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肖敏严海燕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全国共建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起,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新工程。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白兰成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图书馆发展,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山区图书馆大多未能与时俱进,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反而形成了极大的落差。究其原因,既有经济、地域等方面的先天性不足,也有思想、观念上的落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与社会交流的越发密切,不断促进海峡两岸社会文化的相似度、认同感增强。伴随之,在两岸工业设计领域大范畴的交流过程中,工业设计的设计风格、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教育在不断地体现着相近化与融合化的趋势。诚然,尽管海峡两岸的社会各领域交流处于空前繁荣的局面,但是无论从时空的局限性还是社会的局限性,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以文化教育领域为代表的两地社会交流的程度及形式。现状喜忧参半,一方面是两岸交流融合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是因体制、

  • 标签: 工业设计教育 MOOC 海峡两岸 共享型 社会交流 设计过程
  • 简介:公共图书馆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国家骨干通讯网络系统.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现有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扩大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存储、传播和利用,实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把文化信息传送到城乡基层文化网点和群众身边。它消除了我国不同地区、

  • 标签: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图书馆信息资源 图书馆事业 协调发展 乡镇 优秀传统文化
  • 简介:本文以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的音乐外文期刊文献为例,从流通对象、馆藏建设与文献提供模式三个方面对音乐专业外文期刊的文献资源运用进行阐释,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将音乐专业的外文期刊文献资源运用的研究引入到更深层次。

  • 标签: 图书馆 音乐期刊 外文期刊 文献利用
  • 简介:文章分析信息化环境中我国音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基本特点,并提出与之相应的一些建议

  • 标签: 音乐 文献信息资源 现状 问题 建议
  • 简介:荣昌陶艺在中国陶艺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荣昌陶艺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建设,建立中国荣昌陶艺专题文献数据库与管理系统,是对中国传统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存储、再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为现代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对中国荣昌陶艺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中国传统陶文化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荣昌 陶艺 文献资源 数字化
  • 简介:与任何其他学问一样,音乐学研究也是一种学术活动的展示过程。通常这一过程由这样几个主要阶段构成:1.选择学术方向——确定研究专题。2.收集、阅读与梳理研究资料。3.构思学术论文或专著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4.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 标签: 音乐学 音乐文献 音乐词典 辞书类 音乐史 学术专著
  • 简介:参加艺术家:陈君魏孙蛮王风华武小川陶家祥权弘毅卢刚唐文涛开幕式:2004年2月29日晚19:30展览日期:2004年3月1日——3月5日地点:西安美术学院展览馆研讨会:2004年3月1日下午15时主办:西安美术学院协办:《艺术界》杂志社

  • 标签: 绘画 艺术家 西安 艺术本质 “革命性” 美术学院
  • 简介: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和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研讨会"于2005年9月2日至5日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民族音乐学者、作曲家和来自美国、刚果、台湾等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界嘉宾近120人会集中央音乐学院参加了这次盛会.

  • 标签: 第二届 世界民族音乐研讨会 会议综述 2005年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学术交流
  • 简介: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陈洪先生。文章分两部分对有关陈洪的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一部分为陈先生本人的著述,分“作曲理论”、“音乐表演及技法”、“史论传记类译作”、“论文随笔”四方面进行了归类。第二部分为学界目前针对对陈洪先生的研究文献,主要还停留在对陈先生的传记性评述阶段。作者以此文作为研究陈洪各方面艺术成就的起点,并呼吁学界对陈先生各方面的艺术成就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 标签: 陈洪 作曲理论 音乐表演及技法 史论传记类译作 音乐教育理论 传记性评述
  • 简介:《漆山》文献结构用作展览,是在实验“漆山”这件事在结构的过程中,能不能发生一些特殊的力量。因为结构作为理性的内容,虽然本自人性,一旦被符号化而成为互为建构的框架,本身具有了观念性和武断性。“结构的文献”与法同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意旨不同在于不把事实和事件(实体和符号)作为构成结构的因素,而看成“无有的存在(wai)”的变现过程。而这次动用作品(文献)则是在建构结构的同时,在每个节点上对“结构”进行必要的破拆和解脱。

  • 标签: 文献结构 构成结构 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 符号化 观念性
  • 简介:《后汉书·礼仪志》、《春秋后语》、《太平御览》卷五七七录《周书》中均有“瑟”与“轸”并见的文句,但这些记载并不能视为乐器瑟有调弦部件“轸”的信史资料。《春秋后语》、《周书》所见“琴瑟无轸”是后代学者改动前代文献的词语而成,《后汉书·礼仪志》的“轸间”实指“隐间”。“瑟轸”之说尚无有力的文献支撑。

  • 标签: 瑟轸 《春秋后语》 《周书》 《后汉书·礼仪志》
  • 简介:作为一种曾在宋金元时期广泛流传,对中国戏曲、说唱艺术有着重要影响的说唱艺术样式,诸宫调的命运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说其不幸,是因为宋金元时期,它虽然曾在广大北方地区流传,但到明代就已消亡;虽然有众多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只有区区三种,而且其中两种还存在着程度不等的残缺,相关记载更是少之又少,作品及资料的严重缺失给诸宫调的研究带来诸多困难,形成许多无法填补的历史空白。说其幸运,是因为自20世纪以来,诸宫调一直受到学界的特别关注,经过数代学人的不懈努力,相关研究取得不少重要进展。借助这些富有成效的研究,人们得以对这种已失传数百年的艺术样式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

  • 标签: 诸宫调 文献研究 宋金元时期 艺术样式 说唱艺术 中国戏曲
  • 简介:组织文献展就像拍摄电影一样是缓慢的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来构思和编排:以相对开放的剧本底稿为基础不断进行加工和调整,直到最后终于形成一套可以自洽内在逻辑。

  • 标签: 卡塞尔文献展 神话 内在逻辑 电影 拍摄
  • 简介:在我国图书馆学、文献学界,文献与档案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图书馆分类法中也以文献学、档案学相区分。新近出版的一些文献学专著,对文献、档案也有各自的处理方式,如佘广和等主编的《学术文献管理与利用研究》,在"现代文献的类型"一节中,将科技资料(科技档案)视为文献的类型,但

  • 标签: 艺术档案 戏曲文献 地方戏曲 档案资料 文献资料 文献学
  • 简介:关于歌唱艺术的起源众说纷纭,然而众多学说的终结点大致为:歌唱的起源是与劳动有关的。劳动不仅产生了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说话和唱歌的发声器官,使之能表达出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但是,真正美妙而有艺术修养的科学唱法,直到十七世纪才在意大利确立。经过近四个世纪的发展已日臻完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相关的论著。

  • 标签: 歌唱艺术 唱法 发声器官 艺术修养 思想感情 唱歌
  • 简介:秦汉时代的建筑、工艺和雕塑已如前述,其成就之高和博大之势可以概见了。绘画是一切美术之母,其势是不言而喻的。无论何种美术都可以看出有绘画的本源在,特别是像漆器和彩绘陶壶上,又是直接用绘画的方式和内容表现出来的,实际上已是把绘画艺术的各方面都表现的差不多了,也是属于绘画部分的。但这些已在前面论述,无须多加重复。

  • 标签: 秦汉时代 陶壶 张彦远 鲁灵光殿赋 黄门画者 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