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将相容性极好的丁腈橡胶(NBR-26)和聚氯乙烯(PVCSG-3)在纺织辊中并用,同时加入高结构炭黑作为导电填料.通过对比试验和性能测试,确定了辊料的最佳配方.用该配方生产的辊的抗静电性优异、持久,物理机械性能特别是抗臭氧龟裂性提高,成本下降.实际投产后将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纺织胶辊 抗静电性能 改性 研究 丁腈橡胶 聚氯乙烯
  • 简介:以ZND固体干粉和交联剂制备了ZND特种凝胶体系,确定了最佳交联剂配方:0.04%间苯二酚+1.0%苯酚+1.0%六次甲基四胺+0.1%硫脲;确定了ZND特种凝胶最佳制备条件:ZND固体干粉加量1.5%,成温度125℃,成时间14h。在此条件下,ZND特种凝胶体系具有较好的成强度和抗盐性,在弱酸和弱碱性环境中具有稳定的成性能,这对现场应用工艺的优化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ZND特种凝胶 交联剂 成胶强度 影响因素
  • 简介:在温度120-135℃、压力0.35~0.4MPa条件下,以相对分子质量大、活泼氢多、具有分支结构的黄原作起始剂,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成,合成出具有分支结构的黄原类破乳剂(XE型和XP型),并筛选出性能较好的3种破乳剂XE189、XP180和XP120;当把XE189、XP180与常规破乳剂F3111复配时能够满足华北五厂原油池状液破乳脱水的要求,复配体系的脱水速率比油田现场用剂提高1.5~2.5倍,脱水效果优于油田现场用剂.当把XE189、XP120破乳剂与少量的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200:15)复配后,能够成倍提高巴西海上油田原油乳状液的破乳脱水速率和最终脱水体积,黄原类破乳剂该种粮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 标签: 破乳剂 温度 压力 环氧乙烷 黄原胶 起始剂
  • 简介:以聚氧化乙烯为凝剂,20%盐酸为溶剂,以及其他助剂,制得凝酸体系。考察了除氧剂、交联剂及加量对凝酸体系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氧化乙烯凝剂与其他添加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具有良好的增稠效果。确定了可用于高温酸化的凝酸体系配方:聚氧化乙烯凝剂加量(质量分数,下同)为0.8%,除氧剂为0.1%Na2SO3+0.02%MnSO4,苯酚交联剂加量为0.1%,其余为20%盐酸。

  • 标签: 聚氧化乙烯 胶凝剂 胶凝酸 增稠性 除氧剂 交联剂
  • 简介:针对碳酸盐岩洞型储层识别的难点和技术现状,文中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洞型储层的识别问题,简单综述了作者近年来完成的若干有关洞型储层识别研究项目的成果,包括各种类型洞型储层模型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地震波场分析结果、洞型储层的识别方法以及中国西部地区成功识别洞型油气藏的实例。

  • 标签: 缝洞型储层 碳酸盐岩 正演模拟 储层预测
  • 简介:洞型油藏为研究对象,基于洞型油藏全直径岩心,模拟油藏温度、压力条件,考察该洞型油藏水驱后期注N_2,CO_2和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前期水驱对储层底部原油采出程度高;气驱主要对储层"阁楼油"进行驱替并将其空间位置降低,N2驱提高采收率最低,为7.16%;CO_2驱提高采收率最大,为17.35%;后期水驱过程中,N2驱提高采收率最大,为22.28%;CO_2驱提高采收率最低,为5.53%。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建议洞型油藏注气驱油开发中使用N_2作为注入气。

  • 标签: 缝洞型油藏 全直径岩心 注气驱油 提高采收率 阁楼油
  • 简介:针对叠后地震预测技术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洞型储层的精细刻画及流体识别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开展了叠前地震预测与描述技术的攻关与应用研究,并在4个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①在叠前反演方面,通过测井岩石物理分析,优选储层敏感参数,指导叠前弹性参数反演,进而预测储层物性;②在“串珠”反射有效性识别方面,主要利用AVO属性进行流体等充填物识别,对叠后剖面上的“串珠”反射去伪存真;③在裂缝储层识别方面。利用叠后/叠前多尺度裂缝预测技术研究裂缝分布规律,提高储层识别精度;④在洞型储层空间雕刻方面,对有效洞储层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洞空间配置关系。通过连续4年的叠前地震预测与描述技术攻关,叠前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较好,为洞型储层高效井组的建立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洞缝型储层 弹性参数反演 AVO分析 流体识别 塔里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