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注射器以避免药过程中的液体污染,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以2007年3月成立调配中心以前调配27500组为例是对照组,调配方法为食指固定针栓调配药物。以2007年3月成立调配中心后的27500组为例是实验组,配置方法为手持注射器空筒,食指不接触针栓调配药物。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输液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注射器可以有效避免药过程中的液体污染,此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注射器加药 改进方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按揉加以艾灸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诊的80例乳腺小叶增生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服乳癖消片加以按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按揉加以艾灸治疗艾灸患者双侧足三里等穴位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腺增生情况改变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62.50%),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按揉艾灸法治疗乳腺增生,临床效果显著,在有效消除患者患部乳腺增生情况的同时,增加患者全身气血运行情况,让患者机体保持健康状态,同时采用艾灸治疗安全、环保且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按揉法加艾灸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耳穴贴压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的健康产妇。术后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术后采用穴位注射耳穴贴压镇痛,在双侧三阴交穴各注射5%盐酸曲马多注射液0.5ml,耳穴按压在双侧耳穴神门穴|、子宫穴及下腹穴|,皮质下穴贴压王不留行籽。对照组50例采用一次性微量镇痛泵(泵的容量100ml,含吗啡10mg,氟哌利多5mg+布比卡因112.5mg),手术关腹时一次性硬膜外腔注入5ml,然后以2ml/h持续注入镇痛药液。观察两组术后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穴位注射耳穴贴压与一次性微量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无差异,但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镇痛 穴位注射 耳穴贴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房颤患者中, 应用胺碘酮林抗凝治疗的 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2 例房颤患者, 收治 的时间为 2018年 5月 2019 年 12 月,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等 分为常规组与 治疗组 。将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 及脑梗死发生率 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 相比于常规组,治疗组的 左心射血分数明显高 ( P< 0.05) ; 相比于常规组,治疗组的 左心房 内径明显短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牵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周后治疗组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牵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可以早期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牵引复位 夹板固定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颌骨骨折颌间牵引患者口腔护理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注射器冲洗含漱进行口腔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未发生口腔感染。结论口腔冲洗含漱在颌间牵引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效果满意。

  • 标签: 颌间牵引 口腔冲洗
  • 简介: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球囊填塞法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2013年重庆永川区中医院73例产后出血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的止血方法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宫颈环扎术球囊填塞法治疗产后出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如"8"字缝合术、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子宫填塞纱条等治疗产后出血。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100%、9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0.3min、34.5min)、术后出血量(分别为496.2mL、872.3mL)、术后产褥病率(分别为5.3%、25.7%)、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3.1h、60.5h)、住院时间(分别为6.8d、13.9d)等方面比较,观察组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环扎术球囊填塞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安全有效,能保留子宫等优点,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 标签: 宫颈环扎 球囊填塞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中医挑破拔罐治疗蛇串疮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62例蛇串疮患者,以随机抽签分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挑破拔罐治疗。对比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疼痛值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挑破拔罐治疗蛇串疮效果较佳,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 标签: 中医挑破法 拔罐 蛇串疮 临床价值
  • 简介:舒张指揉是我科前主任沈健群老师创建的,是一组采用一指禅推、四指平推、滚、摩、提拿、点按、揉、抹、扫散的复合推拿手法。为了探讨舒张指揉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价值,笔者对8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行舒张指揉电脑间隙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则使用电脑间隙牵引配合药物治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观察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揉法 对照组 椎动脉型颈椎病 牵引治疗 观察 临床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L”形有限椎间隙开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有限的“UL”形椎板间开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01例,平均年龄53.7岁,平均病程6.8年。结果101例获得平均6.8年随访按Naika标准评定,优49例,良43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1.1%(92/101),有91.1%的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若手术适应症掌握严格,本术式在减压过程中既减压彻底,又不影响腰椎的稳定性,是一个可靠的方法,加上康复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椎板间开窗法 椎管减压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臂丛(肌间沟颈丛神经联合阻滞和单纯臂丛与单纯颈丛麻醉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评价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锁骨手术患者9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臂丛颈丛组,单纯臂丛组和单纯颈丛组,每组各30例,对三种麻醉方法的不同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单纯颈丛组出现麻醉阻滞不全6例,占20%,其中有2例阻滞不全较明显,有1例改为全身麻醉后手术,单纯臂丛组出现阻滞不全4例,占13.3%,均在辅助麻醉性镇痛药后完成手术,臂丛颈丛组出现阻滞不全1例,占3.3%,三组麻醉阻滞不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丛组与臂丛颈丛组各出现1例喉返神经麻痹,臂丛组1例气胸,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颈丛联合麻醉应用于锁骨手术明显优于单纯臂丛或单纯颈丛麻醉,麻醉效果确切,阻滞完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安全可行。

  • 标签: 锁骨手术 臂丛加颈丛神经联合阻滞 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肩及上臂的神经支配较广。对肩及上臂上部手术采用单纯臂丛阻滞往往出现阻滞不全现象,以往我们采用二点阻滞(指肌间沟臂丛阻滞+C4横突水平颈深丛及浅丛阻滞),以力求保证麻醉效果。今我们改良采用了颈丛臂丛一点阻滞(下文简称“颈臂丛阻滞”),取得良好效果,今报告如下。

  • 标签: 肌间沟臂丛阻滞 颈丛阻滞 上臂手术 一点法 肩部 颈臂丛阻滞
  • 简介:病例:患者,女,26岁,于初产6月后出现间断咳嗽、胸闷、气短、浮肿,超声示:全心扩大,室壁运动减弱,左室可见血栓形成,当地医院诊断为"围产期心肌病",给予抗凝治疗。开始予低分子肝素钠0.6mL,1日2次皮下注射,皮肤无异常改变,5天后用华林4.5mg,每日1次。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皮肤坏死 华法林 肝素抗凝 加用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内眦赘皮矫正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采用了"Z"成形术式,"Y-V"及皮肤三角瓣去除内眦韧带缩短矫正内眦赘皮.结果本组43例,采用了"Z"成形术式和"Y-V"矫正的内眦赘皮12例中4例瘢痕明显,5例内眦间距重新增宽,采用皮肤三角瓣去除内眦韧带缩短31例中术后均未发生血肿、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Z"成形术式,"Y-V"都有不同程度的瘢痕遗留和皮瓣坏死,部分内眦间距重新增大,而皮肤三角瓣去除内眦韧带缩短切口隐蔽,外观无瘢痕,避免了皮瓣坏死和内眦间距重新增宽的弊端.

  • 标签: 皮肤三角瓣 内眦韧带缩短 内眦赘皮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0-05-15
  • 出处:《中国健康月刊》 2010年第5期
  • 机构: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间空房也没有剩下。”看着这对老人疲惫的神情,侍者又说:“但是,让我来想想办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压力灌肠结合手法按压整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应用补液解痉通便腹外推挤进行空气灌肠复位的肠套叠患儿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观察组A组,然后抽取2015年以前单纯行空气灌肠复位的肠套叠患儿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对照组B组。两组患儿复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60例患儿中有58例患儿复位成功,B组60例患儿中有54例患儿复位成功。结论小儿肠套叠应用补液解痉通便腹外推挤进行空气灌肠复位的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 标签: 小儿肠套叠 空气灌肠 补液 解痉 通便 腹外推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