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克罗恩病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而难治性克罗恩病可能还需内镜甚至手术干预,尤其对于术后复发患者,如何权衡药物、内镜及再次手术的利弊,是临床上的难题。本文报道1例(17岁男童)经激素、硫唑嘌呤、手术、阿达木单抗及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的难治性克罗恩病患儿,在无症状、体重增加但炎症指标升高的情况下,内镜下仅发现肠吻合小溃疡,此时如何调整药物、是否选择内镜干预或手术难以抉择。该患者最终通过多学科联合会诊及医患共同决策,选择经内镜钳管道置入造影管,注入造影剂明确是短段狭窄后,行内镜下狭窄切开,发现吻合口侧端活动期纵行溃疡,果断转换药物,结合内镜干预,避免了再次手术。

  • 标签: 克罗恩病 吻合口小溃疡 狭窄 诊疗抉择
  • 简介:摘要直肠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此病的发生率显著上升。腹膜返折水平以下的直肠是直肠癌的高发部位,大约占到直肠癌总数的75%。随着目前医疗技术水平和器械的不断发展,如今可运用低位保肛术进行治疗,而吻合的位置越低,则吻合漏的发生率就会越高。因此临床需给予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有效预防治疗措施以降低术后吻合漏的发生率。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吻合口漏 预防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切除术后胃肠吻合缝线溃疡的预防方法。方法将187例胃切除术后行胃肠吻合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按传统的全层连续锁边法缝合,另一组按改良的全层间断法缝合。结果在术后胃镜复查的134例(占71%)病人中,78例按传统的全层连续锁边法缝合,其中发现缝线外露16例,缝线周围溃疡6例;56例按改良的全层间断法缝合,其中发现缝线外露2例,缝线周围溃疡0例。结论全层间断缝合法对预防胃切除术后吻合缝线溃疡十分有效。

  • 标签: 全层间断缝合 预防 缝线溃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吻合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培训对提高护士对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瘘病情观察能力的影响。方法综合培训。理论《食管癌综合治疗病情观察规范》、《食管肿瘤健康教育手册》、《食管癌并发症观察路径》、《病情高危预警评分及医护标准化沟通模式研究》。典型病例多学科讨论、疑难病例会诊等方式,强化培训一个月,1年内并发症病例与去年同期病例作比较。选取科室2014年7月-2015年6月和2015年7月-2016年6月诊治的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瘘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每一年各抽取16例共3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1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病情观察,总结两组患者颈部吻合瘘的愈合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吻合瘘愈合时间20±4.81天,短于对照组31±6.4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情观察能力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瘘患者的愈合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缩短颈部吻合瘘愈合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病情观察能力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
  • 简介:摘要随着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缺血性卒中病因评估中的广泛应用,对于狭窄(管腔狭窄程度<50%)高危斑块的识别越来越多。狭窄高危斑块在影像和病理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与卒中发生的相关性在既往研究中也多次被证实。目前对于狭窄高危斑块的评估手段主要包括超声、磁共振成像、CT和PET。然而,关于狭窄高危斑块的评估操作规范及如何判定检出斑块是否为本次卒中的责任斑块仍然缺乏统一标准,关于高危斑块相关卒中的最佳治疗方案也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未来关于狭窄高危斑块与临床卒中事件的相关性仍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同时需要进一步借助影像明确高危斑块动态演变规律,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比较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优劣及最佳时机,寻找简易评估标准辅助早期治疗。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高危斑块 非狭窄 卒中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马克·吐温在密苏里州办报时,收到一个订户的来信,信中问:“马克·吐温先生,我在报纸里发现了一只蜘蛛,请问您这预兆着的是吉?是凶?”

  • 标签: 密苏里州 吐温 马克
  • 简介:马克·吐温在密苏里州办报时,收到一个订户的来信。信中问:“马克·吐温先生,我在报纸里发现了一只蜘蛛,请问您这预兆着的是吉?是凶?”

  • 标签: 密苏里州 吐温 马克
  • 简介:开口呼与合口呼是描写汉语韵部发音状况的一组对称系统,是语音性质的重要区别特征。语音系统的发展演变会在开舍口变化中得到相应体现,因而分析开合的变化过程有助于揭示语音发展规律。从齿音的角度探讨中古到明清语音系统所发生的开合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来揭示这一发展时期语音演变的情况。

  • 标签: 中古 明清 齿音 开舍口 演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道椎旁入路显微镜椎管减压术与传统半椎板入路手术在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将56例患者分成通道椎旁入路组(n=35)和传统半椎板入路组(n=21)两组手术,通过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功能情况。结果通道椎旁入路组在手术时间(83.1 min±7.3 min)、出血量(18.2 ml±3.9 ml)、卧床时间(37.4 h±7.8 h)及住院时间(3.8±1.1)d,显著优于半椎板入路组[手术时间(86.1±9.6)min、术中出血量(40.5±13.3)ml、卧床时间(63.7±15.8)h及住院时间(6.5d±2.0)d],P<0.05;通道椎旁入路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JOA评分分别为21.8±3.4、23.6±2.4及24.2±2.4,显著高于半椎板入路组(分别为19.9±3.7、21.6±2.8及22.4±2.1),P<0.05;通道椎旁入路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VAS评分2.2±1.0、2.0±1.1及0.4±0.1,低于半椎板入路组(分别为3.1±1.2、2.6±1.3及0.5±0.1),P<0.05;在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融合微创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中,通道椎旁入路出血量更少、卧床及住院时间更短,短期内临床症状缓解优于传统半椎板入路,长期随访时两种入路预后均满意。

  • 标签: 通道 半椎板入路 腰椎管狭窄 微创脊柱
  • 简介:电极反应是用来准确表示电解质溶液电解时(或原电池放电时),两极生成新的物质这一过程的化学用语;总反应式是用来准确表示电解质溶液电解时(或原电池放电时)生成新的物质这一过程的化学用语。在书写电极反应和总的反应式时两者应互相吻合,并且均应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而事实上无论是中学化学教材或是一些教学用书,

  • 标签: 电极反应 总反应式 中学 化学 书写规则
  • 简介:诸葛瑾(174-241),字子瑜,三国时期吴国重臣,是诸葛亮的哥哥。他为人厚道,胸怀宽广,表里如一,深得孙权的信赖和器重。孙权做了吴国的皇帝以后,拜诸葛瑾为左将军、督公安,封宛陵侯。当时有人对诸葛瑾十分嫉恨,就在背后散布污蔑他的谣言,说他私通蜀国。大将军陆机听到后,向孙权汇报说这些都是不实之词,应该要予以澄清。

  • 标签: 诸葛瑾 三国时期 不实之词 诸葛亮 孙权 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