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学报编辑的基本职能出发,论述了学报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了学报编辑人员要有坚定的政治与道德素养、全面的知识结构以及坚实的业务能力,并提出学报编辑应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与良好的服务理念。

  • 标签: 学报编辑 结构分析 素质 编辑人员 道德素养 业务能力
  • 简介:11月6日至10日,由全国离职院校学报研究会上办、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全国高职院校学报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仕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次年会上,我校学报继2008年获得“首届中国如职高专核心期刊”后再获殊荣,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学报“十佳学报”荣臀称号。张东生、孙建华两化同志分别被评为“十佳主编”和“优秀主编”。

  • 标签: 高职院校 学报 职业技术学院 学术年会 核心期刊 襄樊
  • 简介:学报编辑体现的价值是在编辑实践中消灭作者的科研成果在出版流程中出现的差错,发现和弥补科研成果中的失误和不足。学报编辑能否在校对文稿过程中消灭差错,发现和修改文稿中的语病,奉献给受众准确、完整、无误导的信息,将直接关系到刊物的质量。本文对高校学报来稿中常见的语言表达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进而使我们编辑掌握修改语病的技巧和方法。

  • 标签: 高校学报 语病 学报编辑 文稿 作者
  • 简介:高职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学术期刊中处于弱势地位。面对出版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形势,高职学报应当主动适应,加强转型,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大国工匠的培育。为此,提出调整办刊定位、重建评价标准、改革办刊模式、坚持数字化改革和彰显高职特色的办刊策略。

  • 标签: 高职教育 学报 办刊策略
  • 简介:《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于2002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中央级电子期刊,是国内最早以多媒体形式发表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改革前沿成果的学术期刊群,是教育部重点成果的发表平台之一,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出版,国内刊号:CN11-9321/G,国际刊号为ISSN1673-2499。

  • 标签: 学报简介
  • 简介:为探究高校学报与教学、科研的协同发展关系,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运用2010-2014年数据对某高校学报与教学、科研的系统有序度、协同度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三者系统的有序度呈无序波动状态,说明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紧密性不稳定;而且两两之间的协同度较差,整体协同度不高,协同发展机制远未形成。因此,需完善控制措施,加强学报与教学、科研之间的密切联系。

  • 标签: 高校学报 教学 科研 协同度
  • 简介:为了解《编辑学报》的载文特色和发展状况,以2002—2004年出版的《编辑学报》(除增刊外)18期所发表的论文为资料源进行了载文分析。结果显示,《编辑学报》的信息密度较高,栏目设置丰富灵活、科学合理,学术性、实践性、规范化特色鲜明,对作者的吸引力较大,不愧是为广大科技书刊编辑提供理论指导和释疑解惑且被广泛喜爱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 标签: 载文统计 信息密度 栏目设置 刊物特色 《编辑学报》 2002~2004年
  • 简介:交流学报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它对于学报编辑进行选题创新、提升审稿的学术质量水平、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价值.如何有效地利用交流学报信息资源提升编辑水平,交流学报的信息价值怎样在编辑工作中体现出来,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 标签: 交流学报 信息价值 编辑水平
  • 简介:选题是出版工作的第一步。高校学报作为一种特殊刊物,它的选题有何意义。具体做法如何,有无原则可循,这是编辑界一直关注的问题。谭容培在《编辑学刊》92年1期上发表了他的看法。谭文认为学报选题设计有如下意义:一是形成学报整体性、系列性学术价值的需要;二是发挥编辑主导作用的需要。学

  • 标签: 论学 谭文 出版工作 专业书籍 理沦 信息反馈
  • 简介: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广出审[2017]217号)批准,《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正式更名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主办单位由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变更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出版单位由《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变更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编辑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2015年11月14日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的(同时撤销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建制),系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学校办学定位于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既实施本科层次应用技术教育,又实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并积极探索和建立天津海河职业教育园区内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机制,以适应和服务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需求,办出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

  • 标签: 大学学报 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
  • 简介:对福建省43种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h指数和基金论文比等3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本科高校学报的整体水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非本科院校学报的整体水平则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项统计指标基本上是随学报主办学校的名气和科研实力的变小而逐渐变小;在稿件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大幅增加载文量只会降低学报的影响因子和基金论文比,而对h指数影响不大。此外,还对个别高指标学报进行调查分析

  • 标签: 福建省 高校学报 引证数据 分析
  • 简介:高校出版工作是我国教育事业和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具有特殊作用。基于此,本文从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出发,分析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高校学报要注重自身改革。

  • 标签: 高校学报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文化传承创新
  • 简介:对全国期刊、西部期刊和高校学报进入核心期刊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西部高校进入核心期刊的学报的分布情况,提出了西部高校应当加强管理努力办好学报、树立质量意识全面提高学报质量的意见.

  • 标签: 西部地区 高校学报 核心期刊 统计分析 学报质量 学报管理
  • 简介:学报编辑理论的整个科学体系,可分为三个主要构成部分:一是“编辑客体”(作者和文稿);二是“编辑过程”,即编辑日常工作所面对的选题、组稿、审稿、改稿、编发、订正校样等工作环节;三是“编辑主体”,就是参与和驾驭整个编辑过程的实际工作者。在一段相当漫长的时期内,由于片面强调为所谓的“政治”服务,要求刊物围绕某个“中心工作”,配合各类“政治运动”,把编辑工作仅仅当作一种“驯服工具”。这种无视学术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强权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和抹煞了学术刊物编辑工作者的主体意识和

  • 标签: 学报编辑 编辑工作 编辑主体 编辑过程 学术文化 主要构成部分
  • 简介:江南锦绣雨,相聚在天堂。位于“人间天堂”的苏州大学于2006年5月18-20日隆重举办了“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诞生100周年暨苏州大学学报百年刊庆纪念大会”。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先生、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龙协涛先生以及中宣部出版局、教育部社科司、新闻出版署报刊司、江苏省委宣传部、台湾

  • 标签: 中获奖 全国高校学报 学报全国高校
  • 简介:学报编辑注重所刊载论文的质量,但往往忽视了学报外在的整体设计,这不仅使学报的知识性传播受到一定的影响,也削弱了学报的审美价值。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学报编辑在学报整体设计方面存在着审美误区,另一方面是学报编辑的审美意识不够。要改变这种局面,增强学报的审美价值,就需要学报编辑走出这些审美误区,加强学报编辑的审美意识,努力提高学报的整体设计质量。

  • 标签: 学报 审美价值 编辑 审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