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认为德是探究内在心性的结果,他将德界定为一个经验性的道德本体。他认为仁既是德的体现,又是实现德的前提,德推动着人们去体验和实践仁。朱熹对德的阐述揭示了仁的本原,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更有效的规范,这体现出他在理学思想体系内对传统儒学的革新。

  • 标签: 心性 经验性 本体
  • 简介:研究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全国及各省自主命题卷都加大了对学生探讨问题和论证思维能力的考核。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论证思维能力,已是中学历史教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 标签: 论证能力 培养
  • 简介: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内学者对于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各种研究也日渐增多。在众多的研究学者之中,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黄新宪老师可谓独树一帜,常年辛勤耕耘于闽台教育文化交流这一土壤上。研一的时候我曾经有幸在本校图书馆拜读黄新宪老师的《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感触颇多。我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郭嵩焘曾经评价在洋务方面李鸿章“能见其大”,丁日昌“能致其精”,而沈葆桢“能尽其实”,而今日我想用郭嵩焘的后两句评价来形容一下他最近的著作《闽台教育文化史论》。

  • 标签: 《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 文化教育 老师 史论 教育文化交流 教育科学研究所
  • 简介:“浓浓赣风情,悠悠鄱湖韵”。近目笔者读到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诗人朱熹为白鹿洞书院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其主要内容包括为学之道、修身之道、处世之道、接物之道,对学生的求学、做人、做事都作了明确规定。“洒扫应对进退之礼,爱亲敬畏隆师之道”,从细微之处入手,把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既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具有一种原生态的育人滋味。以生态立教、绿色养学的新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正是我们当今教育发展目标所在。

  • 标签: 生态 和谐 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