日都在这段时间,如耶稣受难日,复活节,自由日等等,其中甚至还包括有鲱鱼节和风车节等传统民间节日。这

  • 标签: 荷兰人 生鲱鱼 温带海洋性气候 风俗习惯
  • 简介:在鸭河口水库利用河口火电厂输水道温排水网箱养殖翘红鲌,经过四个阶段、三次分级分箱养殖,不同养殖阶段分别使用饵料鱼肉浆、破碎料、颗粒饲料等进行投喂,通过加强日常管理、病害防治,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投产出比约为1:2

  • 标签: 翘嘴红鲌 网箱 温水 养殖
  • 简介:红鲐俗称白条、太湖白鱼。该鱼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为鱼中上品,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银鱼、白虾、翘红鲌)”之一。由于自然资源日趋减少,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因此,近几年人工养殖在我国已呈星火燎原之

  • 标签: 翘嘴红鲌 生物学特性 人工养殖技术 亲鱼收集
  • 简介:兴凯湖翘红人工孵化受精卵在人工条件下胚胎发育正常,水温22-24℃时,受精1h20min开始第一次卵裂,受精后12h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28h孵化积温达到610℃时,开始出膜。刚出膜的仔鱼全长4.4-5.5mm。

  • 标签: 兴凯湖翘嘴红■ 人工授精 胚胎发育
  • 简介:本文报道黑龙江中游绥滨江段翘Bai渔业生物学,对2001年三层流刺网-捕捞群体的体长平均为56.8(42-73)cm;体重组成平均为1950(800-4100)g;w=0.2434L2.9403;年龄由5-10龄组成,以9龄为主,占33.3%;绝对生殖力平均为375241(124670-515200)粒,相对生殖力平均为128.1(75.76-169.94)粒/g;种群数量为1.43t。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绥滨江段翘Bai资源呈下降趋势。

  • 标签: 黑龙江 绥滨江段 翘嘴Bai 渔业生物学 捕捞群体
  • 简介:本文研究了温度和饵料对兴凯湖翘鲌仔鱼的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兴凯湖翘鲌仔鱼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水温为25℃时仔鱼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18℃时仔鱼生长速度最慢、成活率最低;投喂不同的饵料对兴凯湖翘鲌仔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也有较大差异,投喂浮游动物的仔鱼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投喂蛋黄和开口料的仔鱼生长速度最慢、成活率最低。水温为25℃、23℃、20℃、18℃时,仔鱼的瞬时生长率分别为4.09%、2.05%、1.12%、1.08%;仔鱼的日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0.96%、82.89%、81.78%、74.67%。对兴凯湖翘鲌仔鱼投喂浮游动物、混合料、开口料、蛋黄,其瞬时生长率分别为3.34%、2.42%、1.45%、1.40%;仔鱼日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5.89%、92.22%、81.11%、83.89%。

  • 标签: 成活率 生长速度 仔鱼 投喂 饵料 翘嘴鲌
  • 简介:本文报道了饲料蛋白质含量对翘红Bo生长的影响。试验分别用5种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饲养平均体长8厘米、平均体重2克的2龄翘红Bo30天,以观察饲料蛋白质含量对翘红Bo生长的影响。5种试验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0%、36%、42%、48%、54%。(1-5组)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54%的范围内,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翘红Bo的生长比速、饲料效率都相应提高。第4组较前3组提高较多,而第3组较第4组变化不明显。蛋白质效率1-4组呈递增趋势,第5组开始下降。因此,我们认为翘红Bo实用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48%-54%之间较为适宜。

  • 标签: 翘嘴红BO 饲料 蛋白质含量 生长 Bo鱼
  • 简介:研究光照周期对刺参机制的影响,设置4个不同光照强度对照组,分别为全光照,全黑暗,半光照半黑暗,正常光照,运用自制饲料在同等养殖条件下对其养殖,结果表明刺参体重增长量依次为半黑暗半光照增长>正常光照>全黑暗>全光照。

  • 标签: 光照周期 刺参 生长 行为
  • 简介:吻鮠(LeiocassislongirostrisGǖnther)在分类上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鱼尝科(Bagridae)、鱼危属(Leiocassis),又名江团、肥沱、鲴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肉率在74.2%,高于草鱼、鲤鱼、鳊和鲥鱼,1kg左右的商品鱼市场销售价稳定在30-40

  • 标签: 长吻鮠 池塘养殖 成鱼养殖 鱼种投放 饲料投喂 日常管理
  • 简介:异型鱼,在分类上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s)、鲶形亚目(Siluroide)、棘甲鲶科(Loricaridae),其下又分为6个亚科,共70属,品种总数在600多种左右,是鲶形目鱼类中种类最多的一科。它们凭借酷眩的外形、丰富多变的体色、庞大的族群以及在生态环境、生活习性上的多变,是任何类型的鱼种都无法与之相媲美的。

  • 标签: 鱼类 异型 世界 鲶形目 生态环境 生活习性
  • 简介:在水温25.2~28.2℃下,将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体质量120.65±1.57g)饲养于底面积为0.75m2的圆形水族内(30尾/箱),用黑塑料布遮光,研究了4种光照周期(0L/24D,6L/18D,18L/6D,24L/0D)对生长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28d的饲养结果表明:光照周期为6L/18D时,饲料系数最低、增重率和净增重最大;光照周期为18L/6D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最高,而在24L/0D光照周期下,肝脏中SOD比活力最高,在四种光照周期下,脾脏、肾脏SOD比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光照周期为6L/18D时,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最高,6L/18D组鱼脾脏中CAT比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脏、肾脏中CAT的比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高于血清、脾脏和肾脏,6L/18D组鱼肝脏中(GSH含量显著高于0L/24D组和24L/0D组(P〈0.05);6L/18D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肝脏中0L/24D组MDA含量最低,18L/6D组MDA含量显著高于0L/24D组(P〈0.05),6L/18D组鱼脾脏、肾脏中MDA含量最低。光照周期为6L/18D时最适合半滑舌鳎生长。

  • 标签: 光照周期 半滑舌鳎 抗氧化 生长
  • 简介:脂肪酸合成酶(FASN)是动物体内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逆转录PCR和RACE技术获得鲤CyprinuscarpioFASN全长cDNA序列为8927bp,开放阅读框7533bp,编码2511个氨基酸。FASN蛋白质相对分子量274145.67D,理论等电点(PI)为6.10。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鲤FASN基因与其他鱼类同源性为75.13%~95.34%,与人同源性为61.81%。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鲤FASN氨基酸序列与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grahamia聚为一支,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结果表明:FASN基因鲤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血液中最低。鲤FASN基因的获得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鲤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及脂肪发育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脂肪酸合成酶 序列分析
  • 简介:薄鳅Leptobatiaelongate(Bleeker)隶属鳅科、薄鳅属,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江段及其支流.是一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名优经济鱼类.是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的一种。常见个体0.20-43.40千克.最大个体达3.0千克。薄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一般发病率很低。通常薄鳅采用人工静水饲养.其间会由于放养密度过高,水质恶化,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等原因。

  • 标签: 长薄鳅 疾病防治技术 鳅科鱼类 长江中上游 经济鱼类 适应能力
  • 简介:吻鮠(LeiocassisLongirostris)是原产我国长江的名贵鱼类,近几年作为优质鱼的养殖发展较快。吻鮠专用配合饲料全国范围尚未使用,养殖饲料多为混合饲料,包括鳗鱼料、冰鲜鱼、黄粉、鱼饲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由于吻鮠口下位,能否上水面吃食浮性饲料,也是试验的关键。为探索浮性配合饲料主养吻鮠的效果,

  • 标签: 长吻鮠 主养 配合饲料 鱼种 养殖 吃食
  • 简介:应用光合细菌(PSB)对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白鲢(Hyophthalmichthysmolitrix)、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马氏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等分别进行试验,旨在对其在促、运输、防病等方面所起作用进行初探,结果取得良好效果。用PSB10-30ppm,对幼体花鲈饲养20天,

  • 标签: 防病作用 光合细菌 花鲈 促长 斑节对虾 罗氏沼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