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OT)技术在最大径≤2.00cm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DOT系统,前瞻性研究95例患者共119个最大径≤2.00cm的乳腺病灶,得到总血红蛋白浓度(TTHC)。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计算TTHC的最佳诊断阈值及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119个乳腺病灶中,良性81个,恶性38个。良性组中位TTHC为103.05μmol/L(29.54-273.21μmol/L),恶性组中位TTHC为182.31μmol/L(80.99-369.6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TTHC最佳诊断阈值为131.88μmol/L,敏感度86.84%(33/38),特异度83.95%(68/81),准确率84.87%(101/119)。结论超声DOT技术是诊断乳腺癌的一种有价值的辅助方法。对于最大径≤2.00cm的乳腺病灶,适当降低TTHC诊断阈值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光散射断层成像 乳腺肿瘤 血红蛋白浓度
  • 简介:目的:优选补阳还五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平行实验法,从成型性、吸湿性、粒度、流动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选择辅料比例为淀粉∶糊精(5∶2),产品外观色泽、成型性、流动性、吸湿性良好。结论:优选的补阳还五胶囊成型工艺稳定可行。

  • 标签: 补阳还五胶囊 成型工艺 平行对照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00例口腔修复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就常规修复方案与快速成型技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满意程度为96%,不良反应为4%,总体有效率为92%,对照组分别为72%,2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口腔采用快速成型技术修复,牙列间歇在修复后有较高满意度,且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可使预后明显改善,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修复 快速成型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脑清通胶囊的成型工艺及稳定性。方法通过考察辅料的不同比例对浸膏粉流动性和吸湿性的影响,筛选最佳制粒成型工艺条件,测定了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并进行了6个月加速和长期稳定性实验。结果微粉硅胶用量为制剂处方量的10%时,制得颗粒流动性和吸湿性最佳,临界相对湿度为56.7%。稳定性实验中,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丹酚酸B含量下降值〈10%。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以该工艺制得的胶囊质量稳定性良好。

  • 标签: 脑清通胶囊 成型工艺 稳定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临床医学中所使用的医疗技术也逐渐升级与完善。文章根据目前医学影像技术与快速成型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快速成型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并且可以在医疗设备中直接获取相应的数字化信息,同时使用CAD软件与二次开发的工具实现三维重建与原型输出。

  • 标签: 临床医学 快速成型技术 应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27-0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取穴内关、足三里,穴位注射药山莨菪碱、地西泮、维生素B1、生理盐水。结果观察21例,治愈1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穴位注射可把针刺与药物的药理性能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增强延续针刺穴位的治疗作用。下面就一例病例多次应用山莨菪碱、地西泮肌内注射,症状未见缓解;遂改用穴位注射联合静脉注射治疗。本文就病例着重讨论了穴位注射联合静脉注射地西泮治疗顽固性呃逆,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穴位注射 静脉注射 治疗顽固性呃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包腔注射顺铂、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肺恶性肿瘤合并心包腔转移,部分合并胸膜腔转移并胸膜腔积液病例为研究对象共27例,予以经皮心包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持续引流,彻底引流后心包腔注射顺铂、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完全缓解(CR)13例(44.4%),好转(PR)13(48.1%)例,无效2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总有效率(CR+PR)92.5%。结论心包腔注射顺铂,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效果好,毒副作用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恶性心包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心包腔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 心包腔局部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的效果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视网膜血管疾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及全身血管病的眼底病变患者共60例,共100只患眼。按照病床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50只患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0%,满意度为80.00%,实验组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25,0.044)。结论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眼科常见病症患者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效果显著,且可以有效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颞浅动脉旁注射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小儿心理暗示及捏臀式肌肉注射法的应用提高小儿安全注射质量。方法将2014年7月至8月两个月共计120例在本注射室肌注的患儿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7月对照组60例,8月观察组60例。对照组将患儿体位固定后按传统肌肉注射法进行肌注,实验组采用心理暗示注射,采用捏臀法用右手将臀小肌捏住后,左手抽回血,并缓慢推动活塞,将药物注入。比较2组注射法的注射功率和患儿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疼痛程度高于实验组,一次成功率低于实验组。结论在为小儿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时,采用心理暗示法和捏臀式肌肉注射法明显优于传统臀部肌肉注射法,提高了安全注射质量,降低了疼痛,提升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暗示法 捏臀式 肌肉注射
  • 简介:背景:参附注射液能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而参麦注射液也能起到抗疲劳的作用。目的:探索参附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2例麻醉患者分为参附注射液组(A组)(n=20)、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组(B组)(n=20)和对照组(C组)(n=22)。3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静脉及吸入麻醉停止,并在5min内完成药物注射。A组患者经颈静脉注射1mL/kg参附注射液,B组患者经颈静脉注射1mL/kg参附注射液,外周静脉注射1mL/kg参麦注射液。C组患者注射100mL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与C组相比,A组和B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离开恢复室时间缩短(P〈0.05),术后30min时Glasgow昏迷评分和术后0,30min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增加(P〈0.05),且A组和B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参附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能促进麻醉后的恢复。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麻醉恢复 GLASGOW昏迷评分 外周静脉注射 环磷酸腺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冠心病致心绞痛的患者行以丹参注射液以及黄芪注射液相结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做以观察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冠心病致心绞痛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三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两组分别进行丹参注射液(1组)、黄芪注射液(2组),第三组将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3组)结合在一起使用。同时,对三组患者在临床当中的表现加以记录,并对是否有心绞痛症状的发生做以统计。结果通过治疗,1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三组进行对比,1、2两组的治疗效果明显的不如3组的治疗效果,各项生理指标也都比3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冠心病致心绞痛的患者行以丹参注射液以及黄芪注射液相结合进行治疗,具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冠心病致心绞痛 黄芪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方式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用丹红注射液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对比与生活自理能力对比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联合法治疗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数据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脑梗塞障患者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 标签: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 脑梗塞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优选法莫替丁注射液的制备工艺,以期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有关物质、pH为评价指标,对样品进行影响因素和稳定性实验,考察在不同浓度条件下不同种类缓冲盐溶液(pH=5.7)对法莫替丁注射液的影响。结果:加入0.05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可有效提高法莫替丁注射液的稳定性。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有效,稳定性好,质量可控。

  • 标签: 法莫替丁注射液 工艺制备 缓冲盐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门诊注射室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减少护患纠纷,提高病员满意度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月门诊注射室患者100名为观察组,通过护理综合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另100名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就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99%,对照组满意度为80%(P<0.05)。结论门诊注射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概率,提高了病员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注射室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