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阶段,国内各地陆陆续续形成了土地储备机构,储备土地贷款随之逐渐发展起来,但是由于目前的土地储备贷款操作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一旦遇到信贷政策收紧或地产低潮,资金链容易发生断裂,可能给未来的土地市场、金融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需要加以研究和关注。

  • 标签: 储备土地 抵押贷款 制度 贷款抵押 登记
  • 简介:2006年后期美国开始爆发次贷危机,2007年至今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巨大波澜。中国在此次危机中亦受到巨大冲击,此次次贷危机反映出,即使是在美国这样的金融制度和信用体系健全的国家仍然会出现住房信贷危机;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的住房信贷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风险,了解如何控制和管理住房信贷的风险已经非常重要。关键词次贷危机;房贷市场;启示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解决了商业银行长期资金与短期负债部匹配的这一结构性矛盾,提高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中国对于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起步较晚,基于我国庞大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本文关注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中国的实施障碍,并学习国际经验,从中获得启示以推进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之路。

  • 标签: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次贷危机 模式
  • 简介:针对公办高校目前的巨额贷款现状,分析了造成高校还贷困难的原因,提出了高校还贷的几点建议。

  • 标签: 公办高校 贷款 预算软约柬
  • 简介:摘要在开放条件下,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客观要求,同时它也对商业银行如何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提出了严峻考验。由于利率市场化的核心问题是利率合理定价问题,因此,在市场化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对贷款利率决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 标签: 贷款利率 决定机制 影响因素 利率市场化
  • 作者: 靳蕾蕾(厦门大学金融系,福建厦门361005)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0-20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长期阻碍着其改革的步伐,加大了商业银行的运营风险。随着近几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入世后金融业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降低不良贷款率已然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根据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现状,深入分析不良贷款的成因,并提出了对不良贷款证券化这一积极化解不良贷款问题策略的看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关于利用伪造的银行存单来作抵押的诈骗贷款行为的定性问题,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这一行为应该被定为金融凭证诈骗罪,另一种认为这一行为应该被定为贷款诈骗罪,最后一种观点认为这一行为是金融凭证诈骗罪还是贷款诈骗罪要看行为者的本意来决定。本文结合实际的案例来对使用虚假银行存单贷款诈骗行为的定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 标签: 使用 虚假银行存单 贷款诈骗行为 定性
  • 简介:将Bonus—MalLis模型应用到银行贷款业务,通过调整银行的Bonus-MalLis贷款利率来减少贷款欺诈行为。主要是建立借款人的银行个人信用体系,通过借款人上阶段的还款利率和表现决定其下阶段还款利率,这样就提供了一种与完全审计机制不同的奖惩机制。在一些简单假设下可证明Bonus—Malus利率将会消除所有欺诈行为,而非仅仅减少欺诈行为。

  • 标签: 银行贷款欺诈 Bonus—Malus模型 银行信用体系 还款利率
  • 简介:11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11.46亿元,比年初增加218.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45.54亿元,比年初增加103.24亿元,增长28.7%;企业存款余额397.63亿元,比年初增加36.58亿元,增长4.9%。

  • 标签: 金融运行 存贷款 储蓄存款余额 金融机构 同期增长 人民币
  • 简介:摘要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的生效在法律上是不相同的概念。所谓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定理过程的完成,也就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要约和承诺的结束意味着当事人合意的完成,也是合同的成立;而合同的生效属于合同的效力范畴,解决的是已经成立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

  • 标签: 合同 生效 成立
  • 简介:摘要作为承包企业,要想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了解施工合同风险的性质,准确判断并有效防范风险,以争取良好的经济效益。笔者分析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的种类,接着针对这些合同风险提出了施工合同风险的防范手段和几种具体的对策。

  • 标签: 合同管理 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