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综述了氧化铜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氧化铜在异质结电池的制备研究及优化研究,以及n型氧化铜的制备及构建同质结电池及其性能的研究。并探讨了氧化铜基太阳电池提高转换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改善途径。

  • 标签: 氧化亚铜 太阳能电池 转换效率 异质结 同质结
  • 简介:在水、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ritonX-100)、正丁醇、环己烷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制备并表征了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颗粒。分别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以及热分析表征60℃真空干燥和500℃热处理后的粉末,表明60℃真空干燥后,粉末以无定形为主;500℃时粉末粒径为5nm左右,主要是t-ZrO_2,Al_2O_3以固熔体形式存在。

  • 标签: 氧化铝—氧化锆 纳米复合颗粒 微乳液
  • 简介:介绍了影响锂电池实用化的瓶颈问题,如利用率低、不可逆Li2S形成、正极结构不稳定等;综述了性能改善方案,如正极改性、S/C复合、合适的粘结剂、胶体电解质及锂负极保护等;最后提出了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 标签: LI S电池 瓶颈问题 改善方案
  • 简介:选用新型的有机源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etramethylthiuramdisulfide).以水热法分别在苯和乙二胺溶剂中制备了不同形貌和尺寸的CdS纳米微粒。采用TEM、XRD、UV—Vis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苯溶剂中得到的是近球形的CdS纳米微粒,直径在30nm左右;而在乙二胺中得到的是CdS纳米线.其表面光滑,直径均匀(40nm)。二者的UV-Vis光谱的吸收峰相对于体相CdS均发生了蓝移。

  • 标签: 硫化镉 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 水热法
  • 简介:阻隔膜材料因优异的阻隔性能在食品、药品、日化、电子等产品包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多种高阻隔材料,详细论述了蒸镀氧化铝、氧化硅型高阻隔性膜进程、技术工艺、阻隔性能及原理和应用。

  • 标签: 高阻隔 蒸镀 氧化铝 薄膜包装
  • 简介:据报导,我国相关研究机构最近利用纳米技术将单质加工成了纳米粉体。研究人员巧妙地采用了物理、化学方法,并辅之以相关条件,成功地制备了高纯颗粒状纳米纳米丝,实现了用人工方式控制纳米材料的形状。纳米丝的制备为国内外的首创。颗粒状高纯纳米尺寸为30nm。纯度可达

  • 标签: 中国 硫纳米丝 纳米硫 纳米材料 硫化物
  • 简介:本文从技术发展、制备方法、原辅材料、工艺要点、产品特性、产品指标以及技术进展等方面,对氧化物蒸镀薄膜进行了介绍说明,为读者从技术层面全面认知氧化物蒸镀薄膜提供指导与帮助。

  • 标签: 蒸镀薄膜 氧化物 阻隔
  • 简介:在普通酚醛树脂中直接掺杂氧化镍粉末,研究氧化镍掺量和炭化处理温度对树脂热解炭的结构与氧化过程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和综合差热分析仪等对掺杂改性树脂热解炭的石墨化度、显微结构及氧化过程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埋炭条件下掺杂改性树脂在450-750℃的炭化处理中三氧化二镍被逐级还原为一氧化镍和单质镍后,碳原子在镍颗粒上沉积生长,形成晶须、片状或块状结构的热解炭,热解炭石墨化程度取决于炭化温度和氧化镍掺杂量,在高于1050℃炭化处理的热解炭中出现明显的石墨化炭峰,随着掺杂量增加,热解炭石墨化程度大大增加,氧化温度比普通树脂明显提高,且以3~5%的掺杂量为佳。

  • 标签: 氧化镍 掺杂催化 酚醛树脂 石墨化
  • 简介:以Cu(N03)2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蒸馏水为溶剂,采用化学沉淀法结合超声场作用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铜颗粒。经XRD、TEM、差热扫描分析(DSC)以及粒度分析仪检测,所获得颗粒平均粒度达到55nm。此方法制备的氧化铜颗粒形状规则、粒度分布范围窄、纯度高。同时探讨了超声场作用下的机理以及对制备工艺过程和最终产物的影响。讨论了溶液的pH值、反应物的浓度、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颗粒尺寸的影响。在探讨如何保持纳米颗粒的分散性方面。采用了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试验,发现聚乙二醇(6000)对纳米氧化铜颗粒的保存有着显著的效果,静置20天几乎看不到任何沉降现象。

  • 标签: CuO纳米颗粒 制备 超声场
  • 简介:在对单掺系列改性剂改性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可以有效提高氧镁胶凝材料强度的磷酸和柠檬酸,分别与水玻璃以一定的比例复合制成磷酸类和柠檬酸类复合改性剂,并进一步研究该复合对氧镁胶凝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5±3)℃,RH=(70±5)%条件下,单掺改性剂水玻璃对氧镁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效果不大,而以占轻烧氧化铗0.5%~1%(质量分数)掺加时可以很好地提高胶凝体系的耐水性能;磷酸与柠檬酸分别与水玻璃以1:2(质量比)配制成的复合改性剂,在以轻烧氧化镁0.5%(质量分数)掺加时可以同时提高氧镁胶凝材料的强度和耐水性,尤其柠檬酸类复合改性剂在以轻烧氧化镁质量0.5%掺量条件下可以使氧镁胶凝材料的7d抗折强度提高2倍多,7d抗压强度提高50%左右,软化系数超过了1,达到1.14。

  • 标签: 硫氧镁胶凝材料 复合改性剂 耐水性 水玻璃
  • 简介:通过溶液法,用水溶性生物材料海藻酸钠(SA)作为模板,控制合成三维结构形貌的纳米氧化锌(ZnO),所得制品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表征测试,研究表明,SA能够有效抑制ZnO纳米晶体在碱性溶液中的一维生长趋势。

  • 标签: 氧化锌 海藻酸钠 形貌
  • 简介: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综研)电力能源研究部门开发成功晶状金属氧化物纳米多孔材料。这是在使用模板的传统合成方法中加入微量的玻璃相前驱体,通过高温烧结,控制金属氧化物的晶化而制成的。该材料有望用于触媒支撑、吸附剂、光触媒、色素增感型太阳电池、传感器、能量存储器件等广泛领域。

  • 标签: 晶状金属氧化物 纳米多孔材料 晶化 应用范围 玻璃相前驱体 合成方法
  • 简介:片状氧化铝粉体以其优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于陶瓷、化妆品、汽车漆料等多种领域。采用熔盐法以γ-Al2O3为原料、复合硫酸盐(分析纯Na2SO4-K2SO4)为熔盐。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在1200℃×3h制得粒径为4~10μm、厚度约0.2μm的片状氧化铝粉体。

  • 标签: 片状氧化铝 制备方法 熔盐法
  • 简介:聚苯醚(PPS)由苯环和原子交替排列构成,使得PPS结构规整,拥有较高的结晶度,同时苯环为PPS提供良好的刚性和耐热性,而醚键赋予PPS一定的柔顺性,因此PPS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1,2],被誉为是继聚碳酸酯(PC)、聚酯(PET)、聚甲醛(POM)、尼龙(PA)、聚苯醚(PPO)之后的第6大工程塑料,也是8大宇航材料之一[3],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汽车、环保、化工等领域。

  • 标签: 聚苯硫醚 催化剂 PPS 合成方法
  • 简介: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存在的条件下,用微波加热法快速合成了大量纺锤形氢氧化钇。考察了微波加热时间对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15min可制备形状貌均一且结晶良好的纺锤形氢氧化钇,其颗粒长度为2.5~4.0μm,宽度为400-900nm。将纺锤形氢氧化钇在500℃煅烧4h后可得纺锤形氧化钇,同时用相似方法还成功制备出纺锤形Y2O3:Eu3+,对其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当激发波长为465nm时,最强发射峰在613nm。用XRD、SEM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纺锤形氢氧化钇形成的机理进行了简单探讨。

  • 标签: 氢氧化钇 氧化钇 微波 发光
  • 简介: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可移动电源,比容量高、比能量高、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价格低廉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趋势.目前这一领域发展的瓶颈之一是电池的正极材料.单质是一种高比容量、高比能量、污染小的潜在高效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总结了聚苯胺和单独作为正极材料时的特性及工作原理,并归纳了对单质电极的改性方法,综述了聚苯胺/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优势、制备方法及目前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展望.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聚苯胺 聚苯胺
  • 简介:据海外媒体报道,因国内铝价高企,与伦敦交易所金属的价格差距缩小,中国9月氧化铝进口比8月进口增加了一倍多。

  • 标签: 氧化铝 进口 中国 上升 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