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民族化的哲学范畴,“阴阳”是“贯穿中国文化的基本原则”。在此范畴统辖下,划归“”之系列的有天、父、雄、刚、上、动、大,划归“阴”之系列的有地、母、雌、柔、下、静、小。词序排列上。“阴阳”是先阴后,“乾坤”是先乾后坤;若对应使用,要么是以“阴阳”对“坤乾”,要么是以“乾坤”对“阴”,依此类推,方才合乎汉语表达习惯。譬如,《周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阴阳——柔刚)《庄子·天道》:“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同波。”(静动——阴阳)王弼《周易注·屯》:“阴求与,弱求于强,民思其主之时也。”(阴阳——弱强)诸如此类,都可谓是符合常规的“对位使用”。然而,与此相异的“错位使用”,在古籍里也常见。例如“天地有官,阴阳有藏”(《庄子·在宥》)、“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管子·四时》)、“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苟子·礼治》)、“推天地之精,运阴阳之类,以别顺逆之理”(《春秋繁露·尊阴卑》),等等,其中跟“阴阳”对举的都不是“地天”而是“天地”,这种现象值得学人注意。

  • 标签: 汉语表达习惯 哲学范畴 中国 文化传统 “阴” “阳”
  • 简介:前言自欧阳修《六一诗话》之后,两宋间产生了大量诗话著作。郭绍虞氏《宋诗话考》(1979年,北京,中华书局)的著录多达一百三十九种,但除了诗话的辑本和近乎诗歌选集者外,大多篇幅寥寥。而其中南宋葛立方(?-1164)的《韵语秋》二十卷,尽管也有与其他诗话重复的内容,但并不是只抄录已有诗话,而是发表撰者自己的意见;且在此类诗话中,堪称规模最大者。葛立方在《跋》中自述撰写这一大部头诗话的意图道:凡诗人句义当否,若论人物行事高下是非,辄私断臆处而归以之正;若背理伤道者,皆为

  • 标签: 韵语阳秋 葛立方 《六一诗话》 宋诗话考 诗歌选集 尊经阁
  • 简介:<正>沔县博物馆,近两年在沔城收购站选拣了三种不同版式的“宽永通宝”。“宽永”,是日本帝号(即公元1624—1644年)。宽永元年正当我国明代天启四年,距今360余年。当时日本所铸铜钱,与明代铜钱的形制,规格,重量,基本一致。文字与汉文完全相同,钱面铭文“宽永通宝”与“天启通宝”“通宝”二字极似。可见当时中国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铜钱 天启 铸铜 文字 公元 中国与日本
  • 简介:久雨初晴.艳阳天气,从福州市区乘汽车越过闽江大桥.到达南台岛南端的乌龙江边,有一个山明水秀的乡村.这就是近代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严复的故乡岐村。在岐人口处东边的公路上,

  • 标签: 故乡 严复 启蒙思想家 民主主义
  • 简介:话说程风雨桥夕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个有山必、绿、有水必清、风景秀丽的地方。在云雾缭绕的山道溪谷间、青山碧水的田园中,可看到一座座雄伟壮丽的木构建筑物-独具风韵的侗乡风雨桥。从三江县城古宜出发,驱车北去20公里,来到林溪乡的林溪.只见溪...

  • 标签: 风雨桥 程阳桥 侗族 建筑艺术 民族文物 三江县
  • 简介:《史记·货殖列传》:“泰山之则鲁,泰山之阴则齐”。以海、济、淮、河为四界,以泰山为中心的这块大地,的确给我们蕴藏着引以自豪的泰山文化。以泰安大汶口为代表的大汶口文化,以龙山镇为代表的龙山文化。这是代表泰山阴阳东方先民的文化遗址。从泰安大汶口文化来看,当时泰山地区应是我国货币文化的策源地。夏代的货币文化是有所发展的,出现了自然物货币,那便是以贝为币。

  • 标签: 自然物货币 大汶口文化 文化遗址 东夷文化 曲阜鲁故城 尖首刀
  • 简介: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后期,是中国文坛的多事之秋。写这段历史,秦兆恐怕是很难绕过的人物。秦兆不是国统区过来的文化人,而是从延安过来的党员作家,可谓根正苗红。当时他已是很有成就的作家,主持国内最有影响的文学刊物《人民文学》。

  • 标签: 秦兆阳 《人民文学》 50年代 20世纪 中国文坛 文学刊物
  • 简介:东魏嵩寺造像碑上雕刻的八十八佛和六方佛造像题材在石窟造像中不多见,是当时石窟造像题材的充实和丰富。尤其是造像铭中记载的有关嵩寺的创建和发展,可补史书之阙,为研究嵩山寺院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 标签: 嵩阳寺 生禅师 八十八佛 六方佛 神王 沙门统
  • 简介:夏之战,是指辛亥武昌首义成功后,湖北革命军同南下进剿的清廷北洋军在汉口、汉阳进行的一场战争。“”为汉阳,“夏”为夏口,乃汉口之旧称,因此史称“夏之战”或“夏保卫战”。而后一种称谓似乎更普遍些。本文之所以用前称.是因为“战争”一词为中性。对交战双方都是适用的;而“保卫战”一词则含褒义。用在湖北革命军一方自然合适,但战争是双方的,要想弄清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必须对交战双方的目的、策略、变化等。都要进行爬梳和认知。

  • 标签: 诡异 重大历史事件 武昌首义 革命军 保卫战 北洋军
  • 简介:翰笙(1902-1993),原名欧阳本义,1924年秋入上海大学,更名欧阳继修;1933年取笔名翰笙,四川宜宾高县罗场人。1917年,15岁的翰笙走出家门到宜宾、成都、北京、上海求学,得吴玉章、王右木、陈毅等指导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洪流中,翰笙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教官,参与南昌起义,任师党代表、起义军

  • 标签: 国统区纪实 战斗国统区 阳翰笙战斗
  • 简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众多的乡村建设团体中,晏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平教会”)可谓那一时期的佼佼者。平教会于1923年8月26日在北京成立,1926年在河北定县举办乡村建设实验,1935年在湖南办衡山实验县,后因抗战爆发,两地区实验相继终止。后转入四川新都(现成都市新都区)开展乡建实验,但持续时间较短。

  • 标签: 乡村建设 晏阳初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实践 持续时间
  • 简介:1999年夏季,笔者在县城关偶尔收到一枚红铜质“邑”平首小方足布,甚是幸运,常观不厌。

  • 标签: 红铜 铜质 幸运
  • 简介:位于长江北岸的逻港区,岸陡水深,河床稳定,无冰冻、险滩,常年水位可停靠3至5千吨级轮船,涨水季节能泊万吨级大轮.既是水路进出武汉的东大门,又是新、红(安)、麻(城)三县物资吞吐的咽喉要道.我于1922年就在这里当码头工人,至解放时已干了27年.现就个人印象较深的几件事略作叙述.由于自己年事已高,记忆力衰退,如有差错,请知情者补正.

  • 标签: 解放前 码头工人 记忆力衰退 码头卸货 河床稳定 抗日战争时期
  • 简介:1960年秋冬至1961年春,全国农村开展的反“五风”运动,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卓有成效的纠“左”举措。这次运动是在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大力推广沔县(今仙桃市)反“五风”经验后,在全国农村普遍展开的。沔县在这次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典型和推动作用。

  • 标签: 经验 1961年 1960年 纠“左” 推动作用 运动
  • 简介:<正>《辛亥首义回忆录》二(194页)上有记载说:“黄兴上有黎元洪,黄的命令不能统一;下面的人事安排不能尽如黄意。战时情况,瞬息万变,黄黎往返磋商,不能当机立断,最后使汉阳失守。”其它论著如《武昌起义史》等也将黎元洪“掣肘”作为夏战役失败的原因之一。事实并非如此。黎元洪在夏战役期间对黄兴是持支持态度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派

  • 标签: 黎元洪 主要表现 阳夏战役 黄兴 武昌起义 汉阳
  • 简介:<正>在战国货币研究中,魏邑繁有没有布币铸行于世,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迄今为止,古代货币研究者似乎都没有发现繁铸币的存在。是该地从来未曾铸行过,还是至今沉埋地下未曾面世?看来都不大可能。众所周知,魏国的繁屡见故籍,《史记》的《赵

  • 标签: 战国时代 《史记》 铸币 货币研究 古代货币 值得注意
  • 简介: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本文阐述洪镇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要正确处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物保护利用的关系、加大城镇的城市化规划、发挥博物馆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利用中的作用,切实提高文物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形成文物保护的的合力,有效地保护利用好洪阳文物资源。

  • 标签: 洪阳镇文物 保护利用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