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男女的战争如果只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那么再硝烟弥漫,也只是演习。但如果多出一个女人,又再多出一个男人,这场战争就是你死我活的实战,不可能再被斡旋了。创伤是皮肉的,也是精神的。有时看上去毛发未损,其实却肝胆俱裂。

  • 标签: 男人 研究生 女学生 老师 女生 啤酒
  • 简介:<正>刘向,男,生于1971年4月。作品入选2003、2006年《中国散文诗精选》《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西海固文学丛书·散文卷》《西海固的背影》《六盘山文化丛书·散文卷》等选本。获固原市第四届文学艺术作品奖等。宁夏作家协会会员。

  • 标签: 作家协会会员 文学艺术作品 文化丛书 西海固 天地之间
  • 简介:二牛同志曾长期在驻藏部队工作,他所属的通讯团队又常常在雪域的牧场、林区与边寨间换防,因而得以全方位地游移于西藏高原的圣山神湖之侧,融合于藏族父老乡亲之中。也正是这段难忘的经历奠定了二牛牢固而久远的西藏情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二牛同志转业到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但做为精神家园的西藏,仍时时刻刻魂牵梦绕着这位高原老兵。这里选发的部分诗作,无疑是其素朴而又珍贵的边塞情怀的真诚坦露。

  • 标签: 九十年代 精神家园 边塞情 藏族 西藏高原 通讯
  • 简介:一天,因为个子小而坐在第一排的我,正起劲地喊叫着"啊——哦——欧——"时,老师忽然对我说:"啊呀,这个同学,你再叫一声‘啊——’。"我又大张嘴巴叫了一声"啊——"。"啊呀,啊呀,你的牙齿,蛀得一塌糊涂。赶快叫你爸爸妈妈带你去看医生。最好一下课就去。真是蛀得一塌糊涂。"

  • 标签: 老师 得一 同学
  • 简介:对于平伯老问学做人、生平事迹的研究,王浞华先生可谓得天独厚,其父王伯祥与章元善、叶圣陶、顾颉刚、平伯并称“姑苏五老”,王伯老居长。王浞华少年时起就游走于诸前辈中间,了解先贤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掌故故事,其中犹与平老交游唱和最多,故王浞华撰写的忆文章亲切、具体、真实、感人。《红学才子平伯》一书是先生继《平伯的后半生》后的又一部倾情之作。

  • 标签: 俞平伯 才子 红学 生平事迹 王伯祥 叶圣陶
  • 简介:却说圣辞别从幼年就开始入住的殊像寺,离开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师父师叔师兄弟,回到东坡村郝树林家,见到久别的母亲后,免不了又是一场悲伤。家中的不幸使张氏母亲形容憔悴,常常暗自泪湿衣襟。婆母远去了,大儿子生死未卜,夫君早逝,满肚子怨情,一脸的悲痛,只有见到自己可爱的儿子才得以诉说。圣忠告诉母亲莫悲伤,自己已经还俗为民了,回来后好生照顾母亲。正在母子互诉衷肠的时候,急急推门进来了继父郝树林。圣转脸,与继父相对一视,这瞬间进入他视线的继父,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 标签: 和尚 母亲 继父 树林 悲伤 儿子
  • 简介:二妮失踪的这一天,准确的时间是一九三四年农历四月初四日,是吕家到五台山台怀镇落脚定居的第二年。吕家二妮的无端失踪,给这个刚刚安定下来的家庭带来了又一次波折。奶奶捶胸顿脚。骂自己不该出去找活儿干。母亲回家后知道二妮失踪.简直哭成个泪人儿了,她说这年头狼还进家拉小娃吃哩.更何况二妮独自一人出去,怕是被狼叼去了。父亲又气又急,坐在家里直到二日天明鸡叫时。

  • 标签: 和尚 失踪 五台山 家庭 奶奶 母亲
  • 简介:林强拉着小型旅行箱,站在长长的队伍中等待安检。他眉头微皱,看上去有些焦躁。这时,衣兜里的手机振动起来。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黄文,原名黄文宗,1947年10月出生,南平市人。七十年代初开始发表诗歌,出版诗集《山的足音》《万木林》,曾两次获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人如骑手,诗如骏马,青年时代跃马驰奔,任其颠、摔,始终兴致勃勃。及至中年,虽心常跃跃,却有点胆怯,好像这匹马已难以驾驭。心无累,总想飞。生命,继续歌唱吧,奔跑吧,不是追赶历史

  • 标签:
  • 简介:  巫马做的胡辣汤,味道特别好.只要往锅边一站,那香味、麻辣味就直往你鼻孔里钻.喝在嘴里使你感到格外舒坦,三口过后,脸上的汗水就会嘟嘟朝外冒.有不少人问他咋做的,他会微笑着说,明天一早来看看就知道了.有几位退休工人果真天不亮就来了.巫马笑着说,要做好胡辣汤,关键是配料,必须选上等的.接着他说,粉条是从禹州批发的,牛肉是临颍县繁城每天送的,海带是优质的,至于配方,是从逍遥镇马老师那里学的.一位徒弟还告诉几位退休工人说,每次做汤师傅都亲自下手.有一次是我做的,师傅一尝感到不行,把一锅胡辣汤倒掉,他又重新做了一锅.听得几位退休工人直点头.……

  • 标签: 巫马忠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三 来知德以反对为卦综释《彖传》诸卦说,由此又见为反对卦变说以释《彖》辞者,然为反对卦变说以释《彖传》者

  • 标签: 俞琰卦 卦变 变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然为反对卦变说以释《彖传》者,卦变之说由《泰》、 《否》二卦《彖》辞,(11)琰自谓其以反对卦变释《彖传》刚柔上下与来说

  • 标签: 俞琰卦 卦变 变说
  • 简介:1947年10月11日上午10时,颂华先生在苏州呕血病逝,享年仅55虚岁,因突然仙逝,他甚至连一句遗言也没留下。家是太仓城内的名门望族。父亲棣云是我国电报业的先驱者,丈人钱菊人曾在河北、北京出仕。长兄凤宾为医学博士,曾任中华医学会会长;胞妹庆棠被誉之为"成人教育的先驱,民众教育的保姆"。颂华1893年出生,原名垚,又名庆尧,笔名澹庐。颂华的叔父因不幸儿媳双亡,无继承香火者,故由他的父亲作主,过继给其叔父懿兹公。

  • 标签: 俞颂华 瞿秋白 张东荪 胡愈之 俞庆棠 十月革命
  • 简介:第一部分:1938年6月21日至9月8日一九三八年六月廿一日晴热廿二日夏至。下午,侍父至孙琢良处配眼镜,以前所御被窃去矣。

  • 标签: 俞平伯 日记 文学评论 现代文学
  • 简介:1993年9月,我到德清县城关中心学校分校——城东中学任教。这所学校与平伯有很深的渊缘,一是中心学校的校牌是由平伯先生题写的,二是城东中学就坐落在他的祖居地城关南埭圩。南埭圩的鹊喜楼是他曾祖父樾的诞生地,樾的自述诗曾写道:"乌巾山下旧居家,鹊喜楼头静不哗",乌巾山就是现在的乌牛山。教学之余,我常

  • 标签: 俞平伯 昆曲艺术 叶圣陶 牡丹亭 北京昆曲 知识分子
  • 简介: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对于鼎立于当时世界的大唐和大食两大帝国来说,是历史的分水岭、时代的转折点。这不仅使相隔万里的两国间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更为中阿经济文化交流架起了互通往来的桥梁。大量的阿拉伯、波斯使臣、商人拥入中国,为中国本土带来了特色鲜明的阿拉伯—伊斯兰

  • 标签: 使者纳 文化使者 纳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