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新史学兴起以来,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始终在中外各种思想、理论、方法交织激荡中发展,迄今百有余年,无论在中国抑或域外,皆已积淀深厚,成为国际性的学术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国际化,也突出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与此同时,现代历史学的观念方法也不断经历创新,遭遇各种挑战,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思想理论环境不断变化。

  • 标签: 中国古代史研究 中国古代历史 从国 《史学月刊》 会议筹备组 古代文明
  • 简介:2016年1月15日,由梅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梅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联合主办的"感悟历史传承文化一一郭横远谢映明李锦让文房藏品作品展"在中国客家博物馆展出,市县区文广新局的领导和各单位代表以及文博学会的会员共100多人出席了展览开幕式。本次展览共展出文房清供和书画作品一百多件,包括梅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副会长郭横远先生、谢映明先生收藏的文房雅玩,以及文博学会常务理事李锦让先生创作的书画作品,旨在让观者直观地了解、认知文房艺术品,并从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展览时间持续至2月28日。

  • 标签: 博物馆学会 展览时间 传承文化 历史 感悟 客家
  • 简介:2015年9月19~20日,中国城市史研究、江汉大学主办的'中国城市史研究2015年年暨学术研讨'在美丽的江城——武汉召开。本次中国城市史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由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江汉大学城市研究所承办。出席会议专家、学者、特邀嘉宾共近百人,他们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 标签: 中国城市 研讨会综述 学术研讨会
  • 简介:随着博物馆的发展、观念的转变,展览不再自说自话、自行其是,对观众的服务也更加强调多层次、多领域、多视角,"这些必须建立在了解观众信息、满足观众多种需求的服务意识之上"。因此,观众调查在当代博物馆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魅力永恒的童话力量——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百年纪念展"(以下简称"安徒生展")的观众调查为例,分析观众的关注点以及他们对展览的实际评价。希望借此能为博物馆的展览工作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并有利于制定博物馆未来的展览策略和发展方向。

  • 标签: 观众调查 观众需求 以人为本
  • 简介:2015年9月17日至18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天津市档案局(馆)、天津市历史学学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教学杂志社协办的'抗战时期的中国天津'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与会专家、学者、特邀嘉宾近百人,他们分别来自南开大学、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华中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以及《光明日报》《抗

  • 标签: 中国天津 天津学术 学术研讨会
  • 简介:博物馆展览形式观众认知是相互联动、互为因果的关系,观众需求是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民族博物馆因其自身的“民族性”特征,在展览形式观众认知关系方面有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在形式设计方面应考虑观众的感觉认知系统,观众的自然特征差异、参观心理行为特征影响展览形式内容设计,观众构成、参观目的时代变化也促使展览形式产生新变。本文以裕固族博物馆的布展为例,就此问题做一些探讨。

  • 标签: 民族博物馆 展览形式 观众认知
  • 简介: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博物馆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博物馆展览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广泛应用,为观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展示服务,充分实现博物馆的展示目的。

  • 标签: 博物馆 展览 数字化技术 应用
  • 简介:2016年9月9日,第三届PHOTOFAIRSShanghai影像上海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登陆。PHOTOFAIRS自登陆上海以来,对推动影像在亚太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此次博览呈现“核心”、“连接”、“平台”三个重点板块,相较国内众多的摄影大展,影像上海博览则更多关注于摄影师个体、画廊、收藏家之间的投入合作。

  • 标签: 上海展览中心 博览会 影像 国际化 亚太地区 摄影师
  • 简介:2016年第21届中国民居学术年会暨民居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11月10—13日在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举行。为了办好这次学术活动,2016年中国民居学术研讨组委会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参与,为我国的民居文化研究和社会发展贡献出您的聪明才智,特诚挚邀请您撰写论文拨冗莅会。

  • 标签: 民居文化 中国民居 建筑学院 学术活动 湖南省湘潭市 传统聚落
  • 简介:本文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创新发展出发,对新时期民俗类专题博物馆陈展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个性化展览是人本思想在博物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促进民俗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展览模式。

  • 标签: 民俗博物馆 创新 发展
  • 简介:本刊讯2016年5月15日上午,由梅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梅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主办、中国客家博物馆承办的"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市文广新局调研员黄珊钟以及文博学会各会员、文物收藏爱好者等100多人参加了活动开幕仪式。

  • 标签: 国际博物馆日 客家 中国 博物馆学会 新闻出版局 收藏爱好者
  • 简介: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初的一天,南京闹市延龄巷一处新居的大门上,贴有一份报单,末尾署名为“受业门生谭嗣同”.吸引了众多过客的目光。这家主人不是别人,正是石台县旅居南京的著名佛学家杨文(字仁山)。

  • 标签: 杨文会 谭嗣同 师生 佛学家 石台县 南京
  • 简介:多民族多文化共存是世界发展大势。无论身在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博物馆都应该思考:如何满足公众寻求多元身份认同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国际博协区域博物馆委员2015年以色列年会对“区域博物馆多元文化社会中身份认同的塑造”这一主题的探讨,同时介绍以色列博物馆的概况及其先进的做法,以期对我国区域博物馆的发展有所借鉴。

  • 标签: 多元文化社会 身份认同 区域博物馆 以色列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已脱下老旧的大衣,换上了时尚的外套。在博物馆里,你不仅能看、能摸、能听,还能去做,无数引人入胜的活动让人目不暇接,你能想到的教育项目几乎都能从博物馆里找到。近年来,廊坊博物馆从展览活动入手,积极营造多姿多彩的博物馆生活,让博物馆“活”了起来,全面展示了现代中小型博物馆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 标签: 博物馆 陈列展览 活力 廊坊博物馆
  • 简介:2015年10月16日至17日,由内蒙古科技大学和韩国亚洲平和和历史教育连带合作主办的"民族、边疆战时中国社会"中韩国际学术会议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召开。会议以"民族、边疆战时中国社会"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强海内外学术交流,拓展抗日战争研究的新领域,以此推动民族边疆地区抗日战争史的研究,丰富抗战史研究的内涵。来自韩国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 标签: 中韩 内蒙古科技大学 抗日战争史 学术会议综述 抗日战争研究 历史教育
  • 简介:基于原著改编而成的特别展览是让文物文字同时“活”起来的一种全新尝试。此类展览的策划需要经历跨文本解构(编创)、意象式再现(演绎)和主题性关联(检验)等多个步骤,从而实现从原著到文本、从文本到展陈、再从展陈到主题的三级跳跃。

  • 标签: 著作改编型展览 跨文本解构 意象式再现 主题相关性
  • 简介:上世纪六十年代,湖北京山苏家垄出土了一批高等级的曾国青铜器,从而揭开了学术界对古代曾国研究的序幕。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是中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近年来曾国考古又取得了许多重要收获,从叶家山到郭家庙再到文峰塔,新的考古材料大大推动了有关曾国的探讨,

  • 标签: 考古发现 国际学术研讨会 青铜器 曾国 出土 综述
  • 简介:在1999年历经921地震后的台湾,公共工程重建的主流论述引导建筑设计思潮巧妙地'地域主义'结合,在思维逻辑上,反省并接纳早期现代主义所拒绝的'地方性'环境因子,尊重长久被忽略的常民生活模式路线;在空间形式的表征向度上,'地域主义'城市遗产保护所追求的原真性课题不谋而合。城市遗产是台湾社会的缩影,具有多元并陈、复杂矛盾的本质,在遗产保护活化利用的讨论决策过程中,核心议题是原真性多元化修护层级的判断,此规划设计准则的决策伦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整理归纳近十五年来台湾在遗产保护活化利用的探索方向,逐步建构城市遗产调查研究方法论保护决策之层级性思维,为城市遗产保护再生活化效益价值评估时,从中发掘具有保存价值规划伦理决策意义的讯息,一同建构兼顾地区人文性永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理论。

  • 标签: 原真性 城市遗产保护 保存伦理 再生活化效益
  • 简介:文物类展览是我国博物馆展览的主要类别。博物馆儿童教育的讨论日渐丰富,但以科技自然类展览和儿童博物馆为多,文物类展览一般以设置儿童活动区的形式作为对儿童教育的补充。然而,文物类展览分离的儿童活动区或许为文物类展览忽略儿童观众的需求提供了有利的借口。据观察,部分博物馆的文物类展览仍将受众定位在文物爱好者和研究者等成人层面,未能为儿童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因此,有必要为文物类展览提高儿童教育意识,设计教育活动等提出实践原则。

  • 标签: 博物馆 文物展览 儿童教育 实践
  • 简介:我国的博物馆以二三级及以下水平的中小型博物馆居多,所办展览也多为中小型规模的常规展览。这些展览存在着互动性不足的现象,有增强互动体验的必要性。但现状是对此问题的理念和重视程度两极分化,许多中小型的展览互动性不够或根本未考虑此类问题,还是停留在我陈展你看的原生态陈列状况。为此,需要博物馆工作者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博物馆的展览水平,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博物馆工作 博物馆事业 下水平 专题展 互动体验 休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