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汪篯经济研究尽量系统的评述,将其研究置于新中国“十七年”史学的背景下做出分析,可知马克思主义对汪篯的影响颇深,汪篯对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加以接受的.他是在自觉遵循陈寅恪倡导的“预流”取向,以自我改造的积极方式,实现对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术信仰的传承和践行.

  • 标签: 汪篯 经济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史学
  • 简介:关于敦煌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上驼铃阵阵。他经过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驼队缓缓行进在落日下的大漠,清澈的月牙泉静卧在连绵起伏的鸣沙山中,沙山碧水相依……关于'敦煌'一词,东汉应劭的解释是:'敦,大

  • 标签: 伤心史 史振兴 振兴史
  • 简介:汪籛先生生前曾对隋唐社会经济多所关注,并留下了数篇重要的论考,对于学界进一步探研相关问题深具启迪意义。兹谨就汪先生有关隋代户口、隋唐田亩数、唐代丝产地之论考及其方法论试加述说,以为先生百年诞辰之纪念。

  • 标签: 社会经济史研究 隋唐 户口 隋代 产地 唐代
  • 简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中,南瓜属于再普通不过的瓜类蔬菜之一了,以至于很少有人会在意它的来龙去脉问题。李昕升著的《中国南瓜》(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恰恰是突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甚至看似没必要深问一个所以然的惯性知识界限,将南瓜这一广为熟悉的农作物品种给充分地对象化、问题化,从而以长时段的视野呈现了南瓜在中国从无到有的历史演变过程。

  • 标签: 南瓜 科学技术出版社 历史演变过程 农作物品种 日常生活 中国
  • 简介: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贾湖骨笛的出土,将中国器乐推进到距今八九千年的史前聚落文明,而陶埙、陶铃、陶钟、陶角、石磬、摇响器,以及岩画、陶纹等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则让我们得以一窥原始音乐歌舞的场景。庖牺氏作埙、夔作鼓、舜制五弦、伶伦造律吕.

  • 标签: 音乐史 器乐艺术
  • 简介:《北》所載隋代的内容,與《隋書》相關記載有明確的繼承關係。將《北》的記載與《隋書》加以比照,有助於發現和改正二書各自在傳鈔刻寫過程中産生的)誤,糾正後世對文理解的偏失。本文將《隋書》卷六一至八五的内容與《北》相關部分對讀,發現了點校本《北》的若干失誤,相信對《北》的整理和研究會有一點幫助。

  • 标签: 《北史》 《隋書》 校讀 失誤
  • 简介:記》今存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三家舊釋,原皆各自單行,南宋建安黄善夫刻《記》,始合三家爲一書。三者之中,唯《集解》一書自北宋有刻本以來皆附《記》正文而行,考諸始末,可知其撰作之初即是夾注之體。邵晉涵所撰《記集解提要》云:"《集解》原本八十卷,今毛本(毛晉汲古閣本)作百三十卷,只以篇數分卷,其原書之分合次第已不可考見。"(《南江文抄》卷十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略同)所謂"原本"指裴駰原稿.

  • 标签: 白居易 司馬遷 裴松之 温州市
  • 简介:本文先叙述有关P.t.1286+P.t.1287《古藏文编年》的一般研究情况,接着讨论P.t.1287的分节及其主要内容,然后分别就文书的编纂年代、体裁特点和文献来源等方面进行介绍。本文指出,自上世纪四十年代《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问世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古藏文编年》视作《吐蕃大事纪年》的姊妹篇,以之为建构吐蕃最基本的素材之一。但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古藏文编年》更似"说书"的底本,而非历史事件的真实描述。

  • 标签: P. t. 1286 P. t. 1287
  • 简介:2017年9月29日,由天津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天津财经大学承办的“近现代中国金融业发展与城乡经济”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围绕中国近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与演进、金融业与城乡经济发展两大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 标签: 城乡经济发展 金融业发展 近现代中国 研讨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
  • 简介:2017年9月23-24日,“近代中国北方经济与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日本大阪经济大学、日本群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学者会聚复旦大学,分别就近代中国北方经济、社会、文化、灾害与环境变迁、经济与社会转型等多个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议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从研究主题、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体现了近年来近代中国北方经济与社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

  • 标签: 北方经济 社会转型 学术研讨会 近代中国 研讨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今校讀點校本《金》所載孔璠及其子孫事迹,本文指出三個問題:第一,《孔璠傳》敘述孔璠履歷"皇統三年,璠卒"有誤,實際卒於天眷三年。元朝史官立《孔璠傳》,敘及傳主卒年,并未取《孔氏祖庭廣記》"天眷三年卒,年三十八"之文,而是直接引據《熙宗本紀》,或雜糅《熙宗本紀》和《孔氏祖庭廣記》"孔拯"條寫成。第二,《金》皆作"孔總",據金朝文獻及孔氏第五十代行(5派字,知其名應作"揔"。第三,《宣宗紀》貞祐三年十月壬子云:"召中奉大夫、襲封衍聖公孔元措爲太常博士。"點校者認爲應從《孔元措附傳》作"超遷中議大夫"。這條校勘記明顯忽略了孔元措散官階次的遷轉變化。

  • 标签: 《金史·孔璠傳》 孔總 孔元措
  • 简介:记载三国历史的书籍有很多,它们中的大部分今天已经散佚。本文将这些散佚的史书称为“三国佚”。它们在南北朝流传较广,还被裴松之抄入《三国志注》。到了唐代,随着《三国志》与《三国志注》的流传,三国佚不再为世人所重。唐中後期的动荡使三国佚开始散亡。它们中的绝大部分散亡於唐宋之际,到宋初仅剩几部残卷。北宋灭亡後,只有《九州春秋》的残帙存世。宋元之际,《九州春秋》散佚,三国佚至此全部散亡。三国佚的内容大多保存在《三国志注》中。三国佚的散佚,也是它们逐渐被《三国志注》取代的过程。

  • 标签: 三国 史书 散佚 《太平御览》 《三国志注》
  • 简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的《卞之琳译文集》和2002年10月出版的《卞之琳文集》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的《卞之琳作品新编》几乎涵盖了卞之琳所有的著译。随之卞之琳的佚简也不断被披露,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的《海外拾珠:浦薛凤家族收藏师友书简》收录了卞之琳给心笛(浦丽琳)的两封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的解志熙著

  • 标签: 交游史 佚简里 卞之琳佚
  • 简介:中国古代王朝体制缘何延续不绝?这是一个令中外学者探讨不休的问题。在以色列汉学家尤锐看来,在这一机制创立之前,它已经先期被展望、规划出来了。尤锐教授认为,战国诸子思想与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关联密切。这一研究,从另一角度提升了战国诸子思想的意义。

  • 标签: 汉学家尤锐 战国思想 大一统
  • 简介:战略思想是一门年轻的现代学科。战略探究是自古至今所有国家的国务家和战略家的永恒使命,也是政治学家和战略学家的经久主业,但人们对于战略理论的梳理,或战略思想及其演进的系统考察,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相对于战略研究具有的当下的社会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战略思想这个"行业"却既不时髦也不繁荣,"从业"人员只能依照其个人兴趣和一定意义上的学术自觉或使命感而勉力前行。

  • 标签: 学术界 战争与和平 中译本 军事思想史 出版社
  • 简介:敦煌研究院的老辈专家史苇湘、欧阳琳伉俪先后于2000年和2016年去世。作为后学,每次缅怀两位老人的艺术和学术成就,追忆与他们一起度过的岁月和受到的教诲,思念之情久久不能释怀。与敦煌一见钟情1943年9月,四川省立美术专科学校迎来了新一届的青年学子,其中就有19岁的苇湘和欧阳琳。开学不久,被后世誉为国画大师的张大千先生带着他

  • 标签: 伉俪执着 史苇湘欧阳琳 执着情怀
  • 简介:作为中国第一部研究戏曲发展的系统性专著,王国维先生的《宋元戏曲》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前人评其“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全书以宋代、元代为主要分析对象,既对中国古典戏曲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划定了中国戏曲的分期,又提出了一些戏曲批评的独特理论。王国维先生将中国特有的美学传统与西方的审美思想相结合,把《人间词话》中的“意境”说与西方的“悲剧”理论融入到戏曲研究中,从美学角度提出了中国古典戏剧的批评原则,提高了人们对元杂剧审美艺术价值的认识,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 意境说 悲剧理论
  • 简介:英国学者大卫·阿布拉菲亚(DavidAbulafia,1949.12-)所著《伟大的海——地中海人类》(TheGreatSee:AHumanHistoryoftheMediterranean)中文版近期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大卫·阿布拉菲亚担任过冈维尔与凯斯学院研究员,英国皇家学院院士,欧洲研究院研究员,自2000年开始任剑桥大学地中海历史教授,2003—2005年间出任剑桥大学历史系主任。他专注于研究古代中世纪地中海经济,以及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地中海上的交叉与融汇,在地中海国家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史研究领域有重要地位,是《新编剑桥中世纪》第五卷的主编。

  • 标签: 地中海国家 人类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题记 剑桥大学 中世纪史
  • 简介:本文藉助新發現王伷墓誌勾勒出誌主在安之亂中先後輾轉仕宦於唐廷、安禄山、思明之間的複雜經歷,並結合其他文獻分析整個陷僞唐臣群體在安亂中的走向及作用,指出"貳臣"在思明時代的燕政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唐廷對處置陷僞臣僚的政策發生過明顯的變化,至德二載第一次收復兩京時,力主嚴懲,乾元元年,相州之役失敗後,改爲懷柔,導致對"貳臣"處分前後寬嚴不同。當時士大夫輿論普遍同情"貳臣",顯示出魏晉以來"先家後國"士族社會的傳統影響猶在,"忠"這一觀念在唐宋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 标签: 王伷墓誌 安史之亂
  • 简介:中国梦与新时代”这个主题很鲜明,也很重要。研讨会的地点在国家博物馆,体现了国博同志的政治站位、政治定力。目前国博也正在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一个深刻启示和宝贵经验是:圆中国梦,必须走中国路。走中国路,其要义之一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 标签: 中国梦 改革开放 国家博物馆 大型展览 基本路线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