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硼砂法合成硼酸锌,考察了反应温度、物料配比、液固比和反应时间对合成低水合硼酸锌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低水合硼酸锌合成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在反应体系中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对产品的粒度和分布均有改善,产品晶形分布更加均一。

  • 标签: 阻燃剂 硼砂 低水合硼酸锌 合成
  • 简介:为提高军用聚氨酯硬质泡沫迷彩伪装材料的阻燃性能,对各种阻燃进行了筛选并进行正交复配试验,确定了复配阻燃的最佳配方.考察了复配阻燃对材料阻燃性能和伪装性能的影响.在不影响材料伪装性能的基础上,制得了氧指数在34以上的阻燃聚氨酯硬质泡沫.

  • 标签: 阻燃剂 硬质泡沫 聚氨酯 阻燃性能 复配 高阻燃性
  • 简介:采用易于工业化的液相沉淀法,在AEO9/十八胺盐酸盐的作用下,合成了改性纳米氢氧化镁。改性的用量为0.2%(复配改性占合成试样的质量分数)时,AEO9与十八胺盐酸盐合适的质量配比为5∶1。利用XRD、TEM、N2吸附、表观密度分析等对改性前后试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纳米氢氧化镁的分散好、结晶度。红外光谱和沉淀体积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使改性吸附在氢氧化镁颗粒表面,使氢氧化镁表面由亲水性变成亲油性,提高了氢氧化镁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

  • 标签: 纳米氢氧化镁 液相沉淀法 改性剂 十八胺盐酸盐 阻燃剂
  • 简介:丙烯是最有吸引力及最廉价的生产通用聚合物的单体。虽然乙烯聚合催化本质上在其控制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多分散性能力方面不同,但用于合成聚丙烯(PP)的催化在其控制它们制备的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方面也不同,它们可从等规或间规到无规PP。立构规整度对熔融温度(Tm)及许多其它的材料性能有影响。

  • 标签: 聚合催化剂 聚丙烯 间规 立构规整度 相对分子质量 聚合物
  •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CH2=CHR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组分,其中R为氢或G-C6的烷基或芳基,该催化组分包含镁、钛、卤素和给电子体,该给电子体选自通式(略)的至少一种二醇酯化合物,其中R1-R4可相同或不相同,为氢或C1-C10直链或支链的烷基、C3-C10环烷基、C6-C10芳基、

  • 标签: 烯烃聚合 给电子体 催化剂 组分 芳基 二醇
  • 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CH2=CHR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组分,其中R为氢或C1-C6的烷基或芳基,该催化组分包含镁、钛卤素和给电子体,该给电子体选自通式(略)中的至少一种醇酯化合物,通式中的R1-R10可相同或不相同,为氢或C1-C10直链或支链的烷基、C3-C10环烷基、C6-C10芳基、C7-C10烷芳基或芳烷基,

  • 标签: 烯烃聚合 给电子体 催化剂 组分 芳基 烷基
  • 简介:烯烃易位反应已经被视为形成碳一碳键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近来出现的一种活性、水溶性的催化将使这种反应更容易实现。由于烯烃易位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这种新型催化有望使相应的生产工艺变得更为环境友好且能降低其生产成本。在烯烃易位反应中,两个碳一碳双键通过反应而生成两个新的碳一碳双键,从而在工艺过程中实现了结合在碳原子上的取代基的交换。通过这种反应除了可以交换取代基外,还能用来实现环的闭合、双烯烃的生成以及聚合反应等。但这种反应必须依赖于催化,而直到最近,所有的水溶性催化都不够稳定,难以使易位反应在水溶液中高效率地进行。科学家在第二的催化中加入了聚乙二醇(PEG)链。这一小小的改变却带来了催化化学性质的突变,使之能够溶解于水和许多有机溶剂中。

  • 标签: 有机金属催化剂 易位反应 双烯烃 水溶性催化剂 新型催化剂 工业生产
  • 简介:采用Ross-Miles法对32种表面活性工业品进行了泡沫性能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表面活性CA具有强起泡性能;将表面活性CA,HM,EB进行复配,三者产生协同作用,界面活性增加,起泡和稳泡性能好;当CA/HM/EB复配表面活性浓度为4000mg/L,CA/HM/EB质量比为7∶4∶2时,最大起泡体积为460mL,半衰期为27.72min,平衡时油水界面张力为7.9×10(-2)mN/m。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泡沫性能 油水界面张力 起泡剂
  • 简介:公司2007年9月初宣布,以54亿美元收购帝国化学工亚公司(ICI)的英国淀粉子公司,包括润滑油和添加供应商AchesonColloids公司。

  • 标签: 添加剂 润滑油 收购 ICI 子公司 供应商
  • 简介:低硫磷润滑油的迅速发展使得硫氨基甲酸金属盐成为ZDDP替代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硫氨基甲酸稀土金属盐和硫氨基甲酸非稀土金属盐两方面进行了调研,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 标签: 硫代氨基甲酸金属盐 润滑添加剂 摩擦
  • 简介:由Univation技术公司开发并已工业化生产的ProdigyBMC100催化,可用于从一个单一的反应器生产有双峰分子量分布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级树脂,新催化也可用于生产管材级HDPE树脂,其树脂性能可与多反应器生产的最优等级树脂相当。据该公司估算,投资可比多反应器系统生产方案节约40%,对于300kt/a的装置,可节约3500万美元。

  • 标签: 反应器 双峰HDPE 新型催化剂 HDPE树脂 高密度聚乙烯 Univation技术公司
  • 简介:本文扼要回顾了润滑油清净金属化工艺技术70年来的发展,简要归纳了清净金属化化学反应历程的传统认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代清净金属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着重阐释了用现代纳米化学的微乳液微反应器理论分析清净金属化如何形成胶束的反应机理新概念;最后据此示例提出了若干运用新概念分析清净金属化工艺规律的推论。

  • 标签: 润滑油清净剂 金属化 纳米粒子 微反应器 微乳液 胶束
  • 简介:针对凝油含蜡、凝固点、流动差及开采难度大的问题,选用铜绿假单胞菌配合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和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采用四组分分析法和饱和烃气相色谱法等方法开展了微生物提高高凝油采收率菌研究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菌种对原油四组分存在选择降解,降解率为23.0%~42.3%,同时菌种可以将凝油中长碳链饱和烃降解为短碳链烃类,w(nC21)/w(nC22)值和w(nC21+nC22)/w(nC28+nC29)值增大0.33~0.57;铜绿假单胞菌发酵液表面张力从72.21mN/m降低至26.81mN/m;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与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2种芽孢杆菌乳化凝油的E24值分别为70.6%和82.3%;基于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3种细菌性能设计的兼容本源微生物的复合微生物采油菌可使凝油黏度降低63.86%,凝固点降低6℃。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表明:该微生物复合菌可在中渗(200mD)及低渗(50mD)条件下使凝油采收率提高6.46%~8.48%。6口油井的微生物吞吐采油试验证明该微生物复合菌性能稳定,可使凝油采收率大幅提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标签: 高凝油 微生物采油技术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 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