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公安系统的高级访问学者,我于2001年赴英国学习访问。7月1日我来到了位于伦敦附近的萨里郡一所警犬训练学校。该校负责英国东部地区各警察局的警犬训导员的训练与复训工作,是英国6所警犬训练学校之一。

  • 标签: 英国 警犬基地 训练过程 技术规模 公民素质
  • 简介:英国旅行总是离不开戏剧和艺术,无论是福尔摩斯之旅,还是狄更斯之旅,英国成了众多文学和历史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然而,不要忘了那个对英国文艺有着创始人式的贡献的人物-莎士比亚,这个春天,是时候走入莎士比亚的英国

  • 标签: 莎士比亚 英国 艺术 福尔摩斯 狄更斯 爱好者
  • 简介:英国蒙古学研究简介那顺巴依尔(Nasunbayar)英国蒙古学研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1876—1888年,著名历史学家霍渥斯出版了他的四卷《蒙古史》(共五册)。这部巨著,在欧洲是继多桑《蒙古史》之后的又一部影响极大的论著,也是英国蒙古学历史开...

  • 标签: 蒙古学研究 研究简介 剑桥大学 布里亚特 蒙古文化 英国
  • 简介: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发生的“重庆”号事件完全是中日之间的外交摩擦,但其最终实际上由英国出面了结。英方坚持与中国交涉的唯一理由是“重庆”号悬挂的英国国旗受辱。英国所提出的正式道歉和逞凶两条要求,中间虽经历“最后通牒”风波而始终不变。中方鉴于“重庆”号事件是由“高升”号事件而起,对于英国方面的要求最初不愿响应,但迫于英方压力,终由大沽炮台鸣炮21响向英国国旗致礼道歉作结,对此英国方面非常满意。逞凶问题由于证据不足,英方实已主动放弃。中方留存的内容翔实的逞凶报告中所指“元凶”需存疑。“重庆”号事件为类似的重大事件如“高升”号事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案例。

  • 标签: “重庆”号事件 英国 逞凶问题 “最后通牒”风波 中日甲午战争
  • 简介:站人洋,也称站洋、香洋、港光,是英国贸易银元,当年流通区域包括港、澳、台、大陆地区。目前.在港、澳、台地区和欧洲、美国有众多的收藏爱好者。由于大陆银币种类太多,而大多数藏家更喜欢袁大头、龙洋系列,所以站人系列一直得不到关注,价格一直处于低位。

  • 标签: 银元 贸易 英国 大陆地区 收藏爱好者 流通区域
  • 简介:孟买,是印度濒临阿拉伯海海岸的天然良港。面积603平方公里。孟买岛是由七个小岛经填筑而成的一个大岛。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成为来自欧洲的第一个停靠站,所以有“印度的门户”之称。又因是全印纺织中心,被称为“棉花港”。

  • 标签: 英国辖区 孟买卢比 印度 形制 识别特征
  • 简介:美国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长期以来,美国革命被解释为英属北美殖民地居民反抗英国暴政并争取独立的斗争。本文作者发现这种解释不但在逻辑与事实方面存有缺陷,而且忽视了英国在美国革命中的作用。作者认为,美国革命是英帝国内部的一场内战,是殖民地与宗主国围绕宪政问题展开的斗争。在本文中,作者从帝国统治权、臣民的权利与义务、议会主权等三个宪政问题入手,分析了殖民地与宗主国的不同立场。最后,作者对美国革命在英国的反响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英国从中吸取的教训。

  • 标签: 美国革命 英国 英属北美殖民地 世界近代史 权利与义务 重大事件
  • 简介:英国行会产生于中世纪城市兴起时期,由从事工商业的市民组成的经济组织。经历了商人行会、手工业行会、公会三个发展阶段,对英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制度产生重要影响。行会是英国经济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研究中世纪英国行会及其作用有利于了解英国甚至西欧的社会状况。

  • 标签: 中世纪英国 行会
  • 简介:在教会看来,黑死病是上帝因世人的罪孽而降下的惩罚,故而对之主要的防治也应该以忏悔为主。这些对策的确没有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但这是当时科学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教会所能采取的最好选择,并且,对这种解释迅速的传达和有关措施周密的布置本身就证明了教会面对瘟疫的积极态度,对社会的稳定也不无裨益。另外,教会还积极的进行临终抚慰、开辟基地等稳定社会秩序的活动。尽管有一些教职人员的确有腐败的行为,但对此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因为他们相当多数并非原来教会的成员,而是在原有教士大量死亡之际紧急补充进来的人员。

  • 标签: 英国 黑死病 教会
  • 简介:钱币的币面上一般都是用文字或数字的形式铸刻有国名、铸造年份和面值,但是英国在19、20世纪所发行的流通铸币中,有一种名叫“克朗”的银币即不书币值。

  • 标签: 银币 英国 面值 国名 钱币 铸币
  • 简介:  也许是职业的缘故,初到英国我时常问自己:英国教育和中国教育到底有什么区别呢?由于有了这样的疑问,在接下来的一年访问学习中,我特别留心英国的基础教育,以及中英两国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异,我在暗暗地搜寻着答案.……

  • 标签: 培养学生 学校培养 学生素质
  • 简介:中国考古的一个现状,就是非常重视田野工作。而在国外,如英国,他们对田野工作的依赖就没有这么高。应该来说,中国田野考古学这一套起源于英国,与夏鼐先生留学于英国受惠勒(MortimerWheeler)等的影响有关。探方(Box-grid)式发掘,是……

  • 标签: 英国 考古事业 管理体制 操作过程 政策措施 田野技术
  • 简介:两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先后在中国开辟七块租界地,界内土地的租用方式,特别是英国商民如何获得合法的租地权利,是租界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七城市的英租界中有五处实行的是由英国政府与其本国商民订立皇家租契的土地制度,其中天津英租界扩张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租地关系最为复杂,具有较高的典型。在原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解释框架中,皇家租契订约双方属于协同利益群体,二者间发生旷日持久的纷争几乎无法想象。以天津为个案,考察和梳理英租界皇家租契制度的历史脉络和矛盾波折,有助于更完整地理解近代英国在华租界及其土地制度的深层次特征。

  • 标签: 英租界 土地制度 租地关系 皇家租契 近代天津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英国等列强于1912年至1913年期间所进行的善后大借款交涉,进而探讨英国对华政策的若干特质。英国政府参与善后大借款的主要目标之一为强化袁世凯政府对中国国内的控制。由于该目标的对象为中国国内政局,因此在借款交涉的过程中,英国政府的决策深受朱尔典公使等"英国驻华现场人员"(驻华外交官等人员)的影响。该次借款并非仅为外交交涉,同时亦牵涉北京政府内部政局的演变,观察中国内政的英国现场人员因深恐袁世凯政权崩溃,进而在借款条件上做出让步。总而言之,英国对华政策企图影响中国国内政治,但它反而深受中国国内政治的影响。

  • 标签: 北京政府 对华政策 朱尔典 国内政治 四国银行团 中国国会
  • 简介:一直以来,辛亥革命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往学界对其研究都集中于国内的视角力图从内部寻找答案,对于列强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通常从其"伪装中立""企图干涉""企图瓜分中国获取更大的利益"角度来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英国的外交文献中对这样的观点进行考证。

  • 标签: 辛亥革命 英国 严守中立
  • 简介:旅游统计和市场研究中年龄经常作为一个变量被广泛使用,但是针对年龄变量的论证却寥寥无几。本文依托中英两国最新权威统计资料,结合实地问卷调查资料,以英国人为例,研究年龄对其出游的影响规律,首次提出了出游年龄优势论。英国人出游决策呈现明显的年龄规律,以青壮年(25—44岁)和中老年(45--64岁)为主,占80%以上,其余年龄群体所占比例较少。这种现象归结为“出游年龄优势论”。人口老龄化趋势促使旅游管理者和营销者关注老龄化市场,老龄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但是老年人不会取代中青年成为首要旅游市场,这主要是受健康状况和收入水平双瓶颈限制。英国旅游市场呈现出来的年龄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遍

  • 标签: 年龄 优势 英国游客
  • 简介:通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在华攫取了五口通商权,是举此后对近代中国影响极大。本文较系统地考察了英国对'五口'发生'兴趣'的历史由来;分析了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是如何通过武力和外交的手段获取是项重要特权,清政府在开埠问题上的抗争与政策的被迫转变,以及英国驻华代表在口岸问题上与英国政府的某些意见分歧乃至趋同;同时对外人在口岸的活动规范交涉、五口逐次开埠的准确时间表、五口开放初期各口贸易情况及差异缘由等问题进行了考辨。

  • 标签: 口通商 攫取口 权研究
  • 简介:导演:DavidBerry主演:RebeccaFront类型:纪录片/历史制片国家/地区:英国时间:20102010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了纪录片《英国小说家们的自述》(InTheirOwnWords-BritishNovelists),这部纪录片共3集,每集60分钟,将20世纪的英国文学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废墟之中(AmongtheRuins)(1919-1939)、焦虑时代(TheAgeofAnxiety)(1945-1969)、无所畏惧(NothingSacred)(1970-1990)。

  • 标签: 英国小说家 英国文学史
  • 简介:<正>1918年11月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迅速接近尾声。协约国的军队到处对趋于瓦解的四国同盟发动猛攻、此时,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已退出战争。11月3日,奥匈政府也投降了。德国军队逐渐放弃法国和比利时的疆土。11月7日,德国代表越过战线并向法军统帅部请求停火。所有英国人民,包括武装部队在内,焦急地等待着军事行动停止的消息。在英国本身情况恶化的影响下,群众对结束战

  • 标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国 士兵 武装部队 军事行动 协约国
  • 简介:中国茶叶曾经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给我国带来滚滚财富,后来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从中国窃取茶种、茶苗、茶技,种植生产出大批价廉物美的茶叶,中国茶业受到很大冲击,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作为英国博物学家兼经济间谍的福钧,起了十分恶劣的作用。那么,福钧是何许人也,他是怎样窃取中国茶种、茶叶技术的呢?

  • 标签: 英国殖民地 茶叶贸易 中国茶叶 猎人 植物 中国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