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机、环境三者的和谐与统一是本质安全的关键,而人的素质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文章简要地介绍了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型员工、本质安全型企业等有关的基本安全理念,并对本质安全型员工的形成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 标签: 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型员工 本质安全型企业 人机和谐 安全意识
  • 简介:人类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在65MaBP(6500万年前)恐龙大灭绝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在第三纪已经有了古猿,进入第四纪之后发展为直立人。大约20万年前出现了智人,进入新石器时代才进化为与现代人解剖学上完全一致的智人(Homosapiens)。现代分子人类学根据基因图谱证明,

  • 标签: 分子人类学 非洲 哺乳动物 新石器时代 基因图谱 大灭绝
  • 简介:河流与人类自古以来,人类就千方百计利用河流,依赖河流而生存。古代文明的发祥地都位于黄河和尼罗河这样的大河之畔。对于人类来说,河流既是生活必须的饮水之源,又是物资运输的重要交通线。此外,雨季从上游运来肥沃的土壤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可以说,人类是在充分地接...

  • 标签: 古代文明 物资运输 城市人口 刘亚平 水利发电 工业用水
  • 简介:摘要:长期的实践表明,企业安全有赖于人、物、工作环境及综合管理,人的行为与物、物品、环境及管理紧密相连,体现和谐关系。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人员、设备及生产环境进行管理,实现安全和谐。本文讨论了生产、安全和事故的关系,安全管理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从根本上说明了建立自信企业的可能性。

  • 标签: 本质安全 安全管理 策略
  • 简介:2011年2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汉森(JamesHansen)的新著《环境风暴——气候灾变与人类的机会》(StormsofMyGrandchildren:TheTruthabouttheComingClimateCatastropheandOurLastChancetoSaveHumanity),由张邱宝慧等译。

  • 标签: 人类 美国科学家 出版社 OUR 灾变 环境
  • 简介:摘要:公路工程施工中一旦出现问题,造成公路本质安全隐患,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为能够有效推进公路工程的平稳运作,增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公路工程 施工 安全管理
  • 简介:在IPCC特别报告《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类系统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影响评估内容之一,其评估结果为:极端影响可能缘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但也可能并非极端事件的后果.暴露度和脆弱性是灾害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极端和非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些事件的脆弱性和暴露度水平;人居模式、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已经影响观测到的脆弱性和暴露度的变化趋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沿海人居环境均暴露于极端事件,并受其影响,如小岛屿国家和亚洲大三角洲地区;脆弱人口还包括难民、国内流离失所的人和那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极端事件将极大地影响与气候联系密切的部门,如水、农业、食物安全、健康和旅游业.

  • 标签: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人类系统 暴露 脆弱性 影响
  • 简介:6.1总论事实上,人类健康和福祉的每个方面都与地球相联系:这种联系存在于我们呼吸的空气、经历的气候和天气、所吃的食物、饮用的水以及我们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环境中。各种环境要素影响着疾病和其他健康效应的分布、多样性、影响范围、强度和持续性,有一些因子人们已经知晓了几千年。

  • 标签: 人类健康 安全 环境要素 健康效应 多样性 持续性
  • 简介: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是周边居民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资源.同时,当地居民在湿地上从事的各种生产活动对湿地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了解保护区湿地上人类活动规律,运用走访调查和定时、定点调查的方法,对湿地上人类活动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湿地上的人类活动可以划分为红树林下捡拾海产品活动类型、夫妻船讨小海活动类型、公有河道捡拾海产品活动类型和滩涂养殖活动类型4种.其中第4种类型在1a周期中又可以划分为除草、整地、施药消毒、再整地和养殖收获5个阶段.夫妻船讨小海人类活动的人数最多时为80人/d,最少时为16人/d,平均为50.4人/d;密度最大为7.5人/km^2,最小为1.5人/km^2,平均为4.8人/km^2.公有河道捡拾海产品活动的人数最多时为62人/d,一般情况下较少,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2005年12月中旬至2006年的4月初,该类活动基本停止,之后呈逐渐增加趋势.滩涂养殖的再整地阶段,人类活动的人数约为70人/d,密度为10人/km^2;2005年10月下旬以后的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苗养殖阶段,人类活动的人数约为60人/d,平均密度约为10人/km^2;整个11月份期间,与养殖有关的人类活动基本停止,养殖户在自家承包的滩涂上进行一些捡拾海产品的活动,但人数较少,最多时为55人/d,一般为10多人/d,密度为10~20人/km^2;进入12月份后的收获季节,人类在滩涂上活动的人数及其密度急剧增加,为100多人/d到500多人/d不等,平均密度为44人/km^2.在收获季节,人类活动的人数及其密度与有无商人收购蛏产品以及蛏的生长情况有关.总的来看,保护区湿地上人类活动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从2005年10月中旬至11月底;第2阶段始于12月初,止于2006年1月底;第3阶段为2006年2月初至4月底.第1

  • 标签: 人类活动类型 人数密度 福建漳江口湿地
  • 简介: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实施以及地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如何实施特种设备管理创新,减少与杜绝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减少企业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失,促进企业、员工、社会和谐发展,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 标签: 特种设备 管理 本质安全
  • 简介: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组建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组织全世界几百名著名科学家的科学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年中全球气候总的趋势是变暖的,全球地面气温上升了0.3℃到0.6℃,如果人类不有效的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将持续变暖,在未来40年至50年内全球平均温度如每10年上升0.2℃,

  • 标签: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人类 世界气象组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全球气候 气温上升
  • 简介: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因海拔高而带来的缺氧、低温和大风,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在这种极端环境气象中,人们为了生存和工作,必须了解和掌握缺氧、低温和大风等与人类的关系,并逐渐摸索人类如何适应上述极端环境气象的规律,从而在这种极端环境气象条件下自由自在地生活与工作。若能如此,可谓“天人合一”了。

  • 标签: 青藏高原 高海拔 极端环境 适应问题 山地环境生理学
  • 简介:本文基于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质的剖析,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了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双融合"、"双参与"、"双协同"实施路径,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内系统协同、校外系统协同,以期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格局。

  • 标签: 创新创业教育 双融合 双参与 双协同
  • 简介:摘要:纵观我国整体建筑行业的发展,相关企业想要从中获取到更多利润,招投标成本质量改进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说,管理者们需要提升对该类问题的重视程度。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招投标过程中质量成本管理思路进行总结,并从建立法制化管理路线、避免制度之间的冲突、做好资格审查操作、强化监督管理四方面,论述了建筑工程招投标成本质量改进方法。

  • 标签: 建筑工程 招投标 成本质量
  • 简介:摘要:消防安全管理是我国安全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也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能够提升我国消防安全管理质量,国家提出了本质化安全的管理理念,立足于消防安全管理中的管理模式、管理对象、管理环境、消防设施四个主要的管理环节,以此实现消防安全管理的本质性安全,提升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的稳定性。基于此背景,本文将就本质安全理念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适当的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本质安全理念 消防管理 消防设施
  • 简介:摘要:随着石油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石油井下修井作业安全管理的提出了更高的施工质量,对现有的井下修井作业中所出现的特征和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提高安全管理的策略,结合井下修井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井下修井作业的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

  • 标签: 井下作业 井控本质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的不断增多,石油天然气储运设施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完善,以确保石油天然气的安全、有效地输送。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石油天然气储运设施可能会出现故障,会出现本质失效风险问题,从而导致石油天然气的安全储存和运输,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石油天然气储运设施的质量。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和分析油气储运设施的本质失效风险,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策略,并借鉴实际操作中的经验,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指导。

  • 标签: 油气储运设施 本质失效 风险问题
  • 简介:<正>臭氧是大气层重要的组成成份,一般从5—10km臭氧含量开始增加,至20—25km的平流层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再往上逐渐减少。在标准大气状况下大气的臭氧总量厚度约3mm。由于它对太阳紫外线

  • 标签: 大气臭氧层 生态环境 人类 保护措施 气候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