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制度,是中国古代关于接待过往官员、使节和邮递文书的交通制度,又称驿、驿驿、馆驿等。这种制度出现于殷商时代,到宋代已空前完备,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邮传 宋代 中国古代 官员 使节 殷商
  • 简介: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邮政”,在历史漫长的岁月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如今,除了书信,电报、电话、传真、卫星通讯等,已经成为人们迅速、准确、便捷地获得种种信息,非常普及且受到普遍欢迎的主要途径。溯本求源,风风雨雨,

  • 标签: 中国 邮政史 书信 通信方式
  • 简介:中国古都与驿曹尔琴我国古代王朝或政权,不仅重视以国都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的交通,也重视交通线上设置的驿。无远弗及的交通和驿,使中央所在的国都和各地紧密联系起来,为有效地控制和治理广大地域发挥了作用。如果说交通是国都与各地联系的基础,那么驿就是其联...

  • 标签: 邮驿 中国古都 进奏院 《永乐大典》 《汉书》 急脚递
  • 简介:<正>张宗禹安徽亳州雉河集张大庄人,沃王张洛行的族侄。他出身地主家庭,家有田五、六百亩,在家读书,后来随张洛行起义.太平天国封他做梁王。天京陷后,张宗禹和任化邦等带领蒙,亳队伍归遵王赖文光领导。太平天国丙寅十六年秋(一八六六年),赖文光命张宗禹率领幼沃王张禹爵、怀王邱远才统军入陕、甘,去连合回民起义军,以为椅角。张宗禹入陕,所向克捷。十一月,进到西安,在城东灞桥十字坡歼灭清朝陕西巡抚刘蓉部湘军,斩提督萧德扬。丁

  • 标签: 张宗禹 太平天国 赖文光 左宗棠 李鸿章 直隶
  • 简介:石鲁(1919~1982),1919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文公乡一个冯姓大家族,原名冯亚珩。家有良田千顷和巨大的庄园。其祖上文人学者辈出,家有十余万册藏书。其胞兄冯建吴于青年时期在上海曾就读于吴昌硕等海派画家举办的“昌明艺专”,学习

  • 标签: 石鲁 绘画艺术 生平 中国画 艺术风格
  • 简介:余活力(1930~2000),原名余长学,云南省石屏县宝秀乡许刘营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全家节衣缩食和老师支持帮助下,读完小学,并考上了石屏师范附中。在附中就读期间,受进步老师影响,1946年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读

  • 标签: 余活力 云南 生平事迹 中国共产党 革命斗争
  • 简介:读《胡适》杨向奎由吉庵先生著《胡适》是一部非常好的著作,读后觉得这部书的长处可以归纳为:(1)材料丰富而取舍得当。关于研究胡适之先生的原始材料及成书,海内外非常多,而白先生取舍得当,所选用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舍掉的都是可以不用的。(2)原书首尾衔接...

  • 标签: 胡适 中国传统文化 蒋介石 帝国主义 精神文明 《独立评论》
  • 简介:1998年7月18日,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在破冰船"雪龙"号船上设立邮政支局,11月5日"雪龙"号邮政支局随船启航赴南极正式运行;1999年7月1日"雪龙"号邮政支局又随船首赴北极,这是人类第一次在远洋船上设立邮政局,随船赴南、北极开展事活动,一项世界纪录就此诞生了。

  • 标签: 中国极地 极地邮
  • 简介:《广西通志·电志》注意以事系人岑立登《广西通志·邮电志》,历经8年辛勤耕耘,数易志稿,19.93年7月,经自治区通志馆终审定稿付印。该志用以事系人的方式,较好地增强了对人物的记述。人物记述,旧志有之。当代方志学者提出,新编地方志要有“人民性”的特点...

  • 标签: 以事系人 广西通志 志稿 编纂过程 电报员 邮电通信
  • 简介:《平南》问世后被认定为贵州首部历史小说,成书于明代。本文将该书与有关史籍对比,并根据明代职官等制度及有关人物的经历作考证,提出不同意见。又从故事情节及语言文字推测其成书年代,判断文学、史料价值。

  • 标签: 历史小说 比较 成书年代 文史价值
  • 简介:清道人·上篇·作者菊南山标题字董欣宾引言胡小石、张大千的老师清道人(李瑞清)是“首辟两江文化”之功臣。他是教育家、书画家、鉴赏家;又是情痴、孝子、末代孤忠之臣,一生充满传奇性。在南京,他有不可抹煞的功绩,他不但把当时江南最有规模、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堂...

  • 标签: 李瑞清 师范学堂 美术教育 高等师范 太夫人 图画手工
  • 简介:一、关于史志人物传中的真实与想象。《左传·宣公二年》记述了这样一段故事:说是晋灵公丧失了为君之道,他向人民横征暴敛,还把宫殿建筑得雕梁画栋。他经常从台上用弹弓打人,以看人们的躲避来取乐。某次厨子炖熊掌没有炖熟.结果他把厨子剁成肉块放在畚箕中,然后派个妇女拿着这些肉块从朝上走过。为此,赵盾、士会

  • 标签: 史志人物 史料 历史真实 叙述方式 虚构性
  • 简介:清末民初的罗蔼其①是著名的文化学者,研究客家文化的先驱。除名著《客方言》外,尚未刊行的手稿有《壬子旅行记》《东三省游记》《庚申年日记》《辛壬杂稿》《联语录存》《联诗杂什》《己冬随笔》《读骚随笔》《松风漫钞》《先荣谱》等和一些散页。本文根据其手稿及族谱、墓碑及讣告等资料,撰写传记,记述罗蔼其的故乡、家世、仕途及其为客家文化所做的贡献,展现其从京官到庶民,从山乡教师到中大教授的曲折生涯,再现上世纪初传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 标签: 传统知识分子 客家文化 《客方言》 文化学者 清末民初 心路历程
  • 简介:孝子图和烈女图自古以来在中国绘画史上就占据着重要的一席,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对此一直没有系统的研究。本文将过去遗留下来的文物以及近年来考古界新发现、出土的文物中所包含的孝子图和烈女图与孝子(阳明本、船桥本)、烈女的文本进行细致的对比,在此基础上,试图以美术与文学相结合的视角探讨孝子图、烈女图的内容和特征,并对其进行简明易懂的概述。同时,对于其中一些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选择一、两个例子加以具体的提示。

  • 标签: 孝子传图 烈女传图 顾恺之 武氏祠画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