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托克逊凹陷是重要的产油层系。本文以岩心描述、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为基础,对托克逊凹陷储层特征展开了深入研究,能对最终有利储层的分布预测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 标签: 托克逊凹陷 上三叠统 储层特征
  • 简介:摘要: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的成因是近年来地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砂岩储层及相应成岩作用研究的最重要突破是在砂岩中发现了大量次生孔隙。现已证实至少有砂岩油气储集空间是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国内外地质学家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在实验室的模拟和在油田勘探实践中提出的许多新观点。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次生孔隙 形成机制
  • 简介:摘要:姬塬地区主要开发层系为延长组长2、长4+5、长6、及长8等油层。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还需重点研究长8油层的储层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对本区以及全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长8油层岩芯观察为确定研究区当时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延长组,流动成因,沉积构造
  • 简介:【摘 要】 广东省韶关地区纪时期地层出露较好。沉积作用以陆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早—中世沉积分布较局限,随着二纪晚期大面积海退而出露大片陆地,仅小部分地区保留海水覆盖区域及河口区域。艮口群地层为一套碎屑岩沉积,该层不仅是南岭地区重要的含煤地层,而且地层中保留有大量的植物化石,对沉积环境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韶关地区 岩石地层 古生物化石 沉积演化
  • 简介:    摘要:文章以“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升级改造工程”为蓝本,梳理了老城旧院改造的现实意义以及所遇典型性困难,从设计实践中解析出山地建筑手法在现代建筑改造中的运用方法。从中看到,传统建造中的因地制宜的环境意识、因材至用的构筑方式、因势利导的设计匠心都是建筑设计的活教材,山地建筑映射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工建筑与自然生态的亲和性,确实是建筑形态的典范,其并不因建筑现代化而失去意义。当我们起越一个地区建筑的表象内容去追寻隐匿在其背后的渊源所在时,就会发现其本质、其精髓是一脉相承的。

  • 标签: 医院改造 山地建筑 因势利导 变废为用 人性化 建筑文化。
  • 简介:摘要:西41区长8油藏受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双重影响,目前开发矛盾突出:采出程度高,含水上升速度快;纵向非均质性强,剖面水驱动用变差等。为减缓区域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水驱效率,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开展注聚合物微球调剖技术,旨在改善平面、纵向水驱矛盾。本文从实施参数选定、油井见效特征、注水井压力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微球调驱技术效果,积累了同类油藏治理经验。

  • 标签: 开发矛盾 水驱效率 微球调剖
  • 简介:摘要:自1977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次组建以赵金科、盛金章为首的二系-系界线工作,多次与来自日本的古生物专家小组进行研究合作,1985年,在众多学者的支持下,殷鸿福院士正式明确提出以牙形刺Anchignathodus parvus的出现为全球系的底界标准。1993年,殷鸿福当选国际二系-系界线工作主席,通过对浙江煤山D剖面的多学科深入研究,证明煤山D剖面优于我国和印度的其他候选剖面,能满足建立印度阶底界全球层型的要求。1996年,多国科学家首次联名报告,正式发表研究文章并推荐了此剖面,将界线定在煤山D剖面27c层之底。2001年3月,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于正式批准其为全球二系界线的GSSP。

  • 标签: 三叠系 印度阶 全球界线层型剖面
  • 简介:摘要:川东北地区宣汉县在油气地质调查阶段,川25井,川64井、北2井钻遇嘉陵江工业品位的富钾卤水,证实该地区存在深层海相储卤层,富含钾、锂等元素。通过对黄金口背斜富(锂)钾卤水样品进行水化学分析,对样品矿化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锶同位素、离子比例系数等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卤水主要是起源于海水,经过蒸发浓缩作用,赋存于碳酸盐地层中,在后期受到封闭性较好的构造储存、深埋,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过深刻的变质作用,且淋滤钾盐地层,导致K 含量和矿化度高于盆地其他储卤构造。

  • 标签: 川东北  富锂钾卤水  海水  蒸发浓缩  
  • 简介:摘要塔河油田系和石炭系地层井眼扩径的主要原因是地层微裂隙发育且分散性和膨胀性粘土矿物含量高,控制钻井液密度,控制钻井液的自由水,实施屏蔽封堵护壁技术,提高钻井液化学防塌能力,等防止井眼扩径的技术措施。

  • 标签: 井眼稳定 井径扩大 三叠系 石炭系 钻井液 塔河油田
  • 简介:摘要 本文统计了在河北阳原—山西天镇地区白垩灰泉堡地层的赵家沟乡吉地山剖面、贾家屯乡南冯窑村剖面与康代梁-杨柳沟剖面采集的化石样品中的古植物孢粉的种类数量,研究表明阳原—天镇地区白垩灰泉堡内保存的古植物孢粉化石中,被子植物花粉含量高以藜蒿粉属为主,裸子植物孢粉次之以双束松粉属为主,蕨类植物孢粉少见;区内植被以温凉花粉比较多见,气候温和潮湿。为重建河北阳原—山西天镇地区白垩时期的古环境进一步提供了数据支撑。

  • 标签: 上白垩统灰泉堡组 古环境 孢粉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油品使用量日益增加,油气回收技术日趋成熟。本文针对市场在用的冷凝、膜分离、吸附“效复”油气回收装置展开论述,希望对同类行业应用有所参考。

  • 标签: 冷凝 膜分离 吸附 油气回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镉镍蓄电池的使用在各个行业不断获得发展,例如,不论电力机车还是内燃机车,蓄电池与充电机并联构成了机车控制电路的能量来源。一旦蓄电池出现故障,便无法维持车内照明和无线通信装置以及应急装置的正常使用,对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带来很大威胁。为了满足便携式设计的要求,适应野外条件下使用,相关部门大量配备了各种型号的镉镍蓄电池,现在许多便携式电台均采用镉镍蓄电池进行供电。因此,掌握镉镍蓄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非常重要,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确,就不能发挥蓄电池应有的效能,不仅会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装备战斗力的正常发挥。

  • 标签: 延长 镉镍蓄电池组 使用寿命 工作特性
  • 简介:摘要: 优质烃源岩是长 8油藏油气聚集成藏的基础,优质储层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裂缝发育是油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局部有利构造是裂缝性致密油藏油气富集的有利指向。利用单砂体刻画、岩石相分析综合评价技术系列,明确优质储层发育范围。在野外露头、岩心观察和测井参数识别形成裂缝分布规律性认识的基础,利用地震资料多子体计算、凌乱性及最大似然断缝检测技术刻画断 -缝的空间展布特征。

  • 标签: 彬长区块 沉积微相 单砂体 断裂 -裂缝评价
  • 简介:摘要:工作区内红水沟(J3h)时代归属于侏罗地层。主要分布于采石岭北以及大头梁地区。采石岭地区,呈北东向长条状展布,出露面积约2.27km2;大头梁地区,呈近东西向展布,出露面积约1.58km2与下伏采石岭为断层接触,与覆白垩系犬牙沟为断层接触。

  • 标签: 岩石组合 岩石特征 沉积相 沉积环境 含矿性 化石
  • 简介:【摘要】面12区位于八面河主体断裂构造带中部,北邻面4区,南接面14区。面积1.51km2,储量529.63×104t,主要含油层系沙、沙中、沙四段,本次调整的目的层是沙5砂,含油面积1.10km2,地质储量144.6×104t。目前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阶段。结合5砂开发现状,制定先抽稀重建矢量化井网,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在重建井网的基础强化注水,提高地层压力;待地层压力得到恢复,强化排液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调整思路。对提高老区采收率和采油速度,改善老区特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面12区 特高含水油藏 注水开发 存在问题 调整对策 开发效果
  • 简介:或许您已经习惯了每天穿过街道经过这一栋栋老房子,或许您或您的祖辈曾在这里度过一些难忘的时光,或许您只是触景生情的游客想像着开封老城的过去。若有一天,这块土地已被抹去了它所有的真实可见了的痕迹,人们面对的将是什么?空旷?或是对过去的一种迷茫不定的回忆?或是在这种不知所措中努力寻找着过去的线索?

  • 标签: 建筑设计 建筑工程 展馆建筑 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