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国农业机械展览”共举办了三届,均在全国衣业展览馆举行。第一届是1974年,展出面积25000平方米,观众60万人;第二届是1975年,展出面积20000平方米,观众60万人;第三届是1978年,展出面积24000平方米,观众2万人。1977年12月邓小平、李先念等来馆审查第三届全国农机化展览。

  • 标签: 农业机械化 展览馆 平方 面积 观众 邓小平
  • 简介:刘集是原湖北省新洲县的一个人民公社,六七十年代是全国农业机械的典型。1956年后,刘集从农业合作社走向人民公社,在国家的帮助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走出一条"农民买得起、用得会、修得好、管得了"的集体办机械道路,农业机械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单项作业到综合利用,成为全国农业机械的一面旗帜,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

  • 标签: 刘集 新洲县 农业合作社 程金阶 拖拉机厂 拖拉机站
  • 简介:2012年12月6日,自治区农机局召开《新疆通志》(1986—2005)农业机械章(初稿)评审会。自治区农机局党组书记、农业机械志编委会主任贾立新,局长木合塔尔·艾沙,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廖运建,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星和新疆通志工作处人员及农业厅、畜牧厅、林业厅修志负责人和有关部门专家,《新疆通志》(1986~2005)农业机械章编委会部分成员,共2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木合塔尔·艾沙主持。

  • 标签: 《新疆通志》 农业机械化 初稿 党组书记 自治区 编委会
  • 简介:自有人类以来,农业这个古老的行业,便伴随着漫长的历史长河,在华夏广袤的土地上源源不绝地流淌。一代又一代的农民,面对黄土背朝天,把他们的辛劳、无奈和希冀,写进唐诗宋词,刻在编年史上。

  • 标签: 农业 园区化 嬗变 唐诗宋词 编年史 土地
  • 简介:农业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我国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改革与发展的产物。健全和完善不同特色系列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保证,二者相辅相成。本文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在分析现状特点、存在问题、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宜重点发展的四种“匹配模式”。并认为在思想上,要实现“三破三立”;在战略上,要调整和优化“三大结构”;在举措上,要做到“三个依靠、三个结合”

  • 标签: 农业产业化 社会化服务体系 匹配模式
  • 简介:这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这是一片回、土、汉、藏等23个民族聚居并共同建设的家园.勤劳的43万各族群众在30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作农业开发锦绣文章,书写了从手工稼穑到"两高一优"农业的灼灼华章,使大通跻身于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500家粮棉大县的行列.

  • 标签: 农业建设 吐芬芳 大通现代化
  • 简介:1953年2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此后,全国各地开始普遍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我们鄂城县也不例外,迅速掀起了农业合作的高潮。笔者当时在鄂城县委机关工作,并曾在鄂城农业合作的典型——旭光一社驻队,亲身参加了农业合作运动。现就记忆所及,将当时的所见所闻略记如下。

  • 标签: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互助合作化运动 中共中央 机关工作
  • 简介:60年代初,山西农业和全国一样。也遭受了严重损失。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与“大跃进”中的失误有关,二是山西农业生产力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故从1961年起,山西省委从两个方面对全省农业进行了调整,一是贯彻中共中央《农业六十条》,调整生产关系,二是实行农业技术改革,发展生产力。农业技术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农业“四”,即水利、电气化、机械、化学。山西在发展“四”的过程中,有哪些特点与不足?本文拟对此做一初步探讨。

  • 标签: 山西 农业 技术改革 中国 经济发展 结构调整
  • 简介:王祯农书与农业技术地理萧正洪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生活于13、14世纪之间。成书不晚于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①的王祯《农书》被视为元代三部重要农书之一,但实际上其成就,无论从综合性、系统性或是技术创新哪一方面来看,都远在《农桑辑要》和《农桑...

  • 标签: 农业技术改革 农业机具 农书 技术创新 农业劳动力 北方农业
  • 简介:文章从农业经济关系市场农业生产商品和产业市场关联三方面阐述了农业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内涵,分析了现代农业市场机制的构成内容;说明了农业市场机制的实现过程及其农业市场的一些规律,并结合中国实际,就建立农业市场机制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

  • 标签: 农业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关系 农业企业 生产商品化 农业市场化
  • 简介:安徽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改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开序幕,并在民国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如设立各级农业改良机关,新品种的引进与培育,病虫害的科学防治,等等。在农业改革过程中,各机关不仅采取特约农户、示范推广的方式,使改良、推广与农民的生产相结合,而且注重将新品种的推广与提供优质工业原料相结合,注重与各方面的合作。这时期安徽的农业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和交通发达地区或示范区,尚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在全省有效推广。

  • 标签: 安徽省 农业试验 农业推广
  • 简介:变法维新运动时期的梁启超,是以政治家、思想家、宣传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他当时提出的革新鼎故的主张,不仅涉及政治、文化方面,而且涉及经济方面。

  • 标签: 梁启超 农业思想 中国 清朝 农本思想
  • 简介:浅谈法国农业丽泉Resume:laFrance,ledeuxiemeexportateurdeproduitsagricolesdumonde,s′estenrichieanfuretamesureens′appuyantsurl′exploitat...

  • 标签: 法国农业 欧共体 共同农业政策 法国政府 农业劳动者 农业经营组织
  • 简介:在陕西省户县秦岭山脚下,古镇庞光北边有一个风光秀丽的村子,相传是古时老子开炉炼丹之地,故名炉丹村。村分东、西二堡,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解放后任副省长的韩兆鹗就出生在东炉丹村。

  • 标签: 韩兆鹗 陕西 户县 炉丹村 农业合作化 安希明
  • 简介:中国农业博物馆是全国唯一农业专业的国家级博物馆。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内筹建中国农业博物馆。1986年9月13日。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开馆。多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肩负着宣传农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承担着抢救、保护和收藏中国农业文化遗产,

  • 标签: 中国农业博物馆 现代农业科技 设计理念 文明传播 古代农业 陈列
  • 简介: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不少农村出现了“闹、退社”问题.本文通过对皖西北地区的研究发现,“闹、退社”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农民收入下降,还在于其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提前结束后的乡村形势转变.文章认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使乡村在技术经验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都存在着适应困难.技术经验障碍主要表现在干部匮乏和集体生产的管理经验不足;社会心理障碍则反映在乡村的利己主义思想与集体主义原则的矛盾.而政府在“反右”形势下以“辩论斗争”的方式应对适应难题,非但未见其效,反而催生了贯穿整个乡村集体化时代的“适应性行为”.

  • 标签: 集体化 闹退社 政治应对 适应性行为
  • 简介: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把《洛阳市志》第8卷《农业志》寄给了我,而且附上一个约稿《通知》。《通知》说《洛阳市志·第八卷“上起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下至1990年,横分门类,纵写历史,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准确地论述了洛阳农业数千年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翻阅《农业志》的全部内容以后,方知《通知》所云不假,故我称之为“洛阳农业发展史集锦”。

  • 标签: 《洛阳市志》 地方史志 新石器时代 历史轨迹 发展变化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