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性”作为名词的语法范畴,是法语学习的难点。类型语言学的深入研究一方面发现“性”也存在于其它语族的语言中,同时也对“性”做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语义基础、词形基础和无理基础。法语的词性属于第三类。证据既来自现代印欧语,包括法语,也来自词性从古印欧语到拉丁语再到现代法语的演变。在教学中,传统的词性记忆法是以正字法为基础的词形做依据,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语音或许是词性记忆的更好途径。

  • 标签: 词性 语义 词性 无理据 语音基础
  • 简介:金灭北宋后,对南宋各地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从天会五年(1027)开始,金大将娄室等率领西路金军对陕西进行了多次进攻,数次占据京兆府、同州、华州、凤翔府及延安府等重要城市,但都遭到南宋军队和农民武装的顽强抵抗,又屡次放弃京兆府等地。天会八年(1030),通过富平决战的胜利,金才稳定了对关中及陕北地区的控制。

  • 标签: 宋军 陕西 农民 胜利 大规模 陕北地区
  • 简介:古今训诂家常常利用注解之文与被注解之文的对应关系来进行校勘,这种方法掌握得好,是可以得到可信的结论的。比如《荀子·儒效篇》:'井井兮其有理也。'杨倞注:'井井,良易之貌。,有条理也。'卢文弨:'正文‘有理’,各本作‘有条理’。案注,则正文‘条’字衍,今删。'《仲尼篇》:'财利至则善而不及也,必将尽辞让之义然后受。'杨倞注:'善而不及,而,如也,言已之善寡,如不合当此财利也。'谢本从卢校'善'上有'言'字。王念孙说:'杨注云

  • 标签: 各本作 杨注 杨倞 例释 仲尼 王念
  • 简介:1895年,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虽然在日初期台湾一度成为日本政府的经济负担,但得益于总督府有效的财政政策,尤其是专卖制度的实行,台湾的财政收入很快就扭亏为盈,并逐年膨胀。总督府在台实行专卖,一方面是因为专卖收入作为一种间接税,比较隐蔽,不容易受到台湾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通过专卖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日本国家资本和日本内地人资本在台的独占企业,有利于日本资本对台湾的控制。日时期台湾的专卖制度始于1897年的鸦片专卖,从无到有,

  • 标签: 专卖制度 中国 台湾省 日据时期 社会问题
  • 简介:清朝时,台湾除设有府、县儒学、书院、义学、社学外.还有私人办的书房(亦称私塾、学堂或书馆).遍及城市乡里间,对启蒙教育的贡献普遍而深远。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废除清朝时期的教育机构,只有书房在民众的支持下保留并延续下来.成为台湾青少年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 标签: 启蒙教育 台湾地区 书房 日据时期 中华传统文化 清朝时期
  • 简介:1894年,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战争中被新兴的日本帝国击败,被迫割地赔款,台湾不幸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异族的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饱受殖民蹂躏.沦为二等公民,本文拟就日本殖民下的民族政策作一初浅的探讨。

  • 标签: 日据时期 台湾 民族政策 皇民化运动 日本
  • 简介:台湾在1895—1945年长达50年的日时期里,日本殖民政府“饴与鞭”的治台政策,在当时及战后台湾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本文拟从当时台湾社会教育入手,试剖析日时期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及其对台湾人民的影响。

  • 标签: 日据时期 社会教育 1945年 治台政策 社会生活 台湾人民
  • 简介:明宫恨──《贺县志》有关资料而作唐择扶明朝成化十一年初夏之夜,乌云压宇,闪电雷鸣,大雨滂沦。全碧辉煌、恢弘华丽的明宫似含在妖困黑古隆冬大口中的丽珠,随时会被咬碎吞下.雨水,击打着后宫格次鳞比的宫字琉璃瓦面,击打着石雕玉阶,击打着搞窗朱格和那钢炉、铜...

  • 标签: 有关资料 李唐 宪宗 广西贺县 吴皇后 婴儿啼哭
  • 简介:《西北民族研究》,乃研究西北地面诸民族及其学术之期刊;西北之谓,乃中国领土内与东南相对而言的一部分。凡所属范围内之古今各族群、民族之文化事象,皆为本刊直面的现实、探究的对象。自然。部分是全部之有机部件,专注部分其要点仅是侧重而已;全部亦系部分之有机组合。专业分工.乃一学科的角度、视野罢了。有了时空、角度视线定位,可准确依序办刊。“杂志”,记载于文字(抑或图像等)是为其主旨之一也。

  • 标签: 《西北民族研究》 实录 中国领土 文化事象 专业分工 族群
  • 简介:滕固《唐宋绘画史》是民国时期第一部中国画史断代研究成果,影响颇著。然而针对此书写作所之“底稿”的认定,目前学界仍有所偏误。通过细致考证,‘【广氐稿”最初写作时间应在1926年年中;《唐宋绘画史》所之“底稿”既不是《关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史的考察》,亦非滕1111932年提交的博士论文。理清其中系列关系,对探计臻固自《中国美术小史》至1933年的画史专题研究状况以及其博士学位能以较短时间取得之原因,都会有所裨益。

  • 标签: 滕固 《唐宋绘画史》 “底稿” 博士论文
  • 简介:正月,妾苏氏生子立旭。时疥疾初愈,遂举债治装。七月初一,起程赴闽。次儿立元请侍行,以“报国从来拼一身,四行万里更谁亲”止之。沿途经黄浦、罗浮,月内至厦门。八月十五日,在老陇道上。遂抵福州,交纳咨追款项,并向闽中

  • 标签: 杨廷理 生平 清朝 政治家 年谱
  • 简介:王府井大街曾名“莫循大街”.澳大利亚人莫循在中国生活了20余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也是一位与近代中国关系密切的旅行家。关于莫循,有两个细节值得一提:北京最繁华的王府井大街,曾被命名为“莫循大街”;莫氏本人则是穿越中华帝国,从北京到达新疆伊宁,并从那里穿过天山山脉的木扎提隘口,到达喀什和俄国铁路线上的安集延(乌兹别克斯坦城市)的第一名记者。

  • 标签: 中国近代史 莫理循 王府井大街 中亚 乌兹别克斯坦 澳大利亚人
  • 简介:绪言《宋大诏令集》一书的史料、文献价值早经学界公认。胡玉缙先生在《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续编·史部·诏令奏议类》《宋大诏令集》提要(后称'胡氏《提要》')中,评价说:'然北宋典制,所存实多,非特为制诰之渊海。其足据以参校《宋史》者不胜枚举,可与《唐大诏令集》并存矣。'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大诏令集》(后称'点校本')《校点说

  • 标签: 宋大诏令集 点校本 文献价值 《宋史》 典制 宋会要辑稿
  • 简介:僧梦英是五代末、北宋初著名书法家,周旋于官宦文士之间,同时代人赞誉其人其书的诗作,当时已经刻石,即碑林现藏《赠梦英诗碑》和《十八体篆书碑》。二碑共存61人66首诗,因有赠诗者两碑均出现,诗作也有前后一样者,实际是39人56首。本文碑刻资料将《全宋诗》所遗漏的16人18首录文发表,并就刻石本身的状况及相关问题略加说明。

  • 标签: 《全宋诗》 赠梦英诗刻石 补遗
  • 简介:西晋末年,益州刺史赵廞蜀叛乱,利用先世同为张鲁旧民并信奉天师道的关陇流民为羽翼。但其合作很快破裂,赵廞旋即败亡。其后不久,以李雄为首的关陇流民与同奉天师道的范长生集团合作,却成功地割据巴蜀,建立了成汉政权。本文通过考察曹魏西晋时期天师道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和分化,指出赵废所信仰的天师道不同于关陇流民,不再具有张鲁时期整合夷夏贵贱,结成政教合一共同体的能力,这是促成赵、李蜀一成一败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师道 范长生 关陇 曹魏时期 西晋末 州刺史
  • 简介:青海"花儿"是流传于青海地区各民族中的一种口头传唱的民歌,是一种质朴生动的民间文学形式,它的主要功用是表达男女间互相爱慕的思想感情,兼有讽刺和劝化的作用。正因为"花儿"的这种功用,所以"花儿"也被视为"野曲",禁止在家里或某些严肃的场合演唱,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下如民间庙会、"花儿"演唱会,或者在野

  • 标签: 事喻理 取事 花儿取
  • 简介:前些天一个夜晚,忽接兆忠兄来信,叮嘱写一点文字,谈谈'咱们的姨'。立即答应了。随即想到的,便是这样一个题目。姨——我们几个经常和她来往的朋友,都这样称呼她。她,就是当年延安的'八路军公主'灰娃,与画家张仃先生携手走过后半生,自己却也因病而'化蛹为蝶',变为一位诗风别异的诗人的灰娃。与爽朗的淡墨淡绿色的江南不同,也迥异于深绿深红色的热烈的南粤,此刻的黄灰色单调的北中国,壮阔又寂寥,干燥

  • 标签: 理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