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我与秦汉老师相识是在1978年。那年我从学校毕业刚刚分到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在科研办编办所报是期刊性质的,秦汉老师是在情报室编办《国外淡水渔业译丛》。因为秦汉老师博学多才,无论是外语还是诗词歌赋造诣非常深厚,这对于我一个刚刚毕业的小青年来说可是得天独厚的学习好机会。一有空我就到秦汉老师的办公室请教。

  • 标签: 诗词歌赋 老师 秦汉 水产研究所 淡水渔业 黑龙江
  • 简介:沙虫,其貌不扬,虽然没有海参、鲍鱼名贵,但味道鲜美脆嫩,为“鲍参翅肚”所不及;,沙虫药食两用,被誉为“海洋虫草”,一些地方用它来代替“冬虫夏草”用于食疗。它富含蛋白质,多肽成分,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很高,除此之外还含有钙、磷、铁、锌、锰、镁等12种微量元素以及虫草素等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辐射,抗病毒,抗疲劳,防癌,调节免疫,延缓衰老作用的营养成分。因其身体结构简单,洗去肠内沙粒以后全条沙虫都可食用。沙虫的做法有很多,爆炒、清蒸、煮汤、熬粥、椒盐或油炸均可。在此为大家介绍一种最简单却又不失风味的沙虫烹饪方法.

  • 标签: 沙虫 氨基酸含量 美味 延缓衰老作用 营养成分 药食两用
  • 简介:选用经人工繁殖刚开口摄食的乌苏拟鲿水花,在池塘和水族箱内同时进行培育。池塘每667m^2投放水花3万尾,水族箱内投放水花400尾。3个月培育结果表明,池塘养殖的乌苏拟鲿体长由1.21cm增长至15.31cm,体重由0.023g/尾增重至28.25g/尾,成活率为96.8%;水族箱培育的乌苏拟鲿体长增长至5.76cm,体重增长至1.92g/尾,成活率为33%。雌雄个体生长不均,池塘培育雌性个体平均体长为10.2cm,体重为16.5g/尾,雄性个体平均体长为21,8cm,体重为60Ag/尾;水族箱培育雌性个体平均体长为5.6cm,体重为1.49g/尾,雄性个体平均体长为6.6cm,体重为2.42g/尾。

  • 标签: 乌苏里拟鲿 苗种 驯养
  • 简介:在6月初时体长225-468mm的个体,绝对怀卵数2684±1029粒,卵子为橘黄色,卵径平均2mm,在水温15-17℃时,受精卵需要约96h以上的胚胎发育出膜。人工催产试验以LHRH-A、HCG和DOS等不同种类和剂量试验,结果混合组获得产卵率85%,受精率75%的效果。苗种培育每亩投放鱼苗3万尾,经3个月培育结果表明,体长由1.21cm增长至15.31cm,体重由0.023g/尾增重至28.25g/尾,成活率达96.8%。对肌肉营养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为67.11%-82.11%;粗脂肪含量为8.90%-23.74%;灰分含量为4.95%-6.24%。

  • 标签: 乌苏里拟鲿 繁殖生物学 人工催产 苗种培育 肌肉
  • 简介:美国一家市场调查公司每隔几年就要对阿拉斯加州的海产品市场就其餐饮消费方面进行一次调查,据其资料搜集研究中心7月份所发布的结果显示,从两年前开始,“阿拉斯加海鲜”的名字就逐渐出现在各大餐馆的菜单上,如今其出现的频率已经在美国前500家顶级餐厅的菜单上位居第二。

  • 标签: 阿拉斯加 海鲜品牌 餐饮消费 市场营销
  • 简介:“三鱼”即鲑鱼,也叫“大马哈鱼”或“大麻哈鱼”。因其英文salmon音似“三”而得名,是世界名贵鱼类之一,素有鱼中之王、水中黄金之誉称。其品种很多,主要有六个品种:细鳞大马哈鱼、驼背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大鳞大麻哈鱼、马苏大麻哈鱼、银大麻哈鱼。

  • 标签: 三文鱼 品种类型 产地 生活习性
  • 简介:每个人都知道海洋中有很多的共生现象,最新的接触是迪士尼的卡通片“寻找NEMO”中得知的。尽管如此,很多这种互利的同伴关系还不如著名的可爱的小丑鱼和海葵之间的共生关系明显。

  • 标签: 共生现象 鱼缸 海水 共生关系 卡通片 小丑鱼
  • 简介:1999~2003年对赛木湖高白鲑(Coregonuspeled)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个体多在1+龄达到性成熟,为96.1%;雌性个体1+龄达到性成熟的为18.2%,其余多在2+龄达到性成熟.其繁殖期为12月下旬到第二年1月份,雄性从9月到第二年1月都有流精个体;雌性绝对怀卵量平均为133360粒,相对怀卵量平均为82粒/g,繁殖期平均卵径为1.70mm.其体长与繁殖力关系方程为:F=0.01401L4.3948(r=0.857).体重与繁殖力关系方程为:F=130.121W-64196(r=0.898).本文还系统地描述各期精巢和卵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周年变化.

  • 标签: 繁殖生物学特性 性成熟 繁殖期 繁殖力 赛里木湖 怀卵量
  • 简介:鱼是鲑鳟鱼类.英文Salmon的音译.野生三鱼主要分布在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三鱼系冷水性鱼类,它的生存适温为0-18℃,摄食和增长最佳水温14-17℃,生长的适温7℃-17℃,在哈尔滨北方地区可以夏冬全年养殖.三鱼可以用动物性人工颗粒饲料进行驯化养殖.

  • 标签: 三文鱼 养殖 地下深井水 鱼种放养
  • 简介: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不同浓度Cr6+(0.122、0.670、1.219、3.657、10.971和32.913mg/L)水体染毒鲤鱼种40d,微核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组铬浓度的提高,其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相应提高.鲤暴露于Cr6+3.66~32.91mg/L时,铬处理鱼微核细胞率较对照组鱼有明显差异.鱼肌肉、鳃、肝和肾组织内的Cr6+残留量同其微核率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微核试验 诱变效应 重金属污染
  • 简介:2004年6月-2007年5月,采集柴窝堡湖高白鲑标本79尾,对其年龄与生长状况及高白鲑在柴窝堡湖移殖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柴窝堡湖高白鲑1龄平均逆算体长L1=11.7cm、2龄平均逆算体长L2=26.1cm;体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0.013474L^309069;高白鲑在柴窝堡湖生长正常,能够形成捕捞群体,但由于柴窝堡湖现有的渔业捕捞方式,影响了高白鲑在柴窝堡湖渔业移殖效应

  • 标签: 柴窝堡湖 高白鲑 生长 移殖效应
  • 简介:2010年10月4日~21日,对乌苏江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洄游繁殖群体渔业资源及其种群结构变动进行了调查研究,共统计标本9160尾。初步结果显示,大麻哈鱼的日洄游数量受水温和溶解氧的影响较大,出现2次洄游高峰期,平均日单船捕捞量为64尾。体长为55~65cm的个体占群体中的74%,其中体长为55~60cm的雌(36.82%)、雄(36.58%)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接近,在体长小于55cm的群体中,雄性(27.17%)个体在本群体中所占比例高于雌性(12.75%),体长大于60cm的群体中,雌性(48.61%)在本群体中所占比例高于雄性(34.25%)。体质量为2000~3000g的个体占群体中的57%,体质量大于2500g的群体中,雌性(61.73%)个体在本群体中所占比例高于雄性(46.06%)。雌、雄性比为1.09:1,其中体重大于2500g的雌性在群体所占比例最高为36.06%,其次为小于2500g的雄性,占28.8%。对比历史数据表明,该渔业产量为近15年的最高值,总体资源量呈增多趋势,群体中个体趋于小型化,雌性个体在群体中处于主导地位。

  • 标签: 乌苏里江 大麻哈鱼 种群结构 2010年
  • 简介:2003年5、10月对乌苏江上游虎头江段江鳕进行种群结构及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通过对60尾样本分析,结果表明:乌苏江上游虎头江段江鳕W=0.0195L2.7022(r=0.8991),性比(♀:♂)为1.2:1.种群结构低龄个体所占比例明显偏高,年龄组成以2+~3+为主,4+以上个体较少,种群低龄化现象严重,生殖群体组成单一,基本由第一次性成熟个体组成,种群数量2002年7.8t,2003年7.5t.目前乌苏江上游虎头江段江鳕的资源状况处于下降状态.

  • 标签: 乌苏里江 捕捞群体 体组成 种群结构 性成熟 上游
  • 简介:标价上百元一斤的三鱼刺身其实多是含有添加剂的养殖品种,甚至有染色三鱼,这种产品进价也就二三十元一斤,不仅坑害消费者,销售商和餐厅还从中牟取暴利。美国阿拉斯加海产市场协会的有关官员直斥中国三鱼市场存在的弊病。

  • 标签: 养殖品种 三文鱼 美国 经销商
  • 简介:黑龙江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繁殖群体由鄂霍次克海经俄罗斯境内的黑龙江干流洄游至我国境内即分成黑龙江和乌苏江两个地理群体。过去大麻哈鱼洄游至我国时婚姻色均较浓艳,但近十年来发现洄游至乌苏江的大麻哈鱼部分个体婚姻色浓艳,部分婚姻色很浅或无色。为了揭示婚姻色浓淡差异的原因及其对大麻哈鱼繁殖适应性的指征作用,笔者于2011年9月20~29日,对乌苏江大麻哈鱼回归繁殖群体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样品94尾,将其划分为婚姻色浓艳个体组(红色度a+值〉13)和浅淡个体组(红色度a赤〈7),进行了两群组间的繁殖生态学参数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浅淡个体的成熟系数(CSI)、卵径、卵重、年龄、体长和体质量均小于浓艳个体,且差异极显著(P〈0.01);婚姻色浅淡个体的绝对繁殖力显著小于浓艳个体(P〈0.05);但二者的肥满度指数差异不显著。两群组间各繁殖生态参数间相关关系的差异分析表明,婚姻色浅淡个体性腺发育落后于浓艳个体,表明婚姻色浅淡个体的繁殖适合度低于婚姻色浓艳个体。

  • 标签: 乌苏里江 大麻哈鱼 婚姻色 适合度
  • 简介:哲罗鱼Huchotaimen(Pallas)又称哲罗鲑,属鲑形目,鲑科,属名贵冷水性鱼类,为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地理分布于伏尔加河至黑龙江流域.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中、上游,乌苏江、嫩江上流,牡丹江、松花江上游,镜泊湖的山区溪流,新疆的额尔齐斯河,哈纳斯湖.以乌苏江、黑龙江上游的数量较多,为黑龙江水系冷水性经济鱼类.

  • 标签: 下游海 乌苏里江下游 哲罗鱼渔业
  • 简介:<正>水生维管束植物是水生动物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是淡水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它在维持天然水域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水域生态系统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天然岩渠属黄河一级支流,流域位于河南省黄河以北,太行堤以南,临黄堤以东,京广线以东,全长160公,是黄河鱼类重要的生长、繁殖和庇护场所。2012~2013年我们对该渠的长垣段,共计49.63km进行了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调查情况分析总结如下:1采集方法采样时,挺水植物直接用手采集;浮叶植物和沉

  • 标签: 水生维管束植物 长垣 渔业可持续发展 黄河一级支流 初级生产者 淡水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