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曾以华美的语言颂扬秩序:"诸天的星辰,在运行的时候,谁都恪守着自身的等级和地位,遵循着各自不变的轨道,依照着一定的范围、季候和方式,履行它们经常的职责;所以灿烂的太阳才能高拱出天,炯察寰宇,纠正星辰的过失,揭恶扬善,发挥它的无上威权.可是众星如果出了常轨,陷入了混乱的状态,那么多少灾祸、变异、风暴、惊骇、恐怖,将要震撼、摧裂、破坏、毁灭这宇宙间的和谐!"

  • 标签: 凋亡 恶性肿瘤 纠正 恐怖 变异 状态
  • 简介:目的研究我国回族人群Yt血型基因的分布频率.方法随机选择300名回族个体,采集外周血,采用聚合酶链-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检测Yta和Ytb血型抗原.结果检测出两种表现型:Yt(a+b-)295例,Yt(a+b+)5例.Yta基因频率为0.9917,Ytb基因频率为0.0083.结论Yta在宁夏回族为高频表现抗原,而Ytb抗原表达频率很低,未见Yt(a-b-)个体.

  • 标签: 宁夏银南地区 回族 Yt血型 基因频率 研究
  • 简介:目的回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至今很少有人给予关注。试验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昆明高校回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差异,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存在的原因及其心理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方法对云南昆明高校263名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回族大学生进行SCL-90测试。结果回族大学生在各因子均分、阳性项目数(42.95)上高于正常成人(24.92)和云南高校大学生,强迫症状因子均分达到2分以上,为回族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健康检出因子;回族男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6.369%)低于云南高校大学生(10.45%),而女生(11.321%)明显高于回族男生和云南高校大学生;回族女生在焦虑、恐怖因子均分朋着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2.168,1.979,P〈0.05,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生源的回族大学生,心理促康水平没有显着差异。结论回族大学生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其两难抉择的生活环境和本身未协调的两种文化心理、思想观念的冲突紧密相关。

  • 标签: 心理健康 文化心理冲突 SCL-90问卷调查 回族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普遍认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存在种族或民族差异性。本课题欲了解青海回族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临床特点,可能对其今后的防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回族糖尿病333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青海回族DM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是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血压;结论青海回族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其原因不但与长期高血压有关,而且遗传易感性有可能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管城回族区淋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提供的疫情数据和统计年鉴人口数据,使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辖区近5年淋病疫情处于平稳状态;各月发病数相差不大;农村、城市均有发病,商业活动活跃的地区发病数多;男性发病显著多,占总发病数的92%,男女发病数之比为121;20-45岁人群发病数多,占总发病数的80%,20-30岁人群发病数占总数的43%,15岁以下人群和55岁以上人群发病很少,占总数的3%;商业服务、工人、家务及待业、农民为发病数多的人群。结论卫生管理机构加强疫情报告的监管能提高淋病的报告数;宏观经济、气温和节假日对淋病发病影响小;商业活动活跃和流动人口多的地区发病数多,辖区城、乡淋病发病率无明显差异;高中、大学阶段的学生是重点宣传教育的对象,简单易行。

  • 标签: 管城回族区 淋病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陇东地区回族育龄妇女月经失调伴焦虑情绪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妇科就诊的100例陇东回族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作为实验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陇东地区回族育龄妇女非月经失调者作为对照组,并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法对200例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探究月经失调伴焦虑情绪状态的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育龄妇女出现月经失调与知识水平、婚姻状况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实验组育龄妇女与对照组育龄妇女的焦虑情绪状态有着明显的不同(P<0.05)。且不同月经病况育龄妇女,其焦虑情绪状态有着也有着明显的不同(P<0.05)。结论陇东地区回族育龄妇女月经失调者与非月经失调育龄妇女的情绪差异较大,可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必要时加以中医干预治疗,促进育龄妇女月经失调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陇东地区 育龄妇女 月经失调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市区2012年卫生城市创建达标一年后美容理发行业的卫生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提高整体卫生水平,为接着创建河南省公共场所示范区作准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郑州市管城回族区298家美容理发店的空气及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抽样检测,按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评价。结果298家单位均持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合格率为90﹪,一般卫生状况合格率为96.67﹪,卫生设施合格率为98.33﹪,化妆瓶索证合格率为82.50﹪;空气卫生质量合格率为96.22﹪,其中CO2合格率最低91.71﹪;公共用品用具总合格率87.57﹪,其中剪刀合格率(94.92﹪)高于梳子(84.77﹪)和毛巾(84.56﹪),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店内公共用品用具合格率(93.07﹪)高于理发店(86.08﹪)和美容美发兼容店(87.11﹪),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美容理发店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较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从业人员健康证、化妆品索证、公共用品用具消毒等方面的问题。

  • 标签: 美容理发店 卫生状况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管城回族区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提供的疫情数据,使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辖区疫情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每年7-11月发病人数明显增多,占发病总数的67%;城区发病人数多,三乡镇少;男女5年累计发病数比为1.301;7岁以下人群发病数多,占发病总数的59%,0岁组发病数显著高,占发病总数的35%;散居儿童、工人、学生发病数多,占发病总数的68%。结论辖区疫情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7-11月发病数多;辖区城市、农村发病率基本相同,城区发病数多;7岁以下、20-25岁及8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发病数和发病率均高于女性;散居儿童、工人和学生发病数多;自身免疫力水平、受教育程度、个人卫生习惯和外出就餐可能是个体发病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管城回族区 其它感染性腹泻 疫情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汉族和回族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氟康唑片的药动学。方法:健康汉族和回族受试者各10名,男女各半,口服氟康唑片200mg,定时采血,用RP-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以DAS软件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汉族和回族受试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4.91±0.67)和(5.22±1.04)mg/L;tmax(1.90±0.90)和(2.20±1.30)h;t1/2(33.07±5.90)和(34.08±7.01)h;AUC0~96(189.61±32.91)和(197.21±49.35)mg·h·L^-1,AUC0-∞,(219.21±40.46)和(231.97±70.11)mg·h·L^-1。统计结果显示两民族受试者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汉族和回族受试者的氟康唑药动学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氟康唑 药代动力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汉族 回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T2R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地区回族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宁夏地区回族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同期选择血压正常人9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入选者的全血进行AT2R基因多态性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中的AT2RA1675G等位基因GG型高于对照组,GT型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TT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组,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与AT2RA1675G等位基因GG型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AT2RA1675G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地区回族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有显著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AT2R 基因多态性 宁夏地区 回族女性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目的研究回族健康志愿者单次静脉滴注盐酸头孢吡肟后的药动学,并与汉族健康志愿者的药动学进行比较。方法回族和汉族健康志愿者各10名,男女各半,单次静脉滴注盐酸头孢吡肟1.0g,定时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吡肟的血药浓度,用DAS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为(62.91±10.69)、(68.75±10.41)mg/L;t1/2β为(1.94±0.24)、(1.97±0.20)h;AUC(0-10.5)为(129.48±23.02)、(136.89±23.02)mg.h/L;AUC(0-∞)为(132.78±23.79)、(139.69±23.78)mg.h/L。结论头孢吡肟的药代动力学在回、汉两民族无种族差异。

  • 标签: 头孢吡肟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回族 汉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4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22日至2月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隔离病房集中收治的34例COVID-19患者,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10~77岁,平均(41±17)岁,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记录临床分型与年龄分布的关系及研究对象接触史与发病日期,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和肺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数据、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组患者轻型5例(5/34)、普通型24例(24/34)、重型5例(5/34),重型患者以老年多见。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27/34),干咳(26/34);外周血一般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33/34),淋巴细胞计数减少(12/34),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增高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个别患者存在轻度肝肾功能损害。6例患者第3次或第3次以上核酸检测阳性才得以确诊。武汉居住或逗留后发病16例(第1代),与第1代发病患者接触发病11例(第2代),与第二代患病者接触发病2例(第3代),无任何接触史者5例。6个家庭聚集发病。典型病例的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斑片状磨玻璃影,伴有小叶间隔增厚;重症患者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磨玻璃影、实变影、条索影共存。治疗以α-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抗病毒治疗为主,34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COVID-19的临床特征与一般病毒性肺炎类似,但传染性强,密切接触及家庭聚集可能造成疾病传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不能排除,高分辨率CT有助于鉴别诊断;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良好。抗病毒药物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皮肤炭疽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08年7月至201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收住院的27例皮肤炭疽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结果27例患者中,24例为上肢皮肤炭疽,1例为左侧腰腹部皮肤炭疽,1例为右侧面部合并左手背和左小指皮肤炭疽,1例为双眼睑、颈部、胸部皮肤炭疽。22例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阳性,5例为临床诊断病例。发病前皮肤均有破损,接触病死畜或屠宰、剥皮、切割肉类后皮肤破损处依次出现无痛痒的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典型的皮肤火山口样溃疡,伴有焦痂形成。27例患者中皮肤恶性水肿13例。27例患者经局部治疗、病原和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行皮肤移植,1例行上肢皮下清创处理。3个月后随访,患者均无不适,创面愈合良好。结论皮肤炭疽患者均有病畜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发热、皮肤病变为主,实验室检查可有肝功能、白细胞计数异常。早期、足量使用抗菌药物是炭疽治疗的关键。

  • 标签: 炭疽芽孢杆菌 皮肤移植 皮肤炭疽 恶性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变化,为布病防治策略制定和重点区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04 - 2019年宁夏布病报告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三间分布情况(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结果2004 - 2019年宁夏共报告人间布病病例15 337例,死亡病例1例;年均发病率为15.21/10万,范围为0.02/10万~44.83/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 731.60,P < 0.001)。其中,2004 - 2010年处于低发态势,年均发病率为1.32/10万;2011 - 2019年进入高发阶段,年均发病率为24.83/10万。布病在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 - 9月,占71.60%(10 981/15 337);4 - 8月季节指数均> 100%,存在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70岁,占89.60%(13 742/15 33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性别比为2.66 ∶ 1.00(11 141 ∶ 4 196);职业以农牧民为主,占86.03%(13 194/15 337)。自2014年开始全区22个县(区、市)均有布病病例报告,且均为重度流行区;发病率在前3位的县(区)分别为盐池县(103.73/10万)、红寺堡区(56.01/10万)、同心县(29.18/10万),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80,P < 0.001)。结论宁夏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疫情形势严峻。建议在布病高发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遏制布病进一步传播蔓延。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特征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张兴贵的《中国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叶悦妹、戴晓阳的《社会支持量表》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234名初中生和高中生进行施测。通过研究此地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来比较两种文化对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当地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生活满意度 社会支持 相关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海地区回族、汉族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的脂联素mRN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同期住院的胆囊胆固醇结石病择期手术患者(108例)和不合并胆囊结石病的其他良性疾病择期手术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胆囊胆固醇结石及成人肥胖分类标准分为胆囊结石肥胖组56例、胆囊结石非肥胖组52例、非胆囊结石肥胖组48例、非胆囊结石非肥胖组43例。测定各组患者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尿酸、超敏反应C蛋白(hs-CRP)水平;同时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定大网膜脂肪组织与腹壁皮下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结果与非胆囊结石非肥胖组比较,非胆囊结石肥胖组、胆囊结石非肥胖组、胆囊结石肥胖组TC[(4.57±0.49)mmol/L vs (5.63±0.53)mmol/L、(6.12±0.51)mmol/L、(6.85±0.43)mmol/L]、TG[(1.50±0.32)mmol/L vs (2.06±0.33)mmol/L、(2.53±0.39)mmol/L、(2.96±0.34)mmol/L]、LDL-C[(2.14±0.35)mmol/L vs (2.65±0.33)mmol/L、(3.05±0.37)mmol/L、(3.54±0.38)mmol/L]、尿酸[(188.63±13.52)mmol/L vs (257.69±14.63)mmol/L、(306.96±18.96)mmol/L、(359.96±16.58)mmol/L]、hs-CRP[(228.32±18.96)μmol/L vs (298.96±19.96)μmol/L、(354.96±19.96)μmol/L、(405.98±19.47)μmol/L]水平升高,脂联素表达[皮下脂肪:(1.76±0.25) vs (1.43±0.23)、(0.98±0.23)、(0.68±0.29);大网膜:(2.15±0.29) vs (1.88±0.28)、(1.56±0.27)、(1.12±0.25)]及HDL-C[(2.15±0.11)mmol/L vs (1.79±0.15)mmol/L、(1.42±0.12)mmol/L、(1.15±0.09)mmol/L]水平降低(P<0.05);与非胆囊结石肥胖组比较,胆囊结石非肥胖组、胆囊结石肥胖组TC、TG、LDL-C、GLU、尿酸、hs-CRP水平升高,脂联素表达及HDL-C水平降低(P<0.05);与胆囊结石非肥胖组比较,胆囊结石肥胖组TC、TG、LDL-C、GLU、尿酸、hs-CRP水平升高,脂联素表达及HDL-C水平降低(P<0.05)。皮下、大网膜脂联素表达与HDL-C正相关,与TC、TG、LDL-C、尿酸、hs-CRP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水平皮下脂联素、大网膜脂联素及高水平TG均为非肥胖人群发生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OR=2.340、1.931、2.784,P<0.05);低水平皮下脂联素、大网膜脂联素及高水平LDL-C均为肥胖人群发生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OR=2.358、2.596、2.115,P<0.05)。结论青海地区回族、汉族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脂联素mRNA水平降低;低水平皮下脂联素、大网膜脂联素均为青海地区回族、汉族肥胖、非肥胖人群发生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胆固醇结石 脂联素