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民国时期宛西地方自治政府全面改造当地乡村社会的实践就是一场“地方”国家建设。换言之,宛西地方精英主动作为,完成国家无法在基层社会开展的各项建设事业。其结果,既惠泽地方,又裨益于国家建设。宛西的实践涉及社会控制、土地、经济、公益、教育和社会风气等方面。

  • 标签: 宛西 地方自治 国家建设 乡村建设
  • 简介:参加自治区第二次地方志工作会议的全体同志,经过认真酝酿,在3月17日全体会议上,代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地方志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权力,正式成立自治地方志学会。这天的会议,由马子健主持,何炳济报告学会筹备工作情况,就大家在酝酿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候选人名单作了说明。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一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地方志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自治地方志学会首届理事会。大会一致同意聘请富文、乌依古尔·沙依然为学会名誉会长。

  • 标签: 区地方志 地方志事业 富文 首届理事会 马子健 古尔
  • 简介:民国时期,山西在实行“地方自治”上曾有相当进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此还获得了名闻全国的“自治”美名。那么,山西实行“地方自治”的大体经过和主要内容是些什么?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山西“地方自治”的实行,山西的“地方自治”是什么性质的,它又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研究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了解这一时期山西乃至全国社会政治演变的历史,认识“地方自治”这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发展的艰难曲折和变异的深层原因,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地方自治 深层原因 社会政治 文明 性质 内容
  • 简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为俄国地方自治改革提供了契机。俄国社会内部各阶级、阶层间的利益冲突也通过改革反映出来。在研制地方自治改革方案的过程中,政府内部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方案,从最终方案可以看出,1864年地方自治改革揭开了俄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序幕。地方自治机构被设计成未来新政治制度的生长点,但政府努力将此生长点与旧权力机构结合在一起,不仅要在维持现有秩序稳定的前提下实行改革,而且试图在改革中维持现有的权力与利益关系。改革法案的此种性质贯穿地方自治改革始终。因此,通过解读改革的起始方可透视其结局,从而通过理解地方自治改革的命运,加深理解俄罗斯帝国的命运。

  • 标签: 俄罗斯帝国 土地所有者 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 地方管理 自治机构
  • 简介:民族自治地方效能政府建设,对于强化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高效完成相应任务能力,营造高效的行政环境,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效能政府的建设当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通过转变政府行政理念、提升工作办事效率、引入市场力量协助、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加强政府监督制度、落实相关追究制度等理念、制度、政策和方法来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效能政府的建设。

  • 标签: 民族自治地方 效能政府 陆地边疆
  • 简介:新疆近年来公开发行的史志书刊中,涉及到1954年建立的自治地方及其建立时间时,常出现错误,主要是对自治地方的称谓和建立的时间、以及乡、区级自治地方不列为自治地方以后的称谓问题上。一、称谓混淆、时间不准。新疆1954年建立了相当于县级的自治州6个,相当于专区

  • 标签: 自治地方 史志 回族乡 建立时间 乌苏县 焉耆回族自治县
  • 简介:早在中世纪前期,英国的地方统治就不同于封建时代中国式的"官治",而呈现出一定的自治特性.这一自治特性分别表现为"官民合治"与"民官自治".无论是哪一种情形,其自治形态都属于"国王监控的地方自治".这种自治形态真实地反映了王权触角的向下延伸与地方集团对王权的制约,它对于英国地方自治的起步、宪政的发展、市民社会的孕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英国成为"地方自治之家"与"宪政之乡"的重要原因所在.

  • 标签: 英国政治制度史 官民合治 民官自治 国王监控的地方自治
  • 简介:孙中山关于地方自治的思想理念,是其民权主义政治革命纲领的基本内容.在长期的民主革命实践中,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尤其是在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始终坚持以地方自治为政治理想,并由此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地方自治思想体系,体现了孙中山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孙中山关于地方自治的思想理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属性,它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产物,也是近代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虽然这一地方自治思想体系带有不可避免的理论缺陷,在近代民主政治的实践过程中也遇到很多挫折和障碍,但其在学理上的意义是应当给予认真总结和充分肯定的.

  • 标签: 孙中山 地方自治 民主政治
  • 简介:1930至1940年,在地方精英彭禹廷、别廷芳的领导下,河南宛西地区实施了一场自治,在乡村建设上取得良好效果。当时,该地区被誉为中国一千八百县中的模范。从"地方国家建设"和"发展型地方主义"角度,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所谓"地方国家建设"是指民国时期,在中央和省级政府无力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和动荡的情况下,地方精英可以通过主动作为以稳定和发展乡村。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冲突的情况。如果基层社会的权力持有者的政治观点并不是分裂性的,那么其行为可被视为"发展型地方主义"的实践,而不应该被过分地贬抑。

  • 标签: 地方国家建设 发展型地方主义 地方自治 宛西
  • 简介:2017年5月18日下午,自治区主席陈武到自治地方志办公室调研。自治区副主席黄伟京,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洲,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建新,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巡视员刘宏武,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关礼,

  • 标签: 自治区主席 办公室 地方志 调研 陈武 人民政府
  • 简介:1939年9月,国民政府颁布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县制,要求重划县等、增强县政府职能、裁撤区署、建立乡镇公所、调整保甲、整理警卫、普及教育等等,以建立地方自治为名,达到加强对基层控制之目的.新县制以三年为限,1942年5月,内政部就各省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检讨新县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其成绩得失作了一个较为中肯的评价.

  • 标签: 新县制 地方自治 检讨 推行 成绩 1939年
  • 简介:清朝末年,地方自治曾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不仅关于地方自治的言论遍见于各种报刊杂志,研究、筹办地方自治的团体机构纷纷成立,而且1905年前后.上海、奉天、南通、天津等地,或士绅自发,或官府督导,都曾自发创办过地方自治。据统计,1908年以前,各省成立的名目不一,规模不等,机构不同,成效各异的自治团体和自治机构已有100多个。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清政府颁布了《九年预备立宪逐年筹备事宜清单》,把地方自治开列为预备立宪必办之事,并于翌年年初(光绪三十四年年底)颁发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 标签: 地方自治思想 自发 预备立宪 清政府 晚清 社会思潮
  • 简介:<正>上级国家机关领导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几年来,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进展很不顺利,没有能够全面贯彻到实处,民族地方始终未能实现法律规定意义上的自治。究其根本,没有处理好领导与自治的关系,使之达到和谐与统一,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本文拟就上级国家机关领导与民族地方自治的关系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 标签: 民族自治地方 国家机关 自治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法 自治权 自治条例
  • 简介:<正>宽甸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鸭绿江畔,北与桓仁、集安县接壤;西与本溪、凤城县毗邻;南接丹东市;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15.5公里。幅员6200多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252个村街,总人口45万人。宽甸县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有满、朝鲜、蒙古、回、壮、苗、锡伯等14个少数民族,其中满族占总人口的44.6%。宽甸地形略呈三角形,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400米。全县总面积929万亩。突出特点是山多耕地少,自然地貌构成为“九山半水半分田”,是较典型的山区,林产、矿产资源丰富,加之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于粮食、特产业发展。

  • 标签: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自治地方 少数民族干部 朝鲜族 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