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50-150t的小型冷库发展很快,覆盖面渐广。虽然这种冷库的吨位小,但数量多,因此节能降耗也就显得非常重要。而重力供制冷系统因设备简单而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冷库,但是往往由于设计、安装或使用上的原因,使得某些冷库的能耗急剧上升,有的50t小冷库一个月电费高达13000多元。为此,很有必要研究和实施小型冷库的节能。作者就此做了一些工作。下面就我县及临近几个单位将重力供改为氨泵供后的节能降耗情况作简要说明。

  • 标签: 小型冷库 节能 氨泵供液 重力供液制冷系统
  • 简介:营养霉菌污染状况调查胡敏云葛素君冯济富王勤军浙江省台州市卫生防疫站(31700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营养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类保健食品。为了解该类食品霉菌污染状况,我们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

  • 标签: 营养液 霉菌污染 真菌毒素 研究进展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卫生质量
  • 简介:冰淇淋的结构──乳状与泡沫(无锡轻工大学,214036,无锡)许时婴,王璋乳状可定义为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混溶的液体中,分散相颗粒大小为0.1~10μm,在O/W食品乳状如牛奶、稀奶油、冰淇淋、色拉调味料、面糊、乳化香精以及肉糜中,分散相为...

  • 标签: 冰淇淋 乳状液 乳化剂 脂肪球 泡沫 空气泡
  • 简介:建立虾青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反相高效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Discovery-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丙酮-水(76∶15∶9)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482nm,柱温为30℃。在所选定的相色谱条件下,有关物质与主药分离良好,虾青素在636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灵敏度为11ng/mL,平均回收率为100%,RSD为0.29%。

  • 标签: 虾青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 简介:对红曲不同溶剂提取的抑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曲中的水溶性成份、醇溶性成分及脂溶性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性。但是不同提取溶剂的提取物对同一种微生物抑菌效果有差异:同一种溶剂提取物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抑菌效果也不同。

  • 标签: 抑菌性 提取液 红曲 抑菌效果 脂溶性成分 提取溶剂
  • 简介:用黄荆叶的乙醇提取物对6种细菌、2种酵母菌、3种霉菌三大类微生物进行抑菌实验,得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由结果推断出黄荆叶提取物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抗菌剂,可添加于食品和药物中.

  • 标签: 黄荆叶 提取液 抑菌作用 天然抗菌剂 食品 药物
  • 简介:为推动鲍鱼的深加工,比较了鲍鱼酶解提取物(Enzymolyticextractsofabalone,EEA)与传统水提物(Waterextractsofabalone,WEA)的生理活性.EEA的生理作用呈良好的量效关系,2~8mL/kg使小鼠耐常压缺氧时间延长18.4%~53.9%,耐化学性缺氧时间延长28.0%~67.7%,耐低温时间延长24.3%~36.9%,耐高温时间延长7.3%~30.9%,游泳时间延长66.7%~138.9%,爬杆时间延长23.1%~130.8%,碳粒吞噬指数提高13.9%~29.1%,溶血素水平提高26.4%~38.8%,WEA的生理活性较弱,多数指标仅在剂量达到8mL/kgBW时方能起效.结果表明,EEA可提高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作用强度远高于WEA.

  • 标签: 鲍鱼 酶解提取液 生理活性 免疫功能
  • 简介:2011年第10号三聚氰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聚氰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

  • 标签: 三聚氰胺 食品原料 限量值 公告 食品包装材料 食品添加剂
  • 简介:β-胡萝卜素是类胡萝卜素之一,是广泛存在的天然色素。β-胡萝卜素为脂溶性物质,将其制成乳状不仅可以解决其溶解性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及抗氧化活性,因此其在食品、饮料、药品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β-胡萝卜素及其乳状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简述了新型壁材包裹β-胡萝卜素乳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 标签: Β-胡萝卜素 纳米乳液 制备 粒径 稳定性
  • 简介:五味子的提取及其应用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朱珠,J30062,长春)吉林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包雁梅,130061,长春)五味子为木兰科木质藤本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主要产于辽宁、吉林、内蒙、陕西、河北、浙江、山西等地。本实验以五味子为原料,经特殊...

  • 标签: 五味子提取液 有效成分 提取剂 功能饮料 营养成分 产品风味
  • 简介:在刺嫩芽饮料的生产中,对原料护色的组成进行筛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的组合,即0.5%的抗坏血酸0.3%的柠檬酸和0.4%的亚硫酸钠,为防止鲜刺嫩芽氧化变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 标签: 刺嫩芽 护色液 正交实验 稳定剂
  • 简介:目的建立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0.1mol/L的盐酸提取,再用60g/L的磺基水杨酸沉淀蛋白。缓冲为10mmol/L柠檬酸与10mmol/L辛烷磺酸钠混合溶液,以缓冲+乙腈(85+15,体积比)为流动相,使用KromasilKR100-5C8柱,配备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在200~400nm范围内对待测组分进行分离和测定。结果样品中三聚氰的添加回收率在80%~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5.24%,方法的定量限为1.0mg/kg。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操作简便,能够满足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的分析要求。

  • 标签: 三嗪类 三聚氰胺 乳制品 色谱法 高压液相
  • 简介:应用琼脂扩散法、铁离子还原法(FRAP)和自由基清除实验法(DPPH)分别研究了猴头菇四种提取的抑菌能力、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发现发酵上清和菌丝开水提取的抑菌效果较差(p>0.05),菌丝乙醇提取的抑菌效果较好(p<0.05),菌丝超声提取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p<0.0l);菌丝超声破碎抗氧化活性最高(p<0.01),其次是乙醇提取和开水提取(p<0.05),发酵上清的抗氧化活性最低(p>0.05);超声破碎提取远大于其他几种提取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提取的猴头菇提取抗氧化和抗菌活性最高.

  • 标签: 猴头菇菌丝 琼脂扩散法 丁基羟基茴香醚 铁离子还原法 自由基清除实验法
  • 简介:本文将介绍两种新型的乳化剂产品:磷酯(YN)E442,聚甘油聚篦麻酸酯(PGPR)E476及其在巧克力和冰淇淋涂层中的功能特性。磷酯是一种大豆磷脂的替代产品,无味,稳定,安全,除有磷脂的功能外,与聚甘聚蓖麻酸酯有更好的协同作用。聚甘油聚蓖麻酸酯是用甘油和篦麻油聚合得到的多聚物,与磷脂或磷酯配合使用可降低巧克力浆料的粘度和屈服应力,并使其具有相当的耐水能力。上述特性在文章中进行了阐述并列举了配方实例和对比效果。结论对于巧克力和冰淇淋涂层的生产具有指导和实际意义。

  • 标签: 磷胺酯 聚甘油聚篦麻酸酯 巧克力 冰淇淋 粘度 屈服应力
  • 简介:目的有效地控制冬虫夏草发酵冻干粉的质量.方法建立了测定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条件: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甲醇(2+85+2);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洲波长260nm.结果虫草素浓度在0.45~18.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相关,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6.5%,RSD为2.3%.腺苷浓度在1.76-17.60μ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性相关,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7.3%,RSD为1.0%.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冬虫夏草发酵冻干粉的质量.

  • 标签: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冬虫夏草属 虫草素 腺苷 植物提取物
  • 简介:目的应用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并对宁夏市售小麦粉和玉米制品进行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84∶16,V/V)提取,PriboFast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以甲醇-10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AtlantisT3色谱柱分离,以电喷雾负离子模式进行质谱测定。结果分别以小麦粉和玉米制品为加标基质,3个加标水平下玉米赤霉烯酮的平均回收率为85.4%~93.7%,RSD〈9.0%,检出限(S/N=3)为0.08μg/kg,定量限(S/N=10)为0.2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粮食 玉米赤霉烯酮 小麦粉 玉米 真菌毒素
  • 简介:本实验以牛骨为原料,以水解度为牛骨蛋白酶解酶解程度的指标,确定了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双酶分步水解牛骨的工艺条件:将粉碎粒度为10mm-20mm的牛骨碎片,在2kg/cm^2的高压蒸汽压下烝煮3h,降温至50℃,后调节pH6.5,后加入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双酶分步水解,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小瓜蛋白酶酶解工艺:酶解温度为50℃,pH为6.5,酶解时间为3h,E/S为4000U/g;碱性蛋白酶酶解工艺:酶解温度为65℃,pH为8.5,酶解时间为3h,E/S为7000U/g。并对酶解前后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比较,酶解后较酶解前多了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各氨基酸含量较酶解前明显增加,为牛骨蛋白水解制备肉味香精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牛骨蛋白 酶解工艺 水解度 游离氨基酸
  • 简介:目的建立了测定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OA)、鳍藻毒素(DTX1、DTX2)、紫贻贝毒素(YTX)、原多甲藻酸贝毒素(AZA1)、螺环内酯毒素(SPX1)6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固相萃取-高效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匀浆贝类组织,用80%甲醇提取,StrataTM-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0.3%氨水甲醇溶液洗脱,离心超滤管离心纯化。采用XTerraMSC18柱(150mm×2.1mm,35μm)分离,以含6.7mmol/L氨水的90%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选择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正、负离子切换扫描,基质标准校正外标法定量。结果6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定量限为0.2~1.0μg/kg,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5;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8.8%~1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14.5%。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多份贝类样品进行分析,均未检出目标组分。结论方法选择性、灵敏性和准确度高,适用于贝类产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确证及定量分析。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脂溶性贝类毒素 固相萃取 毒素 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