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国平教授研究组与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等机构学者合作,于国际上首次在半导体柔性二维材料体系中实现了全电学调控的量子点器件,这种新型半导体量子晶体为制备柔性量子芯片提供了新途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子刊《科学·进展》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 标签: 量子晶体管 二维材料 半导体 科学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量子点器件
  • 简介: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综研)电力能源研究部门开发成功晶状金属氧化纳米多孔材料。这是在使用模板的传统合成方法中加入微量的玻璃相前驱体,通过高温烧结,控制金属氧化的晶化而制成的。该材料有望用于触媒支撑、吸附剂、光触媒、色素增感型太阳电池、传感器、能量存储器件等广泛领域。

  • 标签: 晶状金属氧化物 纳米多孔材料 晶化 应用范围 玻璃相前驱体 合成方法
  • 简介: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报告说,他们的化学家发明了一种室温下从水中同时合成和沉积锗晶体半导体膜的方法,使用组装的设备仅需几美元。

  • 标签: 半导体膜 氧化锗 金属膜 结晶 制造 溶解
  • 简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许智、王文龙、白雪冬、王恩哥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在生长单壁碳纳米管过程中,原位进行硼(B)、氮(N)共掺杂,实验和理论研究发现,硼、氮共掺杂使金属性碳纳米转变为半导体。该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中科院和同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本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AdvancedMaterials20,3615(2008)上。AsiaMaterials对该成果以标题“Dopingcarbonnanotubes”作为研究亮点进行了报道。

  • 标签: 单壁碳纳米管 共掺杂 半导体 金属性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国家实验室
  • 简介:一种用Li-富Mn氧化制成的复合阴极材料能够延长两次充电之间的使用时间,提高使用寿命、提高Li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这种材料是由阿贡国家实验室研发的。复合材料的高稳定性使电池可以在较高的电压下充电。由于每单位重量的活性材料具有较高的容量和较高的电压,所以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储能容量。

  • 标签: 复合阴极材料 氧化物 电池 MN LI 国家实验室
  • 简介:美国摩根技术陶瓷公司以99.8%的氧化铝为原料开发出高纯度、耐腐蚀的氧化半导体,可用于制造的半导体芯片。其使氧化铝半导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严格控制供应,消除游离在晶界二氧化硅。产品良好的抗热震性及高纯度氧化铝能使它能够承受高温及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公司计划运用这一技术来开发一些半导体组件。

  • 标签: 半导体芯片 原料开发 氧化铝 耐腐蚀 纯度 技术陶瓷
  • 简介:美国普渡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使用III-V族化合砷化镓铟代替硅,研制出全球首款全门三维晶体,可用于开发出运行速度更快、更高效的集成电路和更轻便、耗电更少的手提电脑。

  • 标签: 晶体管 三维 硅基 哈佛大学 砷化镓铟 运行速度
  • 简介: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简单、可行的碳纳米混合的净化方式。其可借助紫外线和空气中的氧生成净化的半导性纳米,这对发展下一代计算机芯片具有非凡价值。相关文章发表于近期的《纳米快报》网络版。

  • 标签: 碳纳米管 半导体 净化方式 美国科学家 计算机芯片 混合物
  • 简介:阐述了近年来氧化包覆磁性吸收剂的研究动态,总结了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包覆层最新研究进展。通过研究发现,轻质、耐高温、介电常数低的氧化用于包覆磁性金属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磁性吸收剂 包覆 氧化物 改性
  • 简介:风力发电没有条件,太阳能电池效率太低,燃油发电机太不环保……如果这些能源都无法满足你的需求,固体氧化燃料电池(SOFC)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目前开发出一种高效率的小规模固体氧化燃料电池,能源转化效率可达57%,其试验系统可产生2千瓦的电力,非常适合家庭使用。

  • 标签: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小规模 开发 国家实验室 西北太平洋 风力发电
  • 简介:过去十年问,韩国的投资稳步增长,尤其是存储市场方面三星和现代频具实力。自从2002年开始,300mm硅片的生产能力迅速增长,目前预计2011年300mm硅片生产能力增

  • 标签: 投资 韩国 半导体 国内 生产能力 存储市场
  • 简介: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和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微型固体氧化燃料电池,这种燃料电池添加了特殊的催化剂层,可大大降低电池的工作温度。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早日研制出能在相对低温环境下工作的紧凑型烃类化合燃料电池系统。该成果已发表在英国的Energy&EnvironmentalScience杂志上。

  • 标签: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低温环境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微型 燃料电池系统 烃类化合物
  • 简介:摩尔比为Ni2+:Zn2+:Fe3+:0.6:0.4:2.0的水溶液与OH-在气泡液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制得0.6Ni(OH)2(H2O)0.75·(0.4-n)Zn(On)2·2(1-m—n)Fe(OH)3·mFezO3·nZnFe2O4·xH2O前驱体,微结构为大量螺旋状分子簇和少量亚晶结构,用XRD检测结果表明,前驱体在室温放置10和14个月的转化产物是Fe2O3,ZnFe2O4和Nin6Znn.Fe2O4;放置55个月的主要产物是Nin6Znn4Fe2O4。提出了分子簇演绎氢氧化脱水,优先生成Fe2O3晶核,亚晶结构演绎新生态氧化分子自组装的低温自发固相反应机理。

  • 标签: 气泡液膜 低温自发固相反应 Ni—Zn—Fe氢氧化物 分子自组装 反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