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阴道自然分娩是当前十分推崇的分娩方式,产妇恢复快,对于产妇及婴儿造成的损害也小。而在实际的分娩过程中往往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产妇不得不终止阴道自然分娩而中转为剖宫产。对于阴道试产失败的应及时中转剖宫产,以降低分娩风险。这就需要掌握好中转剖宫产的高危因素。本文对顺产中转剖宫产的相关高危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中转剖宫产 阴道试产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治疗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2月接收的行LC中转开腹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导致LC中转开腹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为主动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其中胆囊萎缩、胆囊及其周围组织粘连严重以及胆囊壁增厚为主要原因,且均导致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不清晰或瘢痕化;其他14例患者均为被动中转开腹手术治疗,肝胆管与胆囊管解剖变异、术中失血过多以及气腹构建失败为主要原因。结论胆囊三角区解剖变异为LC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术前应对适应证、手术风险等进行合理评估,同时要严格操作技术与规范,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试产失败的原因,中转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和时机,从而降低中转剖宫产率。方法 浙江萧山医院2020年9月、10月、11月在我院剖宫产973例,中转剖宫产106例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中转剖宫产106例,占比10.89%,纳入标准106例。临产后中转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主要为胎儿宫内窘迫,占比36.59%;其次为头盆不称、持续性枕横(后)位、产程延长或停滞。结论 在保障母儿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胎儿窘迫”和“难产”而进行的剖宫产。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满意度和就医体验。

  • 标签: 阴道试产 中转剖宫产 手术指征 临床
  • 简介:念作文一个小学生看到被老师点到念作文的同学.特别羡慕.总盼着老师也能让自己念一回。机会终于来了。"某某.把你的作文给大家念一下!"小学生"腾"地一下站起来:"《我的老师》——老师,我多像您的妈妈……"

  • 标签: 小学生 老师 作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探讨应采取的防治措施,为降低剖宫产率和母儿不良预后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8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阴道试产过程中中转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剖宫产108例,占分娩总数的5.74%。中转剖宫产术指征构成比为胎儿窘迫15例,占13.89%;产程延长或停滞77例,占71.30%;宫内感染12例,占11.11%;胎盘早剥3例,占2.78%;子痫抽搐1例,占0.93%。结论导致中转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有产程延长或停滞、胎儿窘迫以及宫内感染等。应采取加强孕产期管理、严格掌握手术操作指征等措施来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阴道试产 剖宫产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试产转剖宫产的原因。方法对我科2012年6月-2012年12月49例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存在明确需剖宫产19例,指征不明确21例,过度诊断中转剖宫产9例。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综合处理各产程异常情况是降低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阴道试产 剖宫产
  • 简介: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无法进行时中转为中心静脉置管(CVC)的效果。方法:组建PICC补救小组,对上肢外周静脉障碍致PICC无法进行时中转为彩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CVC进行补救。结果:中转为CVC,置管成功率100%。结论:PICC无法进行时中转为CVC的置管成功率高,补救效果满意。

  • 标签: PICC CVC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失败中转为中心静脉(CVC)置管的效果。方法对上肢外周静脉行PICC穿刺失败的32例病人中转CVC置管进行补救.结果中转为CVC置管,成功率100%,病人满意率提高。结论通过对上肢外周静脉PICC穿刺失败中转CVC置管进行积极补救,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病人满意率提高。

  • 标签: PICC 中转 CVC 补救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体外循环广泛地被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血管疾病等手术采用,它能维持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保障氧供及重要脏器的血流供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体外循环 术中配合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中转剖宫产产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转剖宫产产妇。根据围产期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恢复情况,采用SAS评分评价分娩前后情绪状况,并统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首次下床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获得产妇较高满意度(98%)(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中转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存在明显优势,有效减少了产妇不良情绪,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 简介:金陵药业“脉络宁”产品的生产,集联动化、管道化和自动化等高科技生产技术于一体,实现了全过程自动化,体现了现代中药生产的先进水平。早在20世纪90年代,根据国家GAP要求,金陵药业与中国药科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投入巨资,分别在云南思茅、河南封丘、浙江磐安和广西鹿寨等地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这既满足了“脉络宁”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又保证了药材供应的稳定、纯天然、无污染,从源头上控制“脉络宁”产品质量,同时也为制定和推行“脉络宁”产品指纹图谱的金标准创造了条件。

  • 标签: GAP基地 金陵药业 中药材种植基地 20世纪90年代 中国药科大学 产品质量
  • 简介:案例背景2013年11月21日16时许,患者张某因“胸闷7小时”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冠心病、血糖升高?呼吸道感染?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当晚22时许,患者因胸闷伴后背部疼痛不缓解主动提出要求转院。23时42分,患者乘救护车离开医院,在转院途中突然感到胸憋加重后呼之不应,于23时45分返回原医院进行抢救,后经抢救无效于2013年11月22日凌晨死亡。

  • 标签: 法律责任 医疗纠纷 急性冠脉综合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司法 转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的条件及麻醉方式,对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手术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产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有49例产妇,一组为观察组有49例产妇。对照组的麻醉方法为腰硬联合麻醉法,而观察组则实施的是连续硬膜外麻醉法,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表现在血压波动上,观察组产妇血压更为稳定,表现在入手术室至胎儿剖出时间上,观察组的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在麻醉阻滞效果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在新生儿剖出后1min、5minApgar评分上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法效果相当,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产妇的血压更为稳定些,胎儿娩出时间更短,减少有创操作次数,但在实际应用中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连续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中转剖宫产 麻醉成功率
  • 简介:摘要:小儿肺炎患儿由于年龄小,对于肺炎疾病认知不足,且抗病能力差,发病后症状典型、强烈且敏感性高,增加治疗难度,患儿受到疾病症状影响容易发生负性情绪,例如焦虑、抑郁等,发生治疗不依从行为,影响疾病治疗。另有研究表明[3],新生儿体位变换对于患儿症状缓解及疾病治疗有促进作用,可能与患儿主观舒适度以及生理感知觉有关。为此,在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对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用药、饮食、康复护理以外,还需要重视体位及心理护理,给予患儿全面护理干预,提高护理效率与质量,获得理想护理效果。本研究探究小儿肺炎护理期间转变体位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做如下报道。

  • 标签: 小儿肺炎 转变体位 心理护理 依从性 负性情绪 症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