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日本阿尔斯公司最近研发出用于脱壳去除身“外围假衣皮”的物理性状改良剂“奴美利格林”系列产品。使用该制剂,可以省去用流动水洗涤和除去包裹脱壳周身的“外围假衣皮”的工序,因此缩短了操作时间。制剂的配比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 标签: 改良剂 脱壳 研发 日本 冷冻
  • 简介:全文介绍了青素的性能,主要生产的技术路线与最佳的操作条件等有关进展情况。对目前工业化采用的主要青素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探讨扩大应用与市场需求。

  • 标签: 虾青素 开发 应用
  • 简介:建立青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Discovery-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丙酮-水(76∶15∶9)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482nm,柱温为30℃。在所选定的液相色谱条件下,有关物质与主药分离良好,青素在636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灵敏度为11ng/mL,平均回收率为100%,RSD为0.29%。

  • 标签: 虾青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 简介:目的:对虾夷扇贝生殖腺酶解液的凝胶特性进行研究,为夷扇贝的综合利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雄性生殖腺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用质构仪和流变仪测定酶解液的凝胶特性,并通过分析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变化和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的作用探讨凝胶形成机理。结果:夷扇贝雄性生殖腺经中性蛋白酶(3000U/g蛋白)酶解,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酶解液的硬度、凝聚性和黏附力均显著提高,在3h时可分别达到(80.86±6.87)g,(600.98±91.05)g·s和(28.85±6.17)g。该酶解液在质量浓度50-100mg/mL范围,储能模量G′占主导,显示出弹性特性。随着酶解液质量浓度的增大,G′、损耗模量G″和复数黏度η*均增大。酶解液具有明显的剪切稀化现象,为非牛顿流体中的塑料流体。夷扇贝雄性生殖腺中含有脯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等疏水性氨基酸,酶解后高于14.3ku的条带明显降解,通过DNase处理可明显降低酶解液的凝胶性。结论:夷扇贝雄性生殖腺酶解液的凝胶特性可能与疏水性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有关。

  • 标签: 虾夷扇贝 雄性生殖腺 中性蛋白酶 酶解液 凝胶特性
  • 简介:目的:探讨青素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分为空白组、模型组(H2O22mmol/L)、青素+H2O2组(0.1,1,10μmol/L青素预处理48h后,加2mmol/LH2O2处理1h)。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DCFH-DA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nnexinV-FITC流式细胞术和DAPI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H2O2能明显造成HUVEC细胞的凋亡和坏死。青素可以降低H2O2引起的细胞死亡,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使线粒体膜电位升高,凋亡率减少,Caspase-3和p53的表达下调。结论:青素对H2O2引起的HUVEC细胞死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 标签: 虾青素 氧化损伤 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 简介:在实验室模拟夷扇贝保活流通过程,利用感官定量描述蒸熟扇贝柱在流通过程中气味感官品质的变化;利用GC-MS定量分析其挥发性气味成分的变化,并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感官分析与挥发性成分仪器分析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PLSR模型。随机取流通过程中的样品,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筛选的9种气味描述词可将模拟的夷扇贝保活流通过程按照气味感官特征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1,2,3~4d及5~7d。从熟夷扇贝中共检测出82种挥发性成分。以筛选的4个感官描述词为响应,建立4种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经交叉验证,4个模型的R2均大于0.98,预测R2均大于0.83。选取第4天的样品,成功预测其气味特征属于3~4d阶段。

  • 标签: 虾夷扇贝 定量描述分析 气质联用 偏最小二乘回归
  • 简介:借助于下游塑料、大量单体和通用高分子,巴斯夫旨在维持高速发展。通过创立性能材料部门,将所有的特种聚合物捆绑在一起,巴斯夫更进一步加强了对客户需要的关注。

  • 标签: 巴斯夫 聚合物 市场 生物 投资
  • 简介:对用红麻全秆试制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纸麻地膜进行了研究.在红麻全秆KP的卡伯值17.33、粘度982.1mL/g、打浆度52~58°SR、PAE用量1.5%、CMC用量0.1%、水溶性PVA用量1.0%、丙纶用量5.0%的情况下抄取手抄片,在120℃下熟化30min后,干裂断长7.26km、湿裂断长2.28km、湿干强比(W/D)31.4%、耐破指数4.8kPa*m2/g、撕裂指数12.3mN*m2/g、耐折度1022次、透气度97mL/min.该麻地膜的干、湿强度等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地膜覆盖的要求,可代替塑料地膜,并可完全生物降解,增加土壤有机质,消灭塑料地膜给土壤带来的污染.

  • 标签: 裂断长 红麻全秆 打浆度 纸基 卡伯值 湿强度
  • 简介:生产区的设计及其设备布局、生产时的环境状况、所有与生产相关的设备及物料的污染状况、人员操作和卫生状况等,每一个环节对无菌生产工艺最终产品的质量都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无菌生产工艺系统无菌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各项国内外法规及指导文件均要求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对其进行验证。目前,多数厂家采用培养灌装试验来证明其无菌工艺的可靠性。

  • 标签: 无菌工艺 培养基 PET瓶 灌装 生产工艺系统 测试
  • 简介:以明胶作为皮胶原模拟物,以甲醇、二碳酸二叔丁酯((Boc)2O)作为封端剂分别封闭明胶的羧基、氨基,并用FT-IR、等电点(PI)和总碳含量(TOC)等对未改性明胶、羧基封闭明胶、氨基封闭明胶分别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显示,甲醇、(Boc)2O与明胶反应后分别有酯键、酰胺键生成;羧基封闭的明胶等电点由未改性明胶的4.8上升到6.2,而氨基封闭的明胶等电点则下降到3.6;未改性明胶、羧基封闭明胶、氨基封闭明胶单位体积的总C含量分别是41.48、46.46、48.96mg/L,羧基封闭明胶和氨基封闭明胶总有机碳含量都高于未改性明胶,表明明胶的羧基、氨基分别被封闭。

  • 标签: 蛋白质 封端剂 侧基封闭 结构表征
  • 简介:为获得生长活力较好,可以满足菌种水解玉米蛋白粉生产玉米肽的需要,以OD600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菌种生长适宜的培养成分,即:葡萄糖2%(碳源)、大豆蛋白胨4%(氮源)、MgSO40.15%、K2HPO40.2%、KH2PO40.2%。以单因素试验菌种生长适宜的培养成分作为二次旋转正交试验的零水平,以菌种生长14h的OD600为指标,确定培养成分的最优组合为葡萄糖2%、大豆蛋白胨3.6%、MgSO40.16%、K2HPO40.28%、KH2PO40.28%。在此条件下菌种培养14h,其OD600由0.900上升到1.869,菌株生长量提高了1倍。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培养基 二次旋转正交实验
  • 简介:木质素结构中含有芳环、脂肪族侧链和许多活性官能团,具有一定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性能.工业木质素主要源于制浆造纸业的副产物,通过改性可以制备各种功能不一的木质素吸附材料.本文综述了木质素的吸附性能和国内外木质素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探索今后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吸附材料 木质素 脂肪族 芳环 活性官能团 改性
  • 简介:以小麦粉为原料,采用4个添加量(0.25%,0.5%,1.0%,2.0%)、2个分子量(820kD,581kD)添加麦麸酚木聚糖,研究麦麸酚木聚糖对面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麦麸酚木聚糖添加量的增加,面粉的白度降低、色泽变暗、糊化黏度值降低、吸水率下降,而面筋指数、吸热焓、峰值温度、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增加,弱化度先下降后上升,粉质指数呈上升趋势。麦麸酚木聚糖分子量对面粉的品质影响较小,

  • 标签: 品质特性 木聚糖 酚基 麦麸 面粉 形成时间
  • 简介:随着纸浆漂白向ECF与TCF的发展,H2O2在纸浆漂白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H2O2漂白过程中会产生自由,自由的选择性差,对纸浆漂白有很大影响.本文介绍了H2O2漂白中自由的形成、作用及控制.

  • 标签: 纸浆 自由基 过氧化氢漂白 形成 控制
  • 简介:近期,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学研究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光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合成手段,在精确构建新型碳纳米材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大规模精确制备碳纳米材料一直是材料合成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这为发挥有机化学在合成复杂含碳分子方面的优势提供了创新机遇。

  • 标签: 纳米材料 有机合成 碳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有机化学 美国化学会
  • 简介:以芋艿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琥珀酸芋艿淀粉酯。以辛烯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DS)为指标,研究芋艿淀粉浓度、辛烯琥珀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辛烯琥珀酸芋艿淀粉酯制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辛烯琥珀酸淀粉酯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辛烯琥珀酸芋艿淀粉酯制备的适宜工艺条件:淀粉质量分数40%、辛烯琥珀酸酐用量为2.0%芋艿淀粉干重、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h。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辛烯琥珀酸芋艿淀粉酯颗粒结构发生变化,糊化温度由原淀粉的最高温度85.49℃变为82.15℃。红外光谱图中1710~1740cm-1,1550~1610cm-1区间分别出现酯羰基(C=0)伸缩振动吸收和RC00-特征吸收.可断定辛烯琥珀酸与淀粉酯化生成辛烯琥珀酸淀粉酯。

  • 标签: 芋艿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酐 正交试验 特性
  • 简介:主要考察了不同温度,浓度及交联剂用量与明胶/PVA,明胶/粘胶以及明胶/粘胶/PVA共混纺丝原液的流变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明胶共混纺丝液的黏度主要受温度,共混液浓度和各组成成分间比例影响,通过调节溶液浓度、配比以及温度可以控制共混纺丝液的流变性能。明胶共混液的黏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加而减小,呈现"剪切变稀"现象,符合非牛顿流体"剪切变稀型流体"的黏度变化规律。

  • 标签: 明胶 共混液 流变性
  • 简介:在无水碳酸钾与麦草碱木素质量比4∶1、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1h的条件下制备麦草碱木素活性炭,探讨了麦草碱木素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麦草碱木素活性炭的得率为17.9%,碘吸附值为827.5mg/g;用麦草碱木素活性炭处理100mL苯酚溶液时,当苯酚初始质量浓度250mg/L、麦草碱木素活性炭投加量0.1g、吸附温度30℃、苯酚溶液pH值约7时,麦草碱木素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于80min时达到平衡.麦草碱木素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等温式描述.

  • 标签: 碳酸钾 麦草碱木素 活性炭 吸附 苯酚
  • 简介:以瓜尔胶和纳米微晶纤维素为原料,使用戊二醛交联和流延法制备了全生物质复合薄膜;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分别对薄膜表面基团、结晶结构、透光度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拉伸强度和溶胀性能的研究,评估了戊二醛用量对薄膜机械性能和吸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瓜尔胶薄膜经戊二醛交联后,表面变得平整;随着戊二醛用量的增加,薄膜的透光率提高,当戊二醛用量为0.8%时,薄膜透光度可达到未交联薄膜的143%,拉伸强度是未交联薄膜的4.6倍。采用戊二醛进行交联后制得的薄膜在绿色包装中具有应用潜力。

  • 标签: 纳米微晶纤维素 瓜尔胶 高透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