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展弦比柔性机翼在升力平衡状态下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而机翼内部应变却较小,属于典型的几何非线性。利用等效线性化思想,构造了一种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的大展弦比柔性机翼在升力平衡状态下的振动特性计算方法,并设计实施了验证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计算及试验研究几何非线性对柔性机翼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变形会造成柔性机翼自身振动频率明显降低,并且这种降低作用会随着翼尖变形的增大而加剧。如果不在研制中考虑此因素,将严重影响大展弦比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 标签: 几何非线性 等效线性化 柔性机翼 振动特性
  • 简介:可变几何通道控制执行装置的动态特性,直接影响到航空发动机的进气和排气性能。以一几何通道控制执行装置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可变几何通道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并运用AMESim建立其仿真模型,重点分析了油嘴Ⅰ直径、油嘴Ⅱ直径、作动筒活塞杆直径、作动筒活塞直径、负载等参数,对可变几何通道控制执行装置动态特性的影响,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改进、改型和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控制系统 几何通道控制执行装置 动态特性 作动筒 活塞杆全程移动时间
  • 简介:采用数值方法对某发动机预旋系统展开三维模拟,研究了叶片供气通道转角处不同几何结构对供气通道气体流动和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旋系统腔内叶片供气通道转角处结构对压力损失的影响非常大。其中转角处结构为倒圆时压力损失t~/1,,倒角时压力损失次之,直角时压力损失最大。可见改善供气通道结构可增大有效流通面积,使气流更容易流过叶片供气通道。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涡轮 叶片供气通道 压力损失 流量系数 数值模拟
  • 简介:试验评定了液氧/氢旋流同轴式喷嘴的燃烧性能。水/氮气的冷流试验发现液氧出口凹进的旋流同轴式喷嘴的流动具有自身脉动的特征。在2.6和3.5MPa室压、850和500N推力、4.0~8.0混合比的条件下进行单喷嘴燃烧室的燃烧试验。试验中测量、分析了每种喷嘴燃烧室壁的燃烧性能、室压分布及热载荷。结果表明:对于直流同轴式喷嘴,燃烧性能主要受蒸发效率所控制;对于旋流同轴式喷嘴,燃烧性能主要受混合效率所控制。已发现凹进旋流同轴式喷嘴的燃烧室壁的热负荷明显地增加了,并且在某些状态下还出现了不稳定燃烧。

  • 标签: 喷嘴 同轴武喷嘴 喷嘴试验
  • 简介:在纯气膜面冷却设计的单层壁短环形燃烧室试验件基础上,设计了局部双层壁结构,构成冲击+逆向对流+气膜复合冷却,并进行了单层壁火焰筒双层壁火焰筒壁面冷却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单层壁的纯气膜冷却,由双层壁形成的冲击+逆向对流+气膜复合冷却方式使气膜段最高壁温下降,沿气膜流动方向壁面温度梯度减小。

  • 标签: 气膜冷却 复合冷却 冷却效果 火焰筒壁面 局部双层壁结构 单层比
  • 简介:本文介绍了采用先进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和热成形工艺制造直升机座舱地板吸能结构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并和热固性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塑性复合材料地板结构试件的吸能性能优于热固性材料试件,并且当生产数量达到和超过一定值时,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成本——效率高于热固性材料。

  • 标签: 座舱地板 复合材料 热塑性 热固性 抗坠吸能 军用直升机
  • 简介:对常温常压下燃烧室头部各部件(一级涡流器、二级涡流器、套筒、喷嘴型式等)的几何特性对燃烧室内各主要截面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其中两种典型头部组合进行了轴向温度场变化试验,得出由A型一级涡流器、A型二级涡流器A型头部套筒组合时,有较理想的燃烧室内及出口的温度分布。

  • 标签: 燃烧室 部件试验 几何参数 温度分布 头部组合
  • 简介:针对空气涡轮火箭冲压发动机马赫数1.5-4.5工作范围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唇口平移的曲面轴对称进气道变几何方案及其新型调节机构,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对其总体性能和流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曲面压缩的轴对称变几何进气道总体性能较高,尤其是流量捕获能力良好,可以满足整个工作范围的需求。此外,新型调节机构简单可行,利于工程实现。

  • 标签: 组合发动机 变几何进气道 调节机构 马赫数分布 弯曲激波
  • 简介:针对RBCC发动机Ma=2.5~7.0的宽范围工作要求,提出了一种部分顶板转动+唇口平移的二元进气道变几何方案,并通过数值仿真对其总体性能和调节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激波依次封口设计概念的变几何进气道在高低马赫数下的总体性能较优,尤其具有良好的流量捕获能力。转动部分顶板的变几何方案拓宽了进气道工作范围,向后平移唇口可以实现超额定工况的起动和Ma=2.3的自起动。变几何进气道的调节方法简单、工程应用可行。

  • 标签: RBCC 高超声速进气道 宽马赫数 变几何 数值仿真
  • 简介:在“沙漠风暴作战”(OperationDesertStorm)和“自由伊拉克作战”(OperationlarqiFreedom)中,美军所使用的M1系列主战坦克可说是所向披靡,在战场上打遍天下无敌手。至于作为对手的俄制T72坦克则是一败涂地,根本毫无招架之力。从战场上的成绩来看,M1系列主战坦克的确是大获全胜,让对手完全报销。

  • 标签: 主战坦克 西方 鹿 伊拉克 作战 战场
  • 简介:米-35和米-24其实基本上是一回事,米-24是俄罗斯国内的编号,只不过在出口时改称其为米-35而已,它们都被西方俗称为“母鹿”(Hind)。米-35M是“母鹿”家族中的最新改型,它已在多次航展上亮相,俄罗斯希望能以此作为样品来吸引到米-24早期型号的改型订单。

  • 标签: AH-IZ“蝰蛇”飞机 米-35M“母鹿”飞机 直升机 技术性能 比较分析
  • 简介:采用大型商业软件ABAQUS/STANDARD对含试验装置的大型加筋壁板试验件(2400×2400mm)和加载情况进行了详细模拟,特别是对由试验件、加载销、传载销和剪切夹具组成的装配模型进行了三维接触分析,考虑了两种载荷工况(纯剪切载荷工况和单向拉伸载荷工况)。结果表明分析试验具有相当好的一致性,同时揭示了夹具载荷传递规律。为进一步改进试验夹具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试验 加筋板 夹具 接触 比较
  • 简介:在液氢冷却的火箭燃烧室里,对高深宽比(槽高比槽宽)冷却通道的冷却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不同的冷却通道设计在燃气侧壁温和冷却剂压降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冷却剂通道的设计,包括燃烧室应用高深宽比冷却通道的长度、冷却剂通道的数量和冷却剂通道的形状。用火箭热计算(RTE)规则二维动力学(TDK)规则对七种冷却剂通道进行了联合研究。最初研制的每种冷却通道没有考虑制造因素,只考虑减少来自常规冷却通道的燃气侧壁温。这些设计产生的燃气侧壁温比给定基础下降了22%,冷却剂压降只在原基础上提高了7.5%。七种设计的冷却通道都用铣加工制造。制造后产生的燃气侧壁温比给定的基础降低了20%,冷却剂压降增加不到2%。在整个燃烧室长度上都用高深宽比冷却通道的设计在燃气侧壁上得到的好处,并没有超过只在喉部区域使用高深宽比冷却通道的设计,但冷却剂压降却增加了33%。高深宽比冷却通道在冷却压降增加不到2%的条件下,至少可以降低燃气侧壁温8%,这与冷却通道的形状无关。在降低燃气侧壁温方面得到的好处最大,且冷却剂压降增加最小的设计是采用分叉冷却通道,并在喉部区域采用高深宽比冷却通道的设计。

  • 标签: 火箭发动机 燃烧室冷却
  • 简介:研究定常态恒温,变温热源热机循环性能,导出内可逆卡诺热机和布雷顿热机的最佳率,效率关系和最大功率及相应效率界限,并对这两种热机循环的最优性能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表明,定常态流恒温热源循环,只有当工质的热容率趋于无穷大时,布雷顿循环才能达到卡诺循环的性能。数值计算显示,当布雷顿循环的工质热容率为高,低温侧换热器的热导率总量的1.5倍时,布雷顿循环的功率已为卡诺循环功率的99%以上。定常态流变温热源环在相同的边界条件和热效率下,布雷顿循环的功率可以高于卡诺循环功率,极限情况下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对于变温热源条件,布雷顿循环主要受益于其工质热源间的较佳的匹配,所得结果对热机工作参数和工质的最优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有限时间热力学 布雷顿热机 最优化 变温热源 定常态恒温热机 循环性能
  • 简介:基于制造单元模式鲁棒性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评价法研究了影响制造单元模式稳定性的因素,得出了制造单元系统稳定性评判准则,即制造单元鲁棒性因子Ij>70%,产品不合格率<5%,单元制造过程中生产准备时间Fij≌0。阀体制造单元模式运行计算显示阀体制造单元鲁棒性因子Ij=94%,表明:阀体制造单元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阀体制造单元模式生产周期降低了78.5%;生产成本比原来降低了31.8%;阀体生产制造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不仅提高了阀体制造生产效率,亦提高了阀体制造生产经济效益。

  • 标签: 制造单元 阀体 层次分析法 评判准则
  • 简介:Z-pin是由纤维丝或金属丝组成的细杆,具有较高的轴向刚度、强度和疲劳韧性,将它们嵌入预浸料层压板可以提高层压板结构的分层韧性、损伤容限和连接强度。Z—pin提高层间断裂韧性的机理是Z-pin对层间分层可以提供桥接力,阻止分层扩展。本文针对两种材料体系的碳纤维Z—pin销接复合材料层压板,采用Z_pin拔出试验,测量Z-pin母体材料之间的剪切强度,采用单搭接剪切试验,测量Z-pin的横向力学性能,研究不同载荷形式下Z-pin的桥接规律和失效机理,为Z-pin结合界面典型单元的失效分析提供依据。

  • 标签: Z—pin 桥接力 拔出 剪切 桥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