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水生维管束植物是江河和湖泊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群数量变动对河流及湖泊水域环境有着重大影响,是水域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资源,在水域水体生产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水生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在水域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上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水生维管束植物 植物调查 水域生态系统 漓江 种群数量变动 资源开发利用
  • 简介:最近,由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竹内俊郎教授主持的科研小组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鱼类养殖方式,即将鱼置于封闭环境中,在一套物质循环系统中生长。这不仅可以作为对日趋减少的野生鱼类的补充,同时也为将来在空间站养鱼,改善航天员的饮食结构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新的养殖方式构成包括鱼苗、浮游动物和藻类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循环系统。首先,利用光照培育藻类,作为鱼饵料,

  • 标签: 日本科学家 养鱼 发明 养殖方式 循环系统 野生鱼类
  • 简介:水库里浮游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速度及浮游植物多寡有着规律性的联系。通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可以对水库浮游植物现存量做出估计,国内外已有这方面的报道。因此,1983年7月14日~10月25日在调查泗维河、澄碧河和西津等三个水库的浮游植物时,

  • 标签: 叶绿素含量 浮游植物 水库 光合作用 现存量 国内外
  • 简介:2003年5、7、9、11月对黑龙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计8门127种,以绿藻、硅藻为主,分别占47%和44%,尺骨针杆藻、细星杆藻、钝脆杆藻、颗粒直链硅藻、美丽星杆藻、歧射盘星藻、毕氏林氏藻、卵形隐藻等为优势种.浮游植物数量为351.29×104ind./L,以硅藻为主,数量为244.62×104ind./L占69.63%,生物量为3.88mg/L,硅藻最高,为3.11mg/L.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数量夏季最高为575.28×104ind./L,生物量以秋季最高5.655mg/L;水平分布抚远江段最高,平均为531.47×104ind./L和4.95mg/L.多样性指数变化是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均匀度指数变化是冬季>夏季>春季>秋季.

  • 标签: 秋季 群落结构特征 夏季 浮游植物 春季 冬季
  • 简介:本文报道了1991—1994年对蛤蟆通水库冬季冰下浮游植物研究结果。冰下浮游植物主要由小环藻、直链藻、隐藻等组成大水面冰下优势种群。平均生物量为2.046mg/L,鞭毛藻类生物量占35.9%。同时探讨了大水面与越冬池冰下浮游植物的特点。

  • 标签: 浮游植物 水面 越冬池 蛤蟆 冬季 生物量
  • 简介:2007年8月对洪潮江水库网箱养殖区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发现浮游植物6门64属,种类组成以中、富营养型的绿藻、蓝藻种类占优;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7026941ind./1,平均生物量为9.8235mg/1,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群。采用浮游植物生物量评价水质营养类型,洪潮江水库网箱养殖区处于富营养水平,多样性指数评估为轻至中污染。

  • 标签: 浮游植物水质营养类型 网箱养殖水库
  • 简介:所谓水产养殖动植物疾病测报工作是指对水产养殖动植物疾病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并结合生产实际和历史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对疾病未来发生及危害趋势作出预测、预报的过程。加强水产养殖动植物疾病测报工作,对促进现代渔业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水产养殖 测报工作 渔业建设 动植物 疾病 监测资料
  • 简介:在水泥池中养殖草鱼,投喂苜蓿、辣木叶两种陆生粗饲料植物,对草鱼的生长进行了研究,草鱼的饲料转换率及净增重如下表:

  • 标签: 草鱼 生长 摄食 饲料转换率 辣木 增重
  • 简介:2007年4月和8月,对新疆乌伦古湖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乌伦古湖浮游植物调查期间经鉴定共计8门172种属。其中以绿藻、硅藻为主,分别占43.0%和29.1%;蓝藻门27种属,占15.7%;裸藻门7种属,占4.1%;甲藻门6种属,占3.5%;金藻门4种属,占2.3%;隐藻门3种属,占1.7%;黄藻门1属,占0.6%。调查期间,乌伦古湖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均值分别为160.76×10^4ind/L和2.0328mg/L。从优势种、数量和生物量组成结果分析,乌伦古湖浮游植物是以硅藻为优势类群的湖泊,尤其尖针杆藻(Synedraacus),4月在采样点出现频率为80.0%。结合该湖浮游植物的优势种、数量和生物量的检测结果,乌伦古湖应属于贫-中营养型湖泊。

  • 标签: 乌伦古湖 浮游植物 种群 密度 生物量
  • 简介:为适应现代渔业发展需求,结合水产学院教学工作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对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系列改革探索,以期为水产行业培养出在养殖水环境化学方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过硬分析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

  • 标签: 养殖水环境化学 实验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机制
  • 简介:2009年夏季对兴凯湖当壁镇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兴凯湖当壁镇湖区浮游植物共计7门41种属,绿藻、硅藻的种类为主,分别占39.0%、24.4%;数量、生物量均值分别为192.97×104ind.L-1、2.4605mg.L-1,硅藻的数量、生物量最多(147.47×104ind.L-1、2.2818mg.L-1)。优势种中硅藻、绿藻、蓝藻、黄藻门的种类均有,分别为扭曲小环藻(Cyclotellacomta)、颗粒直链藻最狭变种(Melosiragranulata);普通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湖生卵囊藻(O觟cystislacustris);小形色球藻(Chroococcusminor)以及黄丝藻(Tribonemnsp.)。调查湖区,浮游植物的多样性较丰富(H'均值2.09,J均值0.56)。比较2001年研究结果,兴凯湖当壁镇湖区夏季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变化不大;硅藻、隐藻优势种的比例下降,绿藻增加,优势种中丝状藻类比例增加;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有所上升,调查湖区鱼产潜力有升高趋势。

  • 标签: 兴凯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 简介:2014年4~9月调查和研究了宁夏沙湖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56种及其变种,其中绿藻门种数最多,为23种;硅藻门次之为14种;蓝藻门10种;金藻门5种;裸藻门2种;隐藻门和甲藻门各1种。浮游植物生物量在0.21~14.31mg/L之间;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范围在2.57~3.94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在0.32~1.22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评价表明:春季沙湖水质较好,秋季次之,夏季最差。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沙湖水质为贫-富营养型。

  • 标签: 沙湖 浮游植物多样性 水质评价 宁夏
  • 简介:鱼类组织胚胎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应用型本科院校鱼类组织胚胎学教学的改革与探讨,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应用型本科 鱼类组织胚胎学 教学 改革
  • 简介:<正>水生维管束植物是水生动物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是淡水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它在维持天然水域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水域生态系统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天然文岩渠属黄河一级支流,流域位于河南省黄河以北,太行堤以南,临黄堤以东,京广线以东,全长160公里,是黄河鱼类重要的生长、繁殖和庇护场所。2012~2013年我们对该渠的长垣段,共计49.63km进行了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调查情况分析总结如下:1采集方法采样时,挺水植物直接用手采集;浮叶植物和沉

  • 标签: 水生维管束植物 长垣 渔业可持续发展 黄河一级支流 初级生产者 淡水生态系统
  • 简介:于2013年3月、5月、8月和11月调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初期东平湖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分析调水初期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物量及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结构特征,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99种属,栖息密度为459.0×10~4ind./L,生物量为3.33mg/L,生物多样性指数为1.48,其中以针杆藻Synedrasp.、小环藻Cyclotellasp.和席藻Phormidiumsp.为主的优势种群共20种属。结果表明,自2013年11月调水后,东平湖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与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等与其他季节相比无明显差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 标签: 南水北调 东平湖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