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以 2017 级护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例,探究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应用临床见习工作的时效性。 方法: 在我校展开研究工作,工作的开展时间在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4 月,选取护理专业现代化学徒制试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为实验组,给予基础理论知识联合临床见习模式教学,另外选取同期的护理专业其余 5 个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的综合成绩进行评价。 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平均综合评定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 P<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将临床见习方式应用在护理学生中,可促进学生综合学习成绩的提高,保证教学效果。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临床见习实效性;现代学徒制试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伐沙在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我院 CTPA (肺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非大面积 ( 中低危组 ) 肺栓塞住院患者 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利伐沙进行抗凝治疗)和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每组 25例。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2%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84% ;观察组疗效相对较好;观察组不良反应率 4%,对照组不良反应率 28%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利伐沙应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治疗中,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

  • 标签: 肺栓塞 治疗 利伐沙班
  • 简介:摘要:在阿哌沙合成生产过程中,为避免上一步工序的残留物对下一步工序的反应产生干扰,需对相应工序结束后清洁状况进行验证,以确保风险目标物得到有效清除。本方法对阿哌沙中间体Ⅱ(268-7)、阿哌沙清洁验证分析方法进行色谱条件开发优化,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清洁擦拭棒的影响。

  • 标签: 清洁验证 方法开发 阿哌沙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加曲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54只雌性Wistar大鼠,使用脊髓损伤打击器制备大鼠脊髓挫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仅咬除T10椎板)、脊髓损伤组和脊髓损伤+阿加曲班组(阿加曲班组),每组18只。分别在造模前及伤后7,14,21,28,35,42 d利用BBB评分和斜板试验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伤后42 d检测各组大鼠后肢感觉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运用HE染色观察损伤区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比较空洞大小。结果伤后7 d,阿加曲班组BBB评分[(3.7±0.5)分]及斜板试验[(28.0±2.6)°]较脊髓损伤组[(3.3±0.5)分、(24.3±1.9)°]有明显改善(P<0.05)。伤后42 d,阿加曲班组BBB评分[(13.0±0.8)分]及斜板试验[(50.7±2.7)°]达到峰值,且明显优于脊髓损伤组[(9.7±1.3)分、(40.5±2.7)°](P<0.05);而阿加曲班组伤后BBB评分及斜板试验均低于假手术组[(21.0±0.0)分、(60.0±0.0)°](P<0.05)。伤后42 d,阿加曲班组SEP潜伏期[(25.0±0.9)ms]较脊髓损伤组[(31.5±1.9)ms]明显缩短,波幅[(2.1±0.1)μV]较脊髓损伤组[(0.5±0.1)μV]明显升高(P均<0.05);而潜伏期和波幅较假手术组[(19.5±1.0)ms、(2.8±0.1)μV]延长或降低(P均<0.05)。阿加曲班组MEP潜伏期[(11.5±1.0)ms]较脊髓损伤组[(17.5±1.1)ms]明显缩短,波幅[(4.8±0.8)μV]较脊髓损伤组[(2.8±0.7)μV]明显升高(P均<0.05);而潜伏期和波幅较假手术组[(7.5±1.0)ms、(7.5±1.0)μV]延长或降低(P均<0.05)。HE染色结果显示,阿加曲班组损伤中心区域空洞面积[(0.35±0.04)mm2]较脊髓损伤组[(0.71±0.05)mm2]明显减小(P<0.05)。结论阿加曲可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组织,抑制脊髓空洞形成,促进其后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

  • 标签: 脊髓损伤 阿加曲班 炎症 凝血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替罗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9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8 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替罗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替罗非的应用价值予以客观评价。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替罗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伐沙治疗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中抽选90例,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伐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89%),组间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治疗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在临床中加以大力推广。

  • 标签: 观察 利伐沙班 治疗 肺栓塞 临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替罗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接收11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与观察组(替罗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统计临床疗效、炎症反应及凝血因子。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71.93%)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23%)显著增高(P<0.05);经14天治疗后,观察组TNF-ahs-CRPIL-6P-selecti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PTTTAPTT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提高凝血功能,可有效提升治疗疗效。

  • 标签: 替罗非班 氯吡格雷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醋酸阿托西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 2017 年 6月至 2018 年 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 76例先兆早产孕妇,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盐酸利托君治疗方案 (100mg/12h),观察组采用醋酸阿托西治疗 (156.75mg/12h)。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用药不良反应,统计治疗后孕期及新生儿体重、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94.7%vs.76.3%,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7.9%vs.28.9%, P< 0.05),观察组孕期延长时间[ (29.5±2.1)dvs.(13.8±1.8)d]、新生儿体重[ (3.5±1.3)kgvs.(2.4±1.1)kg]及 Apgar评分 (7.9±0.4vs.9.4±0.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应用醋酸阿托西治疗先兆早产疗效确切,预后良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先兆早产 醋酸阿托西班 盐酸利托君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探讨主护士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方法 : 选取我 科 住院患者 100 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主护士护理管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管理。 结果 : 实验组的专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 ( P<0.05 )。对照组的服务水平小于实验组,差别较大( P<0.05 )。实验组的语言行为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 P<0.05 )。对照组的健康指导小于实验组,差别较大( P<0.05 )。实验组的服务态度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 P<0.05 )。 实验组中有 96.00% 的患者表示护理满意, 对照组 有 84.00% 的患者表示护理满意,两组的差别较大 ( P<0.05 )。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小于实验组,差别较大( P<0.05 )。 结论 :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使用主护士 护理管理 ,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满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主班护士 医疗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比伐卢定单用或联用替罗非与肝素联用替罗非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行急诊PCI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5例(年龄范围为65~75岁)的临床资料,其中比伐卢定单用或比伐卢定联用替罗非班组68例,肝素联用替罗非班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i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总MACE事件发生率、心源性猝死、支架内血栓形成、急性心衰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伐卢定组住院期间总出血风险、主要出血风险、小出血风险率分别为8.8%、2.9%、5.9%,均低于肝素+替罗非班组28.7%、11.5%、1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比伐卢定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中安全有效,与应用肝素+替罗非相比,主要临床获益为降低出血风险。

  • 标签: 比伐卢定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在天津市泰达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超时间窗(发病时间为4.5~8.0 h)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对其中42例患者经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后于急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束后即刻予替罗非治疗(经微导管动脉泵入负荷量替罗非,并静脉持续泵入维持量48 h)及强化降脂治疗(研究组),对剩余42例患者于造影检查结束后即刻予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强化降脂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随访康复情况;同时依据急性梗死部位将研究组患者分为前循环梗死组(n=24)与后循环梗死组(n=18),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随访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8 h、7 d、10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3个月后的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比例(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52.38%),3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94.76±11.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1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梗死组患者治疗后48 h、7 d、10 d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前循环梗死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前循环梗死组,3个月后的预后良好比例(94.44%)明显高于前循环梗死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后循环梗死组与前循环梗死组患者间在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替罗非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且其疗效在后循环梗死患者中更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超时间窗 替罗非班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伊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整理本院在2018年-2020年诊治的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整合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对患者分组,采用唑来磷酸治疗患者定为对照组,30例,采用伊膦酸钠治疗患者定为观察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3.3%VS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伊班膦酸钠 恶性肿瘤骨转移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在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45例应用替罗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未使用替罗非的 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血栓形成状况、出血倾向、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中导管内及术后血栓形成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及出血倾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替罗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脑梗死溶栓后病情进展的药物。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本院收治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使用利伐沙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 标签: 利伐沙班 急性肺栓栓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和教师在护理专业认证背景下对临床课程整合的认知状况。方法参考中国医科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翻译的教育环境评估量表(dundee ready education environment measure,DREEM),自制学生版和教师版护理临床课程整合调查表;包括教师/学生自评,实践教学环境,课堂收获与自主学习,学习态度与情感等主要项目。2017年5月至7月,向三个年级(2013级、2014级、2015级)的300名护理本科生,各分发100份学生版调查表(共300份),回收295份;同时,分别向30名护理临床带教教师和30名医学院护理专职教师,共发放教师版调查表60份,回收58份。使用SPSS 21.0对调查数据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线性相关描述。结果①学生对"减少时间和精力浪费""课程整合满意度""减轻学习负担"条目的评分,高于其他条目。②护理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学生适应度""见习学生适应度""实验课内容把握度"条目的评分,高于其他条目得分;而医学院专职教师评分处于前三位的条目是"实习学生适应度""授课内容把握度""授课内容信息量"。③不同年级学生的条目平均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48,P=0.002);随就读年级升高,条目平均评分越高,且线性相关性较高(r=0.202,P=0.005)。④护理临床带教教师与医学院护理专职教师对课程整合的认知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专业认证背景下,护理本科生在乎课程整合为自身带来的时间、精力和学习方面的减负,而护理教师更加注重临床课程整合实践教学的实施。

  • 标签: 专业认证 护理专业师生 临床课程整合 认知状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经对照研究方式,分析盐酸替罗非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选择纳入 66例冠心病病例样本,按照“贯序法”对纳入主体进行交叉分组,设置对比组( 33例)、研究组( 33例),前者给予常规方案治疗,后者辅以盐酸替罗非治疗,对比分析实际治疗效果。结果:经计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比组相比更高, 96.97%( 32/33)与 81.82%( 27/33),差异显著, P< 0.05;经检查,研究组心功能、炎性因子指标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盐酸替罗非,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更好改善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表达。

  • 标签: 冠心病 盐酸替罗非班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利伐沙预防髋臼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 DVT)形成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 2012年 8月至 2014年 10月我院髋臼骨折手术患者 34例,术后使用利伐沙 10mg,口服,每日 1次,应用 14天。血管彩色多普勒观察下肢深静脉是否有血栓形成。结果 34例患者未发现 DVT。结论 利伐沙能有效的预防髋臼骨折术后 DVT发生。

  • 标签: 利伐沙班 预防 髋臼 深静脉血栓
  • 简介:  【摘 要】目的:对替洛非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 40例参与研究,并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于 2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措施,而对于 20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替洛非。对两组患者 TIMI分级情况、出血情况以及急性或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中 TIMI血流 0级、 1级、 2级以及 3级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以及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均为 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以及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 1/20) 5.0%、( 1/20) 5.0%,组间差异显著, 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替洛非,可有效改善患者冠脉血流,同时降低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替洛非; TIMI血流;血栓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tirofiba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ethods: in this study, 40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Sept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reatment pla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For 2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outine treatment measures were used, while for 2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irofiban was combined on this basis. TIMI grading, bleeding and acute or subacute thrombotic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IMI blood flow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 In addition, the incidence of acute thrombotic events and subacute thrombotic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0%,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 / 20). 0%, (1 / 20) 5.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 0.05,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irofiban can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ronary blood flow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rombosis.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