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在东汉晚期以后的墓葬与古钱窖藏中,时有大量对文钱与綖环钱出土。它们的出土不但可以说明当时货币经济的状况,而且为我们研究当时的钱工艺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实物依据。1984年我们整理了一批对文钱与綖环钱。其中有21枚对文钱与綖环钱的半成品。这些钱的面或背上都有明显被截过的痕迹。根据《洛阳烧沟汉墓》,“綖环钱出现于墓147及墓1035。它的年代应该是在灵帝和献帝时”。

  • 标签: 綖环钱 洛阳烧沟汉墓 东汉晚期 工艺浅析 对文 及墓
  • 简介:近代人为的大规模盗破坏龙门石窟始于清末民初,贯穿于20世纪前半叶。佛教艺术石刻的盗与流失给中华优秀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保护与研究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是世人关注的恒久课题。

  • 标签: 龙门石窟 盗凿史 佛教艺术石刻 世界文化遗产
  • 简介:<正>一、坐落位置、地理环境大石佛坐落在浚县城东南二里许的大伾山东崖,面向偏东南,目注黄河故渎。大石佛,古称大佛岩,俗称镇河将军,倚山就,高与崖齐,实测22.9米,巍然坐于七丈高的大佛楼内。“八丈佛爷七丈楼”,遐迩传奇。大佛楼,原为北魏时期建的七层高阁,隋、唐、后周均有重修。元末,毁于兵燹。现今的大佛楼为明代正统十年所建。

  • 标签: 天宁寺 北魏 后赵 黄河 时代特征 石勒
  • 简介:天都山为宁夏第四高峰,又称西华山,位于海原县西安乡境。今山中有大小石窟9处,其他为地面建筑,共计20多处(不含丹房)。其中有儒教1处(大成殿),佛教4处(有观音、如来、菩萨等),剩余为道教场所,有老君、玉皇、真武、三清、龙王等。

  • 标签: 石窟 龙王 寺庙 探源 儒教 佛教
  • 简介:响堂山石窟的建年代及分期刘东光LyinginGushanMount.HandanCity.HebeiProvince.xiangtangshanGrottesconsistofthreegroupsofgrottoesinNorthernXiang...

  • 标签: 响堂山石窟 北齐 鼓山 续高僧传 水浴寺石窟 石窟造像
  • 简介:《新疆钱币》2002年第一期刊登了李江霖、刘邦国两位泉友的文章《齿边红钱由来的探讨》一文,就红钱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将原文观点引用如下。

  • 标签: 凿边钱 钱币 纸币 历史文化
  • 简介:<正>一、说形甲骨文中有一个写作从辛从殳的字,辛字写成长三角形,是辛字构形的最早形态。①孙诒让释为“报”,又怀疑“为设之省”,②王襄“疑古酌字”,又疑为“”字,③郭沫若“疑是毁字”,④于省吾先生从孙诒让说释为“设”,认为字所从之辛乃言字初文,后变为从言,与兢字、燮字本从辛,后变为从言的

  • 标签: 甲骨文 孙诒让 卜辞 三角形 辞例 古文字研究
  • 简介:金沙遗址是四川地区继三星堆遗址、十二桥遗址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它可能是在三星堆遗址衰落后在成都地区兴起的又一古蜀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玉器,是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这些玉器磨制精细、器形繁多:有玉琮、玉、凹刃玉形器、玉斧、玉钺、玉戈、玉、玉矛、玉人面、玉镯、玉贝及大量磨制过的“玉石器半成品”。这对研究金沙遗址出土玉器的制作技术、工艺流程及制玉工具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 标签: 金沙遗址 三星堆遗址 出土玉器 玉器 考古发现 玉琮
  • 简介:清朝末年,慈禧专权,朝政腐败,外邦纷纷入侵。这年,朝中国宝九龙杯突然被盗,满朝惊慌。这九龙杯,乃稀世珍宝,雕镌精细,造型优美,斟满酒,杯中立刻显出九条银龙,酒晃龙游,宛若碧海龙宫。慈禧视为掌上明珠,命专人看管。这下国宝失盗,可如何是好?这天,天津海河古楼饭庄来了两个日本人,要了满桌山珍佳肴,用一个小巧玲珑、熠熠生辉的酒杯喝酒。两人边喝边欣赏,不时哈哈狂笑。这两个人便是偷盗九龙杯的日本“剑客”,一个绰号叫“草上飞”,一个人称“溜檐猫”。他们欺负中国没有能人,盗宝后,并不急急回国,竟公开在古楼包了一间客房,扬言逗留七天,有来讨宝者比武看艺。若能胜他俩,奉还宝杯,否则便携杯回国。这件羞辱中国人的事不胫而走,首先激怒了天津大侠“穿地十八甲”,他怒冲冲地前去讨宝,结果艺不作脸,羞愧而回。十八甲跺足叹息道:“山中无老虎,野猪才敢来,要是沧州飞云龙还活着,谅你们也不敢来中国逞狂。”七天转眼就到了,两个日本剑客接连战败了许多前来讨宝的人,心中好不得意。归国前,又备酒宴相庆。酒席间,两人欣赏着九龙杯,连连嘲笑道:“堂堂中国亿万之邦,果真东亚病...

  • 标签: 壁誓夺 誓夺国宝 飞檐壁
  • 简介:中华民族被誉为龙的传人,中国人崇龙、敬龙、爱龙、喜龙、绘龙、雕龙,龙的形象和龙的胜迹到处可见,其中尤以龙最为壮观。其以建筑空间艺术、石雕艺术和晶莹的琉璃瓦装饰装修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龙的造型优美生动,色彩鲜明,栩栩如生,跃跃欲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艺术享受。故宫九龙 在故宫宁寿宫的南端,是一座用彩色琉璃砖瓦烧制成的照壁,由于其上塑雕着九条巨龙,俗称九龙,它始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建成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九龙面宽294米,高26米,面共用270个烧成的琉璃塑块拼接而成。面分成蛟龙、海水、流云、礁石四个层次。九条龙正中的那条龙是黄龙。黄色在五行中属土,居中央之位,是至尊之色。黄龙左右各有四条蓝、白、紫、黄相间的行龙,张口引颈追逐宝珠。九条龙以中间黄龙为中心,除此黄龙为正面外,其余的行龙都是侧面,上下跳跃翻腾,姿态各异,无一雷同,匀称地布置于面上。突起的礁石形如峭壁,将九条龙区划为五组,九条巨龙既有中心又有区划,相互呼应联系,不仅体现了九五之尊,又使画面在变化中增强了统一、和谐与完整。九龙其他部位也是按照九五之数设计建造的。如九龙的歇山顶五条脊,正脊雕饰着九条龙,各攒斗...

  • 标签: 神州龙壁 龙壁知多少
  • 简介: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龙的维修工程中,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走出了一条新路.本文介绍了五龙的历史沿革、维修方案和做法以及在维修过程中,文物部门与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密切配合.

  • 标签: 五龙壁 文物保护 古建筑 维修方案
  • 简介:落架重修后的正定隆兴寺大悲阁自1999年国庆节重新对外开放以来,不少观众对修后的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的式样、层位高低等提出了一些看法,如外观三阁并立高大雄伟,但阁内空间却十分狭窄,远不能满足礼……

  • 标签: 正定隆兴寺 大悲阁 中国 名胜古迹 历史发展
  • 简介:编者按:2002年12月20日,是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和郦学家陈桥驿先生80华诞.陈先生曾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辑主编,是本刊创始人之一.为表达本刊对先生的尊敬之情,我们特约请先生的高足阙维民博士撰文评介先生的治学成就和治学精神.

  • 标签: 《水经注图》 版本系统 陈桥驿 郦学 汪士锋
  • 简介:1500件辛亥革命首义和民国初期文物,由江苏无锡人沈良富、沈汉生父子两代人秘藏了七八十年。近年破公开展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 标签: 革命文物 民国初期 辛亥革命
  • 简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为了复兴农村,在国民政府开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大背景下,河北省农田水利委员会对辖区内各县开展了泉建设,时属河北省管辖的房山县(今属北京市房山区)曾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泉疏渠工程,保存至今的三通石碑见证了这一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结合民国档案资料,文章对民国二十五年(1936)所开展的房山县修泉池工程进行了论述。

  • 标签: 民国二十五年 房山县 凿泉工程 河北省农田水利委员会
  • 简介:<正>镇江谏砖瓦厂在生产取土时,发现一座汉墓。该墓位于谏砖瓦厂东南侧的陈家大山,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长3.5米,宽2米、深5米,方向是北偏西30°。葬具腐朽,仅存一截棺板,上有黑褐色漆皮,人骨已腐朽无存。随葬器物有铜镜、灶、陶案、钵、碗、鼎以及瓿、壶、瓮等陶器共十七件,另发现铜钱三枚。随葬器物:

  • 标签: 谏壁 砖瓦厂 汉墓 镇江 釉陶 随葬器物
  • 简介:第220窟甬道南壁龛内绘制药师说法图、释迦牟尼说法图和弥勒说法图,其中明显突出药师说法图的地位。龛上方是一组说法图,表现的是三世诸佛。甬道南绘制的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药师佛、三世佛等尊像与敦煌文献B.8719V《药师道场(文)》中启请和礼忏的重要佛圣相同,据此判断,第220窟甬道南的绘画作品与药师礼忏活动有密切关系。在敦煌石窟,像第220窟甬道南这样表现药师道场启请和礼忏佛像的壁画题材极为少见,值得重视。

  • 标签: 莫高窟 第220窟 甬道南壁 药师道场
  • 简介:汉画像中的玉与丧葬观念陈江风1990年11月,中国汉画学会在四川中部风景秀丽的乐山召开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考察了麻浩、白崖、柿子湾等著名汉代崖墓。在柿子湾考察时,代表们对其中一组崖墓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并排有三个墓道的崖墓,三个墓门外是一个...

  • 标签: 汉画像 丧葬观 玉壁 玉璧 灵石崇拜 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