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支病变是冠心病患者中的特殊人群,病变复杂而且死亡率高。冠搭桥是冠支病变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肥胖和超重是否能增加冠搭桥术后支病变患者的死亡风险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不同的BMI(体重指数)对冠支病变患者行冠搭桥术后的预后有何影响目前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探讨。方法本研究入选了2004~2011年在阜外医院住院的行冠搭桥治疗的冠支病变的患者2681例,收集基线资料,平均随访7.1年。将入组的患者依据不同的BMI分为体重过轻组(〈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kg/m2)、超重组(24~27.9kg/m2)、轻度肥胖组(28~31.9kg/m2)重度肥胖组(≥32kg/m2)。比较不同的BMI组别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差别。结果体重过轻组相对于体重正常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HR:2.53;1.09~5.88)。相对于正常体重组,超重和轻度肥胖组全因死亡有减少的趋势(HR:0.80;0.61~1.09)、(HR:0.85;0.58~1.23),重度肥胖组全因死亡风险有增加的趋势(HR:1.66;0.87~3.15),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体重正常组,超重组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0.57;0.36~0.92),轻度肥胖组心血管死亡风险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R:0.84;0.46~1.53),重度肥胖心血管死亡风险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R:2.17;0.82~5.73)。体重过轻的患者相对于正常体重组心血管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别(HR:0.87;0.12~6.53)。结论在行冠搭桥术后的冠支病变患者中,相对于正常体重患者,低体重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超重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减少。

  • 标签: BMI 冠脉搭桥 三支病变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基于256CT影像数据的冠血管维实体模型重建技术对于冠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心脏冠血管疾病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入院的无心血管疾病患者45例作为健康组,使用星云工作平台对256CT的图像结果进行维重建,评价重建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根据维图像判定的结果,对于45名病人判定的正确率为100%,而对于健康人,其中3人被错误的判定为冠心病患者,正确率为93.3%,两组正确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基于256iCT的心脏冠血管维重建技术,对于冠血管状态的重现性好,并且更加直观,根据维重建结果对于疾病判定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提示此技术的优越性,对于其进一步的应用仍然值得探索。

  • 标签: 影像数据 三维重建 冠脉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排CT冠成像与选择性冠造影在冠支架手术后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进行128排CT冠成像和选择性冠造影患者,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均为阳性345个节段,均为阴性354个节段,MSCTA阳性而SCA阴性12节段,SCA阳性而MSCTA阴性13节段(P<0.05)。DSCT与SCA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对左冠主干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100%,对左冠前降支近段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6.15%,对右冠远段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11%和93.15%。结论128排CT冠成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准确性和安全性较好,可以作为优选的检查方式。

  • 标签: 128层CT冠脉成像 选择性冠脉造影 冠脉支架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球囊扩张术并冠内支架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2例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21例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冠球囊扩张术并冠内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配合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冠脉球囊扩张术 冠脉内支架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脉象受干扰因素影响的生理变化。方法查阅历代中医著作及相关文献分析脉象理论基础、影响因素、病机。结果寸口代表的五脏、经络的气血充盈状态本质是受血府之内无形之气及有形之血影响,人体阴阳转换是脉象变化的规律所在,环境、时间、情绪是重要外在因素。结论中医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需要综合分析并在未来寻找更多使其客观化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对冠心病患者患者进行冠造影和冠CT血管造影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对护理过程中的干预要点以及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6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患者为基础,外加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造影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前者的配合度更高,图像质量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获得的图像质量更好,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冠造影以及冠CT血管造影时,可以取得优良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脉造影 冠脉CT血管造影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复汤加减治疗小儿气阴亏虚型多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小儿气阴亏虚型多汗症患儿进行研究,均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后就谷维素片治疗(对照组,n=30)与甲复汤治疗(观察组,n=30)对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相对于对照组较高,证候积分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甲复汤加减治疗小儿气阴亏虚型多汗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有助于其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甲复脉汤 小儿气阴亏虚型多汗症 临床效果
  • 简介:诊为中医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一环。该病例以平辨证为方法,诊作为主线,结合患者主诉及症状,把握疾病病机,进而遣方用药,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平脉辨证 寒厥 脉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冠介入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收取时间(2017年1月2日-2018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实施急诊冠介入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事件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20.00%(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48.01±4.05)mm、左室射血分数(49.15±8.95)%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冠介入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事件发生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造影在急性心肌梗死行冠支架植入术后的随访价值。方法以22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冠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使用多层螺旋CT冠造影诊断支架内在狭窄发生情况。结果220例患者总计346枚支架完成多层螺旋CT冠造影以及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CAG),将CAG结果作为对照,显示多层螺旋CT冠造影诊断支架内在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71.93%、96.55%、91.11%、90.63%。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行冠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术后应用多层螺旋CT冠造影可以有效评估患者支架内再狭窄情况,通过及时干预对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对该品种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主要对含量的方法学进行考察,对其线性、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和重复性进行研究、经研究本方法可靠,能准确反映产品质量,为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证。

  • 标签: 麝香脑脉康胶囊 含量测定 方法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川崎病冠损伤的远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人数共计40例,然后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检查,检查的时间为亚急期或者是急期,检查之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复查的时间为半年到两年之间。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随访结果呈现逐渐好转的趋势,并且不存在冠损伤的患儿经过治疗已经痊愈。结论存在冠损伤的患儿经过不断的随访发现,该部分患儿中有70%已经痊愈,未痊愈患儿仍需要继续服用阿斯匹林药物治疗,直到痊愈为止。

  • 标签: 小儿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远期影响
  • 简介:摘要对该品种处方中的“羚羊角”进行了替换研究,通过药效学试验证明,确定山羊角的替代比例为81,并通过3次大生产的验证试验,确定了新的规格;通过对替代后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修订了处方中丹参、天麻、川芎、大黄的专属性鉴别及三七所含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同时对山羊角、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进行了鉴别研究,对成品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对成品中的含氮量进行了测定研究,通过上述研究,结果证明,替代后的产品与替代前基本一致。

  • 标签: 麝香脑脉康胶囊 质量标准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内科疾病就是我们在医学上经常会说道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比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疾病都是心内科疾病的范围。这种疾病一旦开始发病就会给花拿着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根据一些研究表明,生注射液对心血管疾病能起到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心内科疾病 生脉注射液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120例急性冠综合征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3例,包括便秘2例,低血压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7例,包括便秘3例,低血压2例,心律失常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急性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床护理路径 并发症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冠心病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并发PCP1的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7年4月9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PCP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经过规范化的胸痛护理,95例PCP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94例患者痊愈顺利出院,一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冠搭桥术后胸痛可导致呼吸功能、循环功能、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等改变,甚至导致肺不张、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等并发症,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及时的评估患者胸痛,采取规范化的胸痛护理,给予有效的处理措施,患者胸痛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因胸痛导致的一些并发症,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PCP 规范化胸痛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冠综合征(ACS)即一大尤为不平稳型病症,患者患病即因为斑块产生了破裂,进而使得患者的冠状动脉之中产生了过量的血栓,引发了过重的心肌缺血与各类进展型病症。所以,对这一病症辅以救治在临床中尤为关键。

  • 标签: 急救 运用 冠脉综合征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