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蒸汽发生(SG)是核电厂关键设备之一,是一、二回路共用设备。发生蒸汽发生传热管破裂(SGTR)事故时,一回路冷却剂通过SG流入二回路而造成一回路冷却剂丧失。SGTR可能导致堆芯损坏,并造成放射性向环境释放。控制SG二次侧水质是确保SG传热管完好性、防止SGTR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也是涉及到SG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探讨SGTR发生的主要原因,强调SG二次侧水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核电厂应提高SG水质监测标准、加大水处理力度的必要性。

  • 标签: SG 破裂 环境释放 有效措施 防止 控制
  • 简介:为保证国产化的核电厂集散控制系统(DCS)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对其实施验证和确认(V&V)过程.为使V&V过程顺利进行,建立适用的V&V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提出了V&V体系的建立,该体系包括:明确具有层级关系的V&V指导文件;定义支持DCS研发生命周期的V&V过程;指定DCS软件完整性等级的划分方案以及确定V&V独立性、人员资质和工具的要求.该V&V体系适用于核电厂DCS软件研发项目,并对促进自主化开发和取证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核电厂 集散控制系统 验证和确认 验证和确认过程
  • 简介:介绍了核电厂数据通信系统安全审评的目的和主要依据,简要论述了核安全审评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分析了可能影响到它所支持的系统执行所要求的安全功能的一些因素。

  • 标签: 核电厂 数据通信系统 安全审评
  • 简介:本文给出了蒸汽发生的设备简化过程和方法,并对蒸汽发生简化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设计方模型的模态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证明二者基本一致。

  • 标签: 蒸汽发生器 核动力厂 模型分析
  • 简介:数字化仪系统的很多功能依赖参数阈值的判决。阈值表征系统状态,更是构成反应堆保护系统是否启动的基准参考。常规的阈值监测数据固定单一,缺乏与时间、工况等的相关性,缺乏对多个阈值的综合考虑。在安全前提下采用阈值监测优化,包括通用的数据处理及有效滤波、阈值浮动,从单一参数扩展到多参数阈值判决,提高了系统阈值判决的准确性、完备性、实时性和鲁棒性,降低了堆芯熔化及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概率,提升了核电厂的安全性。

  • 标签: DCS I&C系统 阈值 数据处理 判决优化
  • 简介:本文介绍了核设施通风系统碘吸附现场试验的三种方法:放射性甲基碘法、氟利昂法和环己烷法,并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这三种方法均可以用于碘吸附有效性评价试验,但各有利弊,应根据各通风系统的设计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来决定使用的方法。

  • 标签: 碘吸附器 试验方法 放射性甲基碘法 氟利昂法 环己烷法
  • 简介:蒸汽发生二次侧U形管防振条处经常会发生微振磨损,外来物对传热管的磨损也时有发生.本文介绍了传热管微振磨损及外来物磨损的概况,传热管微振磨损的机理,预测传热管的微振磨损量,垂直接触力和滑动距离.最后论述了美国西屋公司、法国法马通公司、德国西门子KWU公司和加拿大B&W公司对传热管微振磨损的防护措施.

  • 标签: 蒸汽发生器 微振磨损 外来物 防护
  • 简介:本文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豁免”、“排除”和“解”出发,说明普通工业排放的废气和废液是豁免或排除的,核与辐射设施排放的气态和液态流出物是解的,是非放射性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澄清概念,达到形成核与辐射设施排放的气态和液态流出物是非放射性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不构成危害的共识.

  • 标签: 气态流出物 液态流出物 解控排放
  • 简介:采用FLUKA蒙特卡罗程序计算了兰州重粒子加速所产生感生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及其活度,研究了其活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使用γ谱仪测定了冷却后加速腔壁中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图,分析了感生放射性对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影响,提出了相应防护措施的建议。

  • 标签: 重离子加速器 感生放射性 辐射防护
  • 简介:介绍了核电厂蒸汽发生设计中应考虑的安全问题,包括传热管材料的选择、支撑板材料与结构设计、防振架材料与结构设计、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和热工水力结构的改进设计。最后还介绍了ALWR—URD对蒸汽发生设计的要求。

  • 标签: 蒸汽发生器 设计 安全 传热管材料 结构设计 安全问题
  • 简介:核电厂主设备阻尼综合试验台架为核电厂蒸汽发生、稳压、主泵等主设备阻尼实施动态和静态试验,文章对核电厂主设备阻尼综合试验台架整体方案设计及主要系统进行了介绍。对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两类关键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和选型。

  • 标签: 阻尼器 执行元件 控制元件 伺服阀
  • 简介:本文给出了核电厂信息安全的概念和内涵,研究了IAEA和NRC对核电厂数字化仪系统信息安全的要求,分析了我国法规对核电厂数字化仪系统信息安全的要求,对强化数字化仪系统信息安全监管要求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核电厂 数字化仪控系统 信息安全 监管要求
  • 简介:加速驱动次临界系统利用散裂反应产生外源中子驱动次临界堆运行,具有次临界固有安全性,同时具备能谱硬、嬗变能力强等特点,被国际公认为核废料处理的最有效手段。ADS系统中外中子源由质子柬流轰击散裂靶产生,束流的瞬态变化将直接引起次临界堆堆芯功率的波动,从而影响整个ADS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在调研分析国际现有的ADS束流瞬态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ADS束流瞬态分析模型。基于通用CFD程序FLUENT,通过用户自定义功能(UOF)将中子动力学模型(PKM)和燃料棒瞬态热分析模型(PTM)集成进入FLUENT软件中,完成FLUENT—ADS束流瞬态分析模型开发。采用OECD/NEA发布的ADS失束事故国际基准例题进行模型验证,关键校验参数与发布结果吻合较好,最大计算误差为5.2%,与国际同类功能的计算程序相当,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满足ADS柬流瞬态特性初步分析研究要求。

  • 标签: ADS 束流瞬态 模型开发
  • 简介:本文介绍了核电蒸汽发生几种典型的热工水力分析程序,阐述了一维稳态热工水力分析程序GENF、一维瞬态热工水力分析程序TRANFLOW和三维稳态/瞬态热工水力分析程序ATHOS的分析模型、原理和功能应用,介绍了这三种程序的试验验证和实堆验证情况,并分析了我国核电蒸汽发生热工水力分析程序的现状与进展。

  • 标签: 热工水力 蒸汽发生器 分析程序 核电
  • 简介:以稳压模态分析校核为例,校核设计者的计算结果,为核安全审评提供依据。使用3种ANSYS单元对稳压进行模态分析,比较结果的差异并作出总结。

  • 标签: 核安全 稳压器 模态分析 核电厂 审评
  • 简介:高活度废放射源整备装置要求清晰可见和屏蔽性能良好的观察系统。通过对ZnBr2水溶液的可视性能、对电离辐照的屏蔽效果和耐辐照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将ZnBr2溶液用在高活度废放射源整备装置观察系统中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ZnBr2 屏蔽 观察窗 热室
  • 简介:秦山第二核电厂堆芯功率分布测量试验使用堆芯仪表系统(RIC系统)的4个移动微型裂变电离室入堆进行测量。由于制造公差以及探测辐照历史不同等原因,4个微型裂变电离室的探测效率各不相同。为计算探测之间探测效率的校刻因子,一般使用参考通道校刻法和交叉通道互校法。本文给出了几种校刻因子计算方法,并将所计算的校刻因子结果与法国CARIN程序校刻因子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对。

  • 标签: 功率分布试验 探测器 校刻因子 算法
  • 简介:介绍了阻尼在核电厂中的应用和分类,机械阻尼和液压阻尼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阐述了对核级阻尼的相关要求,重点探讨了阻尼制造的关键技术,展望了阻尼在核电厂中的应用及其国产化前景。

  • 标签: 核电厂 阻尼器 模拟件 鉴定试验
  • 简介:蒸汽发生传热管是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必须保持传热管的完整性。然而,运行经验表明,蒸汽发生传热管会出现各种降质。这些降质可能会导致管子的泄漏或破裂,使反应堆冷却剂丧失,并提供了直接通向二回路和释放到环境中去的途径。本文将介绍几种已知的传热管降质,传热管完整性性能准则.并对蒸汽发生传热管完整性进行评估。

  • 标签: 蒸汽发生器 传热管 降质 完整性
  • 简介:为弄清核电厂蒸汽发生二次侧的流动和传热特性机理,以确保蒸汽发生的稳定性,文章采用数值软件根据蒸汽发生的结构特点和运行模式进行简化建模,利用相似原理,使用相变模块模拟了蒸汽发生的二次侧汽液两相流的流场分布情况。研究了相同结构下不同给水比例对二次侧流场分布的影响,尤其是对空泡份额分布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给水工况对直管段的空泡份额分布和流体流速分布都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传热管上部区域的空泡份额和速度分布的影响不大。

  • 标签: 蒸汽发生器 汽液两相流 空泡份额 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